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_有性繁殖论文

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猪苓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药用猪苓主要靠采挖野生的为主,有限的野生资源几经乱采滥挖已面临灭顶之灾,使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近几年猪苓菌核半野生栽培和用菌核组织分离而成的纯菌种栽培虽已取得成功,但前者仍需采挖野生菌核做种源,存在严重种源的供求短缺,后者虽然缓解了种源紧缺,且因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大大挫伤了广大药农种植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经多年研究和反复栽培试验,终于使猪苓的栽培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有性繁殖栽培法。有性繁殖栽培法是从猪苓子实体分离出纯猪苓菌种为种源,与以前的菌核栽培和组织分离栽培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现将主要技术简报如下:(见表1)

1

猪苓生长的必备条件 猪苓的生活习性与天麻相似,也必须具备营养、温度、湿度三要素。野生猪苓多分布于海拔1000~2000m的高山区,最宜半阴半阳的二阳坡生长。

1.1 营养:猪苓和天麻一样必须与蜜环菌共生,所以猪苓的营养源全靠蜜环菌供给。

1.2 温度:地表10cm以下地温在10℃~25℃均可生长,最宜生长温度为18~22℃。

1.3 湿度:土壤含水量一般在30%~50%为宜,最高不超过60%。

1.4 空气:因猪苓生长在地下较深的土层(40~100cm的地下都可生长)所以对空气要求不高,栽培当中无需过多考虑。

1.5 土壤:猪苓最宜生长土壤为土质疏松含颗粒状团体结构的腐殖土或砂壤土。pH值一般在5.6~7为宜。

1.6 光照:猪苓菌核在地下黑暗的条件下形成,不必考虑光照。

2

栽培材料 除含油脂树种以外的阔叶树木,直径在10~15cm的硬、软杂木均可使用。

3

栽培季节 春秋两季均可栽培,一般以春栽较好,当气温为12℃即可栽培。

4

栽培与管理

4.1 栽培准备:①选择优良菌种,有条件和技术者可购买二级菌种自行生产栽培种,无条件者最好在信誉度高的专业厂家选购,②场地选择与环境处理,猪苓有性繁殖栽培对场地要求不严,只要是较疏松的砂壤土,无论房前屋后、林间果园等空地,只要能人为控制适宜猪苓生长的温度和湿度都可栽培,室内室外、楼梯阳台只要有砂壤土也可利用栽培。但以海拔1200~1600m半阴半阳的自然林间坡地和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栽培最好,坡度20~50°为宜。③挖坑或起垄:当10cm以下地温达10℃以上时,若在自然林栽培即可挖坑,挖时清除杂草,坑深40~50cm,宽70cm,长视地形而定,可长可短,在坑的周围和底层撒上“灭蚁王”或喷洒“病虫净”杀虫,以免虫害危害菌材,若在平地或室内,楼梯栽培则需起垄以防积水,并用上述药剂预防杀虫。④菌材培养:猪苓栽培虽然与天麻相似,但无需专业培养菌材。因为猪苓有性繁殖是用纯菌种点种在段木上进行栽培的,从点种到形成菌核需要60~90d时间,这期间只是白苓生长阶段,而蜜环菌一般不侵入当年新生的白苓,只侵入越冬后的灰苓和黑苓,在灰苓和黑苓需要蜜环菌供给营养时,和点种栽培同时放进坑内的专用纯蜜环菌种已形成了旺盛的菌索,完全能满足灰苓和黑苓的营养需要。⑤备料截段:在立冬后选择适宜猪苓生长的树种砍伐,以青纲最好,其次以桦树,黑老鸹或柞、槭、榆、柳、杨、梨、野山楂、苹果等树均可点种将砍伐的树木截成长60cm的段,晒至两头有裂纹时点种。

4.2 栽培:将备好的段木用直径12~16mm的电钻或皮带冲打孔点菌,每截木段打3~4排孔,孔与孔间隔10~15cm,孔深1.5~2cm为宜。打好孔后将事先购买的菌种取出掰成小块放进孔内按实,然后盖上盖皮即可(盖皮可用玉米芯砸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将点好菌的段木移到栽培场地,先将栽培坑内铺一层腐殖质基料或湿树叶,再将点好菌的段木平放在基料上,棒与棒之间留5cm的间隙,在间隙处均匀的放一些短枝条,再将蜜环菌均匀的撒在小枝条的空隙里和段木的截头处,然后盖上腐殖土和树叶的混合物至棒平,重复第二层和第三层,待三层栽好后盖土5~10cm,上面再盖树叶保湿。

4.3管理:室外栽培要防止人畜践踏,室内栽培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另外如果两年后不采挖,需挖开栽培穴,添加新菌材,并保湿管理。

5

采收与加工

5.1 猪苓每2~3年采挖一次,每平方米可收鲜苓20~30kg,高者可达40kg以上。一般4~5月或9~11月采挖,采收后的小苓可以进行无性栽培,扩大繁殖。

5.2 将采收后的商品苓洗尽泥砂,自然风干或晒干即可出售。

邮编:724200 陕西省勉县黄龙菌业研究所 谭自春,陶长友

联系电话:0871-5151099

标签:;  ;  

猪苓有性繁殖栽培技术_有性繁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