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振兴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李秋林
(达州市达川区委党校,四川达州635000)
摘 要: 振兴乡村文化,必须在认识乡村文化属性的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乡村文化,这样就可以避免把城市文化当做乡村文化的错误出现;必须了解乡村文化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就是乡村文化的困境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因地制宜地确定好振兴乡村文化的重点,传承弘扬留存于乡村的红色文化、孝善文化、生态文化,构建起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新体系。
关键词: 乡村文化;困境;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都对乡村文化振兴做出了部署安排。贯彻落实振兴乡村文化的精神,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振兴乡村文化,务必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进一步辨清乡村文化的乡村属性,看清目前乡村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当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切实让乡村文化振兴取得群众满意的效果。
2)高职生就业的岗位是在一线,而在具体处理事情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和仪器,要求高职生具备很宽泛的、相关联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制造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学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更为广泛。
一、乡村文化的范畴、特质及功能
(一)乡村文化的范畴
顾名思义,乡村文化是指一定区域里面的文化,这个区域就是相对于城市的乡村。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文化是可以通过比较存在的。其一,是乡村和城市的比较。乡村文化依附在广袤的乡村,在乡村产生,在乡村发展,在乡村演变,在乡村传播,其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区域在广袤的乡村,具有浓郁的乡村色彩,必然打上了乡村地域的烙印。其二,是乡民和市民的比较。乡村文化融汇在乡民的身心中,乡民产生,由乡民传颂,具有鲜明的农民特色农村特色,打上了乡民的烙印。这些乡村文化是通过农民群众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自身形成的乡村价值观等表现出来,并且慢慢的形成一种传统。其三,乡村文化是与上层建筑的文化对立的一种文化,它可以在乡村社会的治理中无形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们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感觉,让远离乡村的人时刻产生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选择和期望。总而言之,现代社会中的乡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存在,即农业文化和城市工业文化的对立。
(二)乡村文化的特质
由乡村文化的范畴和比较可以得出,乡村文化依附乡村而生,因乡民而传,在乡村中通过有形和无形的载体凸显,从而让人们认知到什么是乡村文化。通过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可以探知乡村文化的本质。其一,乡村文化的根在乡村。真正的乡村文化,是一个区域文化,是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乡村文化源于乡村,根在乡村,长在乡村,融合在乡村的山山水水里。凡是脱离了乡村土地润泽的文化,失去了乡村味道的文化,原则上不再算得上是乡村文化。其二,乡村文化的魂融乡民。乡村文化不能脱离一方水土,更不能脱离一方水土养活的一方人。没有人的乡村,应该称为蛮荒之地,严格意义上讲不再是乡村,人之不在,村之何存?乡村世世代代的乡民创造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也在世世代代乡民的繁衍生息中得以繁衍传承,乡村文化具体呈现在乡民的言语行为之中。脱离乡民言语行为的乡村文化,原则上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其三,乡村文化的形塑乡土。乡村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必须具有一方乡土的外在味道和一方乡土赋予的别具一格的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乡土文化文物的打造建设,如乡村古老的四合院、百年传统村落;此外,也表现为乡土文体活动的独特形式,如达州市石桥镇的烧火龙,安仁镇的板凳龙,永进乡的翻山铰子等。这些乡村文化具有一方独特的乡土地理标志标识,让人们看其形,就知道其是哪一方的文化。根在乡村、魂融乡民、形塑乡土是乡村文化的三个本质属性。认清这些属性,才不会把所谓的城市流行文化与乡村文化混为一谈,才不会把所谓的“城市文化下乡”当做振兴乡村文化的常规手段和捷径。没有对乡村文化本质的认识,振兴乡村文化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
(三)乡村文化的功能
乡村文化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德治功能。乡村文化中有大量的家风、家训、村规民约、道德示范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德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它们可以强化道德教化,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第二,自治功能。新时代以来,很多村都制定了自治条例手册等,这些村规民约也是乡村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它们既可以促进村社组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也可以促使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乡村振兴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法治功能。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1]但是乡村却也有无法无天和无需规律的现象存在。乡村文化中的法治文化,如法治宣传、法治保障、矛盾调解和法律服务,可有效阻止乡民“无法无天”的现象,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促使农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乡村法治文化更加繁荣,让法治文化更深入人心,不断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重法守法的良好乡村环境。
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失了根,丢了魂,散了形”,进入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应该着力帮助乡村文化深其根、铸其魂、塑其形,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职责。完成这一使命,就要把准乡村文化的病脉,看清乡村文化的病容,审清乡村文化的心魄,由此开具乡村文化振兴的药方。完成这一使命,要坚持接纳传统、面向现代,按照注重乡村文化的原真性、特色性、融合性的要求,把握“红色文化”“孝善文化”和“生态文化”三大重点,把文化振兴融入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文明中,推动文化振兴与时代特色、乡村底蕴深度融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的七大困境
五是人去楼空迁徙下的文化散落。孟子曾说:“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2]这是乡土中国延续千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一直生活在乡村的群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走进都市城镇且定居下来,很多的乡村成为空村,乡村的生活形态被消失。走进城市的村民变成居民,它们的乡村价值观和曾经坚守的乡村生活方式,也就随着消失了,甚至是方言土语也消失了。比如达州市达川区的“安仁文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土著村民越来越少, 说安仁话的老一代散落到全国各个地方,新一代也不再用安仁话交流,独特的“安仁方言”日渐式微,“安仁文化”也就逐渐散落。
七是生态恶化背景下的文化零落。在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乡村的生态沦陷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由于乡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垃圾处理等资源无法同时配置到位,导致一些乡村村庄被“垃圾”包围,甚至被城市里运来的垃圾包围。一些规模养殖的发展和采矿取石等小微企业,明里暗里对乡村的生态不管不顾,直接导致乡村生态恶化。恶化的生态产生恶化的生态文化——入侵的外来户如企业主与村民的对抗对立,“金钱至上损人利己”的价值观对乡村传统价值观的冲击等等,让“生态宜居”的家园文化四分五裂,零落不堪。
理不在多,贵在精。《摘编》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尤其是基层扶贫战线的工作者更是爱不释手、学思悟行。书中列举了许多基层工作的事例,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阐明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时,并列举了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的“四看法”和甘肃等地的绘制“贫困地图法”,要求必须“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扎扎实实做好帮扶工作。这些都是来自于基层的宝贵经验,是对基层脱贫攻坚工作方法论的经典概括和高度凝练。
四是文化虚无背景下的文化失落。个别乡村对自己的文化存在始终不自信,总是认为自己这些地方是穷山恶水,是蛮荒之地,原来是缺吃少穿不讲文化,现在是脑满肠肥不学文化,感觉自己的乡村也拿不出让外地认可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家底不清楚,导致身在文化乡,却认为处在野蛮窝。这种文化虚无主义,导致的文化失落和文化自卑,在落后的乡村并不少见。比如达州市达川区的大树南岳一带,当地的大多数村民并不知晓自己那一片土地上曾发生的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英雄人物唐伯壮等等。当地的红色文化在村民们的无知中已经被遗忘。
三是恶俗文化风行下的文化没落。所谓文化恶俗,就是不认可真正的具有“真善美”基因的文化,反而把“假丑恶”基因的文化当做文化。比如很多乡村的婚礼就被大家用了恶搞,恶搞的对象不仅有新娘新郎,更有新郎的父亲被迫背“火箭”等恶俗,且有“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循环。这样恶性循环会越来越严重。现在有的地方结婚不仅整蛊新娘新郎,就连伴娘伴郎都不放过,更有的人打起了伴娘的注意,而且还不怀好意。抵制农村恶俗文化,应该就是不要使用太多脏话逗乐、露骨的表演方式娱乐的节目活动,改变农村麻将文化、婚丧嫁娶恶俗等,推动明快积极健康的电影放映、戏曲表演、鼓乐喜庆,建棋牌图书室,引导村风民俗开明乐见,良性循环。
在新时代,“乡村病”了,其本质是乡村文化走入困境,“乡村病”一直就是人们关注和批判的对象。“乡村病”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
二是物欲横流冲击下的文化衰落。曾经有一个流行的顺口溜,叫“男人女人化,女人小孩化,小孩宠物化,宠物土豪化,土豪没文化,文化商业化。”在乡村,类似这种负面的文化也不难发现,并随时可能生长。精准脱贫中,个别村民们“唯利是图”,只要是国家的救济救助款,就欲非得到不可;一些基层干部也把部分救济救助款以各种手段非法侵占。“物欲横流不管老弱病残,良心缺失无论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在个别地方甚至成为一种风气,不仅严重影响整个脱贫攻坚工作大局,更让乡村文化丢魂失魄。
六是文化高地崩塌下的文化低落。当前文化传播的途径越来越现代,生活在乡村的群众也日渐接受新的文化熏陶。在文化演变的过程中,乡村原有的文化阵地如学校等也越来越少,很多的村小由于学生太少等原因被撤并,村里的文化中心成为废墟或者改做其他与文化无关的场所,这样一个村没有一个文化中心,也没有了村民们随时可以去拜访的阵地;同时,作为村里文化代表的教师等人也迁居到城市或镇上就业生活,乡村“肚子里面有墨水”的代表人物成为稀缺资源。目前,很多的村组没有文化高地,缺失文化中心,即便是配置了图书室,但是难以见到读书人。乡村文化高地崩塌,文化低落成为现实。
一是邪路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堕落。十九大指出,中国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乡村文化中的邪路文化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精神变异的“基督教”、“法轮功”等,唆使众多的乡民不信良医信鬼神,不信中国共产党信“基督”,导致基层一些群众精神变异,一些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甚至发生了儿子媳妇杀死母亲后跳坑自杀的悲剧,至今令人愤愤。因而,严防邪教等邪路文化的复活和侵略,始终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首要使命——必须用优秀的乡村文化长期占领乡村,必须用优秀的乡村文化随时随地教化乡民,真正打好一场乡村文化保卫战,这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首要使命。
三、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三个重点
(1)本工程为旧码头拆除施工,在码头上部结构拆除后开始水下清挖,配合沉箱及圆筒拆除。清挖施工受码头影响,作业区受限,码头拆除前无法按常规方法施工;
消退素D1是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的内源性抗炎脂质分子,具有限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1-2]。消退素D1通过抑制IL-1β、IL-6、IL-8等炎性递质合成[2],减轻雨蛙肽诱导AP的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AP炎症反应过程。Li等[3]研究发现,消退素D1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抑制炎性反应递质合成,减轻同型半胱氨酸引起的肾小球损伤。Yin等[15]的研究显示,消退素D1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发挥抗炎作用。
(一)振兴乡村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广袤乡村立德树人的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为广大的乡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乡村红色文化。这些红色文化,以故事、传说、文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在广袤的乡村代代相传。但是,随着年代的久远,当地人不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现象日益严重,有的因为生活节奏较快没有时间去了解,有的因为红色文化产生的年代较久远无法深刻体会,乡村红色文化这笔宝贵的财富,逐渐被淡忘。我们要当好红色传人,振兴乡村文化,各地要摸清本地的红色资源底数,了解本土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减少红色文化传播障碍,有效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乡村红色文化的振兴,让红色文化蕴含的崇高的理念信念境界进一步彰显,鲜明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进一步浸润民心,教育广大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乡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忠诚、干净、担当”,在对年轻一代的精神进行勉励的同时,为国家、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更足的推动力。
(二)振兴乡村孝善文化
孝善文化是广袤乡村永续千年的优秀文化。进入新时代,“儿女东南飞、老人乡村留”依然是乡村的图景,乡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振兴乡村孝善文化刻不容缓。如通过溯源挖掘文脉、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大力拓展全面铺开、走向纵深提升深化等程序,倡导“以孝治家”。用好乡村本土的孝善文化文物。如达州市真佛山德化寺天王殿的楹联“忠孝由来即真佛,乾坤不老此灵山”,把佛教与忠孝这一关系刻画得一明二白。又如真佛山德化寺俨然天竺的楹联“纵有善根,必要向忠心做去;欲求真佛,还须从孝字得来”。要探索创建新时代乡村群众认可的孝善文化载体。比如“挂孝善灯笼”,根据孝善程度,设置星级孝善灯笼。凡是在乡村孝老爱亲的家庭,都可以根据事迹的先进程度,大张旗鼓的挂一盏灯笼,让左邻右舍村社附近的人都知道孝老爱亲的言行,党和政府也大加倡导、鼓励甚至奖励,引导乡村风气好转,真正让孝善文化成为乡村文化落地生根。
(三)振兴乡村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3]目前,广大农村还面临着生态恶化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垃圾成村等,这些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地方政府和村社组织花了功夫去治理,但仍有不足,离群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们应该贴近乡村群众生活的细节,振兴乡村的生态文化,露挖掘民居、牌坊、祠堂、戏台等具有区域乡土特色的载体的乡村建筑,深化中国传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传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借助生态环境资源培育新型农村生态文化。有必要通过农村森林,河流和牧区提供具有丰富当地风味的生态和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自然、绿色、本土”的生态产品和体验环境,用生态文化的力量拓展当地产业链,提高农村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的收入渠道。帮助提高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丰富投资主体,引进市场力量,整合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精神资源,如达川区引进外部力量,打造樱花之乡和乌梅之乡,将当地的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生态文化产品和生态文化服务,推动农村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同时,在旧村改造中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村建设中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提高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加农村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保留花鸟田园风光,让数亿农民也有可能分享农村振兴的生态红利。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办学是我国当前高职教育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新形势下下,人才的培养主要从实际岗位和社会需求出发,力求学生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因此,各类高职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都在探索,寻求更佳。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7.
[2](宋)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56.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1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18/c_1123872025.htm.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s to Revitalize Rur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LI Qiulin
(Party School of Dachuan District,Dazhou Sichuan 635000,China)
Abstract: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 order to revitalize rural culture,we must realize what kind of culture is rural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recognizing the attributes of rural culture,so as to avoid the mistake of treating urban culture as rural 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culture,that is,in what aspects the predicament of rural culture is manifested.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set the key points of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red culture,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ecological culture that remain in the countryside,and construct a new rural culture system in the new era.
Key word: rural culture;dilemma;revit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D422;G24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248(2019)04-0031-04
收稿日期: 2019-05-09
作者简介: 李秋林(1974—),男,四川达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 加晓昕]
标签:乡村文化论文; 困境论文; 振兴论文; 达州市达川区委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