李挺[1]2000年在《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抗战爆发出现规模空前的高等院校大迁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战争的突发使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遭受了巨大损失,在广大内迁高校师生努力下,抗战八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对中西部地区和全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史无前例的高校大内迁,不仅是抗战时期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现当代高等教育及中西部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纪之交,“开发中西部”呼声日起,“科教兴国”乃时代潮流,研究抗战时期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大规模高校大迁移及对中西部开发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三部分,从内迁的概况,高校内迁后在大后方恢复和发展情况,对高等教育、抗战大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大致勾勒出高校内迁的历史轮廓。
母丽帮[2]2013年在《抗战时期内迁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出现的大规模高等院校大迁移,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现象。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在祖国存亡的危急关头,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均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随着战火蔓延,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遭受了巨大损失。有鉴于此,活跃在美术教育战线上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开展美术教学和研究活动,表现出了空前的责任感和创作激情。1937年——1945年的八年抗战时期,是我国现代高等艺术院校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内迁大后方的高等艺术院校师生面对家园破碎、风雨如晦和前途未卜的现实,不畏艰险,靠着这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认真履行着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这场战争为真正中国化的现代高等艺术院校体制奠定了地理和文化上的基础。这种基础又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广大随校内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内迁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在落后的大后方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比抗战前还有了较大发展,并对大后方和我国现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从抗战爆发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的概况、高等艺术院校内迁后的恢复和教学发展及其对我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和当下思考等几个方面,大致勾勒出高等艺术院校美术教育内迁后的发展轮廓。这场史无前例的高等艺术院校大迁移,是抗战时期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当代高等美术教育及中西部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抗战时期内迁高等艺术院校在大后方长达八年的艰难发展,对研究当下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程丕来[3]2007年在《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研究》文中提出人才的培养对一个民族来讲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而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作为社会产物的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它的进步受到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临灭顶危险之时,文化教育更是体现民族性格特征的重要表征。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们面临了一场民族存亡的战争,从而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始了内迁的艰难历程。东北大学就是其中的一分子,而且其内迁早在“九·一八”后就开始了,迁北平、开封、西安,1938年3月最终内迁到了川北小镇四川三台。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东北大学在三台时期的发展情况,全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章是对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发展情况的综述:介绍了抗战前中国高校的发展状况,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概述和高校内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章主要讲述迁川前的东北大学:分为东北时期、北平时期和西安开封时期。第三章重点讲述东北大学在三台的发展,其内容包括东北大学初到三台的困难,管理机构和院系机构的调整,以及师资研究。第四章讲述三台时期东北大学的生源和学生运动。本文通过对东北大学在三台时期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虽然国民政府对高校内迁指导不力,但是在面临外敌入侵时,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却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东北大学首发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波及全国,影响巨大,从而也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的基础。昔日的东北大学留给三台的不仅仅牛头山上的防空洞、陈家巷的教授住宅区、马家桥校区……更多的是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在惺风血雨中的艰苦奋斗精神。
刘韦[4]2006年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其间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野蛮的摧残和破坏,使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蒙受一场空前浩劫。为了保存力量继续发展,众多高校纷纷内迁,形成了中国现代史和教育史上罕见的、规模宏大的高校内迁运动。在迁徙到中西部各地后,内迁高校的爱国师生们不畏艰难,坚忍奋发,他们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因素,坚持办学,坚持抗战,传播文明,造福地方。高校内迁运动是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圣战,推动了西部落后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开发,还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战时的正常运行,促进了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并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进程。
吴晓娜[5]2007年在《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抗战影响探究(1931—1945)》文中提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占领沈阳,东北大学无法再在沈阳生存,被迫流亡北平,拉开了高等院校内迁的序幕,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进行了有计划有系统地摧残,有意识的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对象,派飞机狂轰滥炸,并肆意屠杀高校师生,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危机。为了打破日军毁灭中国高等教育的计划,保护高校免遭破坏,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我国高等教育的命脉,高校内迁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是为抗日救亡、复兴民族而进行的一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知识精英的大转移,内迁摧毁了日本帝国主义毁灭中国教育的计划,保存了中国教育的国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致因日军入侵而中辍。同时,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战争,以各种形式宣传和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了长期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拟就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抗日战争影响进行探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了本论文选题的源起,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状况。第一部分考察了战时高校内迁的概况,分析了战时高校面临的严重危机及高校内迁的历程。第二部分对内迁高校的抗战活动进行个案分析,考察了著名高校、著名教育家以及高校学生这个特殊的抗战群体在抗日战争中的活动。第三部分论述了高校内迁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从高校师生积极宣传抗战和直接投入到抗战当中去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内迁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有利地支援了抗战,为抗战最终取胜创造了条件,作出了贡献。
余子侠[6]1995年在《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余子侠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近代社会以来空前的劫难和绝大的损害。为谋保存以应变起仓卒的时局,其时绝大多数专上学校机构,不得不以种种避难方式作出迁徙之计。这些移迁学校所达地域,近者或入租界...
刘韦[7]2008年在《近二十年来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问题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和重视。本文将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运动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总结和归纳如下,以期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更加细致深入地探讨。
张玥[8]2013年在《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治校方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然”,是指知识分子应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非功利化的心态潜心于研究本身从而从事学术的创造与创新;“介入”,是指当社会需要时,知识分子必须关注与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从社会立场出发,主动介入社会。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管理者的核心,在大学的学术属性与行政权力之间如何抉择,在大学成为“象牙塔”还是“社会服务站”之间如何平衡。这是研究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的问题起点。本文旨在以掌舵人角色作为研究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的着眼点,以掌握到的史料和文献等资料为基础,以历史研究作为研究开展的主要研究方法,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以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与大学的生存、发展与提升为研究展开的基本维度进行分析。组织生命理论中关于组织特征的分类是:组织创建阶段,组织发展阶段,组织成熟阶段。大学作为社会组织之一,也具备这样的组织发展特征。这在文中具体表述为:“校长与国立大学的生存:‘战时需做平时看’”;“校长与国立大学的发展‘炸弹下长大’”;“校长与国立大学的提升:‘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对研究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等做了具体说明。第一章作为研究的开端,对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与大学校长做了仔细梳理和介绍;并在结合中外理论和校长们、研究者们的著述基础上,提出了“掌舵人”概念,将之作为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主要角色。第二章以“战时需做平时看”作为研究主题,主要探讨了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宗旨,以及具有战时特色的大学内迁,从而构成了战时校长掌舵国立大学生存的基本要义。第三章以“炸弹下长大”作为研究主题,主要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抗战时期的国立大学校长如何秉持通才教育与学生自治、如何坚守学术自由与教授治校,从而实现了战时大学的发展和壮大,这就构成了战时校长掌舵大学发展的主要内容。第四章是以“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研究主题,从文化角度探究这些校长在大学提升层面的作为,以大学文化和精神作为大学内在提升的关键,以校训以及教风学风的建设作为精神文化的外在表达,从而构成大学走向成熟阶段的内在力量。最后,在前之研究基础上,对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掌舵人的理念与治校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得益于战时国立大学校长群体的智慧谋略、胸怀担当与个人魅力,从而使国立大学在内迁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保证了“战时需做平时看”的大学发展基调,立志于培养“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并实现了“炸弹下的长大”,从而终以“创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大学发展之根本要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国立大学校长治校方略与当代启示:即在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们领先于时代,超越于现实,通过“领导”大学、秉持学术、管理民主、文化建构,进一步引领了社会文化发展。研究还对大学校长的素质与遴选、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具有比较意义的借鉴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今的大学管理与发展提供改革的思路,值得今日为之观照。
刘韦[9]2007年在《近二十年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学术界对这一课题日益重视。
王朝辉[10]2007年在《抗战时期的高校学生救济》文中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对中国的教育文化机构大肆破坏,战区高校被迫内迁。学生们为了完成学业,纷纷随学校迁移至内地或其他安全地带求学。这些大学生与陷在战区的家庭隔断,经济来源断绝,生活困难,亟待政府救济。随着战区的扩大,流亡人数的增多,高校战区贫困生比例不断增加。战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业,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保存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民政府积极行动,将战区高校迁往内地安全地带并将战区失学大学生分发内地高校借读。同时,不断颁布种种救济学生的政策、法令,采取设立先修班、提供贷金、公费、免费等多种救济措施,给予战区贫困大学生学业、生活、医疗等方面之救济,帮助其完成学业。各地方政府、以及各高校也同教育部互相配合,共同为战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帮助。战时国民政府的高校学生救济政策对保存中华民族高等教育的火种,维持中国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因教育经费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费的缺少,各高校在救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战时高校学生救济的实际效果十分有限,救济的质量较低。多数学生是在饥饿和营养不良中勉强完成学业的。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抗战前中国高等教育在由免费到收费的过程中,学生求学困难加剧,政府和高校为照顾家境贫寒的学生求学,在规定收费的同时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救济学生的法令和规则。第二章分析了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日军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残暴破坏的背景下,“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展开大规模的救济。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国民政府、各地方政府、各高校及社会各界种种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对战时高校学生进行救济。救济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分发借读、经济上救济、勤工俭学及举办大学先修班、专修班等。救济内容涉及学业救济、生活救济及医药卫生救济等多个方面。第四章讨论了战时高校学生救济的效果、作用及其不足。战时高校学生救济虽帮助大批学生完成了学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救济的质量较低。抗战时期高校里多数学生仍然处于饥饿的边缘,身心遭受双重创伤。
参考文献:
[1]. 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 李挺. 西北大学. 2000
[2]. 抗战时期内迁高等艺术院校的美术教育研究[D]. 母丽帮. 西南大学. 2013
[3].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研究[D]. 程丕来. 四川大学. 2007
[4].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研究[D]. 刘韦. 安徽师范大学. 2006
[5].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对抗战影响探究(1931—1945)[D]. 吴晓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J]. 余子侠. 近代史研究. 1995
[7]. 近二十年来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问题研究综述[J]. 刘韦.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 抗战时期国立大学校长的治校方略研究[D]. 张玥. 南京大学. 2013
[9]. 近二十年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问题研究综述[J]. 刘韦.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0]. 抗战时期的高校学生救济[D]. 王朝辉. 四川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