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格与诗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屈原论文,人格论文,诗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有一个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要划龙舟竞赛。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
上溯历史可以知道,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就有,苏轼《屈原塔》写道: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再早的唐代刘禹锡《竞渡曲》小序记载,唐代人五月划船比赛的时候,还要高喊“何在”,呼唤屈原。更早的晋代葛洪说,屈原自沉汨罗江那天,人们划船去营救他,这件事后来演变成划船比赛了。
为了纪念一位并没有神化的先贤,两千多年来,人们世世代代年年岁岁端午日过节,以俗定的形式寄托思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文化现象,中国历史上罕见,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屈原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上为什么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试图先由屈原精神和他的文学成就做初步探索。
一
屈原精神内涵很丰富,本文的话题限定在爱国、追求美政、追求完美人格这三个方面。
他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谈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弄清楚当时人们有什么样的国家观念。春秋战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转型期。新旧交替的过程当中社会出现了激烈的震荡,无论是政治、经济制度,还是思想、文学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系列的变化当中,作为维持社会秩序、解决阶级利益冲突的国家,也出现了空前的蜕变。西周时期中国是一统天下,周王室是统治者,周天子是国家的象征,“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东周一开始就是弱势中央政权,“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政权已经落到称霸的诸候手里。春秋时代戎、狄几次攻打周王室,有时候打得周天子逃出京城,王室全是求助诸侯才保住领地。诸侯坐大,有时候直接干预天子的废立。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攻打戎人到洛水, 在王室之郊显示兵力,问周王传国之宝九鼎的轻重,明明是表示要夺天下,哪还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战国时代周王室地位急剧下降,公元前325年秦惠王称王,随后齐、魏、韩、赵也纷纷称王,至于楚国,早在公元前704 年就称王了。王本来是周天子独有的名号,也让诸侯毫无顾忌地瓜分了。从名义上说,诸侯跟周王平起平坐;从国力上说,周王室沦落成中小诸侯。公元前256年秦国攻灭了周。可以说,屈原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分裂状态,由周朝的一统天下变成一个个独立的诸侯国家,为了侵略扩张或者维护本国利益,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随着大一统蜕变成分裂局面,人们的国家观念必然也出现转变,屈原时代人们不再认为周天子是一统国家的象征,转而承认各诸侯国是独立的国家实体。看看那时候兴风作浪的纵横家们的活动,他们全力以赴游说秦伐楚,或者齐楚联合攻秦,没有一个人想过秦、楚、齐可以放弃国家利益共同承认周天子的“家天下”,重新俯首称臣,他们的活动基础就是建立在独立的诸侯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之上。当时的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各诸侯国分别有认同感,这不单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有具体的利益问题,在残酷的战争当中,每家每户的安危存亡跟所在国的兴衰息息相关,这是爱国思想的现实基础。楚国历史上出现过一批爱国志士,比如公元前506年吴国进攻楚国, 在柏举一战攻破楚军,直入郢都,楚昭王逃进云梦泽,柏举之战当中楚将莫敖大心慨叹:“楚国亡之日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这位独胆英雄以断颈破腹壮烈牺牲报效祖国。申包胥为楚国向秦国求救兵,出于爱国的一片忠心,在秦廷,不吃不喝,连哭七天七夜,昏迷不醒,这种忘我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秦王,搬来秦国救兵。屈原继承爱国思想传统,他为楚国的富强追求理想的政治,提出正确的国策,不计个人安危,不怕打击迫害,坚持真理,“九死而不悔”,当他感到理想毁灭的时候,毅然以身殉国。他既热爱楚国,又有一统思想,这从他极力地称誉唐尧、虞舜、禹、汤、文、武可以看出来。这些位先王都是大一统中国的君主,实行仁政的楷模,儒家就是这么认识、这么宣扬的。屈原的认识跟儒家一致,他希望楚王向这些先王学习,以“美政”富强楚国,最后统一中国。屈原这种立足于一个强国追求统一中国的思想,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梁襄王问孟子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归于一统就会安定。”梁襄王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不好杀人的(君主)能统一天下。”(《梁惠王上》)屈原跟孟子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一致。在战国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中,他的爱国精神必然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屈原有崇高的理想,积极追求理想的政治——“美政”。他称誉的美政,实质是要求楚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行政治改革。美政的内容大致有三条,第一条是“举贤授能”,他在《离骚》说: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商汤、夏禹、周文王都畏天敬贤,讲道义,在这些方面不犯错误;他们举贤授能,遵循法度、没有偏差,屈原是针对时弊引经据典。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上一大弊病是“世卿世禄”制度。周初为了有效地统治庞大的中国,“封诸侯,建藩卫”,除了周天子直辖的京畿地区,其余国土分封给诸侯建国,大多数诸侯是天子同姓亲属,而且诸侯传位也是长子继承制,甚至于卿大夫的官职和俸禄也是世代继承。这种制度后来不仅造成统治集团的腐败,也由于公族争权夺位造成国家混乱,屈原顺应已经变化的政治现实,根据历史经验,提出了正确的用人路线:从社会上有真才实学的人里选拔贤能人才。比如,他在《离骚》中称赞的历代贤王选拔的几位名臣,傅说是商王武丁的相,曾经当过建筑工;太公吕尚作周文王的太师,穷的时候曾经在市场上当屠夫;宁戚是齐恒公的客卿,当初不过是个商人。第二条是坚持法治,反对心治。他在《惜往日》里说:
承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自备。背法度而心治兮,辟与此其无异。
不用法治而用心治,凭个人意志治国,就像骑骏马奔跑,可是没有缰绳、嚼子;坐竹筏漂流,可是没准备桨、篙,非常危险。实际上,依法而治和举贤任能相辅相成,法制给用贤提供了体制保障。第三条是实行重民的德政。《离骚》说: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皇天神明无私,把有德者立作君主,让圣明有德行的享有天下;观察古今兴亡,推断成败的规律,只有义和善是可行的。他主张统治者要实行德政。这个政治理想的核心是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早在春秋时代已经形成思潮,很多文献都记载了这个史实,《尚书·秦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矣”,等等。战国时代孟子把民本思想完善了,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当时的有识之士普遍认识到,实行德政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由激烈的阶级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屈原提倡德政,一方面是对历史上正确的政治思想的继承,一方面也是对现实中民众苦难的同情。他在《离骚》里悲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一生追求完美的人格。在历代有志之士的眼里,他成为正直、清白和忠烈的象征。《离骚》说:“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他以“好修”——自我修养为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极重视人的正直和清白。他愤怒抨击楚国官场的种种不正之风,《离骚》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对财利贪得无厌;“羌内恕已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妬”,以已度人,忌贤妒能:“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不坚持原则,不守法度,巧言谄媚,苟且偷安;“世举而好朋兮”,流行结党营私。秦国白起说:“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忌以功,诌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战国策·中山策》)。这段话给屈原的批判做了最好的注解。“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大声疾呼:结党营私者把国家引上黑暗危险的道路,我不是怕个人遭殃,是担心楚国基业一朝灭亡!他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就以正直、清白的人格跟党人的种种歪风相对抗。他有忠贞不二的精神。为了楚国的长远利益,他主张对内实行法治,举贤授能,对外实行“联齐抗秦”合纵政策,即使被楚怀王疏远之后,他也不顾一切,反复申明抗秦主张。怀王受到秦国张仪欺骗而愤怒,抓到张仪决定是否处死的关头,亲秦派鼓动怀王释放张仪,屈原坚决主张处死他;秦国以军事压力为后盾,以会盟武关名义诱骗怀王,亲秦派屈服秦国压力,连怀王的儿子子兰都主张亲秦,劝怀王赴会,屈原又站出来坚持“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他说对了,怀王赴会之后,被秦国幽禁,死在秦国。屈原的坚定的立场遭到旧贵族集团的仇视,怀王的儿子子兰当上令尹之后,就跟上官大夫合伙把屈原赶出宫廷流放了。屈原晚年一二十年的生活是在苦难的流亡之中度过的。宁可流亡,他也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格修养,决不从俗改变志向,不得志也决不离开楚国。直到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郢都,楚王东迁, 屈原看到国破家亡,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了,看到楚国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哀莫大于心死,于是怀沙投江,与国家共存亡。
二
与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双峰并峙、互为表里的是屈原的诗歌。
我国古代诗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诗经》为现实主义奠定基础,屈原的楚辞为浪漫主义奠定了基础。《诗经》保存的诗歌以北方的居多,采用的语言比较质朴,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屈原的作品,采用了很多神话传说,有不少超自然的东西,具有浓厚的浪漫、神秘的色彩。屈原的《九歌》、《天问》称得上是远古神话的宝库。《九歌》是古代祭祀演出的乐歌,据说夏朝就有了,屈原填了新词,由歌词看,所祭的神灵不单是楚国人熟悉,还带上了地方特色,有天帝东皇太一,太阳神东君,云之神云中君,生命之神大司命、少司命,黄河之神河伯,山川之神山鬼,湘水之神湘君和湘夫人。屈原的诗作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描写神灵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比如《九歌·山鬼》中,屈原的山神不是奇形怪神,是多情善感的美女。巫山女神在缥缈的云雨之间,披着薜荔,腰束女萝,坐着香木车,驾驭赤豹、文狸,在崇山峻岭之上周游。她身姿窈窕,手折香花要送给情人,等待情人的时候,她笑得那么妩媚,美丽的眼睛微微斜视,带着几份娇羞。她等了很久,情人没有如约而至,她担心是因为自己路途险难而来晚了。登上山顶眺望,只见脚下云容容,东风飘着濛濛的雨,一片昏暗。她想,情人来了就留下他,不让他回去,转而又想,自己不太年轻了,情人还会宠爱她吗?她要采点儿灵芝,可是周围山石磊磊葛草蔓蔓,找不着灵芝。这时候,她又怨恨起情人来,怅然如有所失,忘记归来。又一想,情人一定也很想念她,只是不得空闲不能来。她说,我们山中人像杜若一样芳香,我的爱情坚贞不移,他对我的爱呢,是不是那么可信?忽然间,雷声隆隆,大雨茫茫,夜幕里猿猴长鸣,风声树响和雷声雨声混成一片涛声。思念之情使她陷入深深的忧愁。屈原对山神娇美的形象和思念之情一波三折的想象,细致入微的刻画,让人叹为观止。在《离骚》里他驰骋超凡的想象力,带着读者在浩瀚的宇宙任意纵横遨游。他要乘风上天,就让日月之神羲和当驭手,玉龙、凤凰驾车;让望舒驾着月亮车在前头开路,前程万里光明;让风神飞廉在后头跟随,便于龙凤乘风腾云,这是多么宏伟的气派!早晨由南方的苍梧出发,傍晚就来到大西北昆仑山,中经几千里,多么迅疾!在漫长的征途上,为了有充裕的时间遨游探索,他居然折一段昆仑山的若木,敲太阳,让它回东边去,不要西落,多么奇特的想象!他飞到云霞缭绕的天庭拜谒天帝,再到阆风仙山寻找神女,又到穷石、瑶台先后向美女宓妃、有娀氏求婚,上游天河,下走流沙,带着他的车骑千辆的队伍在宇宙间上下四方奔驰,多么神奇、壮观的景象!他还在《离骚》用热烈的主观抒情和对主人公探索精神形象化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追求理想、坚持真理、正直高洁的伟大人物的文学形象。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发展的道路上树起了第一座丰碑。
屈原的作品给先秦诗歌语言形式带来一场革命。他的第一个贡献,突破了《诗经》句子的四言定式。《离骚》、《九歌》、《九章》往往杂用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句子的语段长短错落。请看《离骚》开头儿几句: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里长短不拘一格的句式无疑给诗人抒情描述提供了更自由的天地。第二个贡献,注意吸收口语词,语言有地方特色。最明显的标志是大量使用虚词“兮”。兮字有时候在句尾,像上边举例《离骚》开头儿那几句;有时候在句中,《九歌》中这种用法多,比如《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清朝音韵学家孔广森在《诗声类》推测,兮字应当跟猗字一样,先秦古音读成阿。要是依着孔广森的学说,念屈原的诗可就太顺口了,“帝高阳之苗裔啊,朕皇考曰伯庸”,“嫋嫋啊秋风,洞庭波啊木叶下”,很接近口语了。他还用了楚地的方言词,比如羌、些、冯、搴、莽等,有很浓的地方风味。屈原的诗长短句错综,多用兮字,吸收方言,后人综合以上特点称为“骚体”,推崇为独特的文学形式。他的诗给中华民族先秦诗歌的形式带来了多样化。
他的诗内容相当丰富,广涉神话、历史、民俗、宇宙、政治、道德,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哲学家以至科学家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开掘自己的研究材料,或者受到启迪。上古时期,人类的历史靠传说流传,往往出现把神话传说当成真实存在的历史化倾向;或者反过来,把历史人物推崇为天神的神话倾向,造成神话跟历史的混合。比如商朝传说有娥氏简狄春天拾了玄鸟蛋,吃了以后怀孕生下契,契是商人始祖,这个神话《诗经》有,《天问》也记了;周朝传说姜嫄郊祀看见上帝的脚印,她踩了以后怀孕生下后稷,把后稷扔到小胡同和冰上,有牛羊和大鸟来护卫他,这个神话《诗经》有,《天问》也记了。屈原还保存了不同于周人的传说,这些经过楚人流传的神话可能时代更古老,比如羲和,《山海经》说她是天神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她每天给他们洗澡,再让乌鸟驮着他们轮流照耀人间,羲和是神,可是周人的典籍《尚书·尧典》把羲和改成了尧的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屈原《离骚》说: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到悬圃在天神门前稍微停留,太阳要匆匆落山,他命令羲和停下鞭子来,看见崦嵫山也别靠近。这个羲和是驾太阳车的神,不是人。这一类材料对研究远古神话有参考价值。他写的历史传说可以证史,有的材料能补史书之缺。《史记·殷本纪》叙述殷王世系有“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振,《系本》写核字。按《史记》是王核、王微相连。可是《天问》说: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王国维根据甲骨卜辞证明,殷王有亥(核、亥是异文)、恒、微,《天问》的季就是《史记》的冥,他是亥和恒的父亲,王亥和王恒是兄弟,照着《天问》和卜辞记载,《史记》的王亥和王微之间漏下了王恒,应当是王冥(季)——王振(亥)——王恒——王微。《天问》的资料能和出土文献互相验证,太可贵了。屈原的知识博大精深,他在《天问》里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从天文地理到神话和历史传说,无所不问,充分表现了战国时代知识分子积极探索真理的进取精神。宇宙的起源至今还是全世界有关科学家探索、争论的大问题,春秋战国时代老子和阴阳家驺衍都曾经设想过天地形成的问题,屈原对流行的说法进一步提出问题:
遂古之处,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开天辟地的说法,谁传下来的?天地浑沌不分,根据什么考察出来的?昼明夜暗交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阴阳参合,什么是宇宙本源,什么是造化之功?他所问的,有的到现在还没有一致的答案,有的仍然引起科学家的兴趣。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他不光是留下了一批个人的伟大的诗篇,还吸收民歌形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歌文体“骚体”。史实证明,他的文学思想,包括他的“文以载道”、艺术风格、表达手法等等,影响了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民族文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辩骚》说:“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汉代辞赋家枚乘、贾谊、司马相如、扬雄追随楚辞的风格,分别得到“丽”或者“奇”,后世不止一个朝代的文人从楚辞受益。刘勰的话总结了屈原对汉魏六朝的影响,也预言了他对六朝以后诗人的感召力量。现代诗人郭沫若在《屈原的艺术与思想》里说:“《离骚》出来到现在二千多年了,文学方面,莫有不受它的影响的。后代的各种诗体,如五言、七言、长短句等,都可以在《楚辞》中找出胚胎的。这正是屈原伟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