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杨媛媛

杨媛媛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 河南驻马店 463900)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给予健康指导及康复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得到更标准化的临床护理措施,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得到针对性的病症护理,提高护理总有效率,这对患者病症康复速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143-02

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因素与心肌细胞因情绪波动变化及其它剧烈运动所致的血液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导致冠状动脉无法满足供血需求引起的心肌缺血所致,在患者病发时可通过药物服用缓解复发症状,但因病理机制的不同,心绞痛疾病在临床病症中多会伴随冠心病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脏疾病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根据患者病症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及治疗[2]。对此,为了进一步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100例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临床各项检测均确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68岁,病程时间在1~5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5~70岁,病程时间在2~1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住院体位护理、日常吸氧护理、基础护理、药物指导护理、体征观察护理等;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在患者办好入院手续后,由护理人员带领患者检查各项体征指标,并对患者的体征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估,将患者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一一介绍,同时,将医院内部环境各个领域及静止患者进入场所进行详细说明,日常合理规划患者作息时间,将住院探视制度及家属陪护制度进行说明,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掌握基本信息。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二天,合理规划患者日常饮食,将饮食禁忌进行着重说明,饮食需排除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饮食需加强对新鲜水果、高纤维蔬菜的摄入,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病症状况给予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规划患者日常运动时间,必要时可针对患者心理展开心理疏导护理,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展开工作。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三天,护理人员须将患者病症状况及治疗措施进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并将治疗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进行相关讲解,使患者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病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掌握与了解。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四天,护理人员可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特征的病理因素进行说明,并将心绞痛常见临床表现进行告知,将病症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其它症状进行详细解释,使患者后期治疗出现其他临床症状时能够冷静应对。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五天,对患者的日常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过程的注意范围进行一一说明,同时,将剧烈运动、不恰当运动、过长运动时间可导致的危害及后果进行着重说明,使患者能够意识到不良后果的严重性,并在日常进行运动项目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对冠心病心绞痛病症带来危害的运动,使患者能够做好预防工作。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六天,纠正患者以往不良作息时间,对情绪波动较大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面对患者提问进行专业解答,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科学规划患者日常作息,这对患者病症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在患者入院治疗第七天,将冠心病心绞痛所导致的心肌梗死临床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将心肌梗死的应对措施及预防方法进行全面说明,并在患者出院后将疾病保健知识进行相关说明。

1.3 疗效评判标准

显效: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全部消失,ST段恢复正常;有效: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发作次数减少,ST段有好转现象;无效: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未有改善,ST段水平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8.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试验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总有效率为87.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5.0%,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3.讨论

心绞痛在临床表现上多以急性发作出现,若患病者在发作期间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现象。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临床护理模式中,其主要护理方式是根据医嘱内容实施护理措施,但由于部分护士缺乏足够的护理经验,其在面对患者病症发作时往往难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其护理效率十分低下[4]。而临床护理路径则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多优势,其通过由责任护士的直接参与及护理规划能够有效提出针对性护理模式,并摆脱常规护理模式的机械性护理流程,结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治疗状况制定针对性及完善的护理方案,使病症护理更科学与标准化,是一项临床治疗的综合护理模式。另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是通过由科室主任、护士、主治医师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患者日常护理给予健康指导及康复护理,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更强的专业性,这使患者病症的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治疗及有效改善[5]。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患者得到更标准化的临床护理措施,使患者在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得到针对性的病症护理,提高护理总有效率,这对患者病症康复速度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03:197-199.

[2]尹燕红.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6:118-119.

[3]赵爱纯,韩俊惠,王红梅,孙玉娟,张竹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3:372-374+380.

[4]马艳.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01:190-191.

[5]梁琬屏,杨柳枝,苏小妹,吴章玲,曹雪凤,罗春燕.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00-101.

论文作者:杨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杨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