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及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前景论文,竞争论文,人才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间人才竞争的发展态势,明显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发达国家挖空心思地争夺别国人才;二是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惨重。
面对国际间人才争夺的挑战,摆在所有国家面前一项共同的严峻课题是如何保住本国的人才资源不外流。这样的国家首数日本。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曾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二战结束后日本为振兴民族经济曾向欧美各国派出大批公费留学生。当时亚洲的菲律宾等国也向国外派遗了一些留学生,但学成后绝大部分滞留国外不归。而日外派的数十万公费留学生学成后却基本上如数回国,究其原因。第一,日本自1863年明治维新起就陆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到1870年日本制定了《海外留学生规则》,把留学生工作法制化;第二,日本对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富有成效,故留学生学成后返国已成传统;第三,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国家重视专家学者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他们提出的大量的建议均受重视或被采纳。这种尊重知识分子在治国中的作用的风气对海外留学生影响甚大;第四,政府为留学生回国工作创造最佳条件,提供用武之地。这些都有助于广大留学回国人员的知识更新和不断地开阔视野,使留学生把回国工作视为海外留学的继续。
日本除了想方设法不让本国人才资源流失,同时也绞尽脑汁地争夺外国人才。日本是除美国以外全球人才资源的最大消费国和受惠国,其办法和形式是:扩大引进人才的留居范围。日本1990年实施了新的入境管理法,将外国人入境后留居资格由原来的18种增加到28种。再就是大量邀请外国科学家到日本参观、旅游、讲学,从中吸取别国的科研成果。还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在国外办企业或购买吞并外国企业,通过雇用当地人才等办法,实施智力引进。日本人认为,在未来开拓的尖端技术领域里聘请一位外国优秀研究人才,其价值等于派遣20名本国研究人员出国进修。
把失去的人才再夺回来,等于从笼中飞出的鸟再飞回来,这并非易事。南朝鲜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二战前朝鲜是日本的殖民地,朝鲜战争后南朝鲜的国民经济破坏严重,国内十分贫困。许多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纷纷流失到美国,其中大部分人在美定居。60年代初,南朝鲜在美、日等国投资的大力扶植和新政权的精心计划下,民族经济发展迅速。经过5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工业发展迅猛,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国家发展从原来的“输出立国”转变为“技术立国”。国内经济的振兴引起在海外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响。从70年代开始,滞留在国外的各类人才纷纷回国,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一股人才回归的潮流。据南朝鲜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自1968年以来已从国外请回1200多名南朝鲜科技人才,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回国的。现在美国仍有6000多名南朝鲜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人绝大多数事业有成,已成为宝贵的人才资源。这些科技人才是由美国培养出来的,而南朝鲜却成为人才倒流的受益者。南朝鲜吸引人才回归的成功,从客观上看是因为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事业人才紧缺,归国人员回来后大有用武之地。从主观上看南朝鲜向海外科技人才大力宣传爱国心,诱发其民族感情。加之国家的精心安排,归国者都能获得最理想的职位和较高的领导职务以及很高的生活待遇,这些正是回归者在国外梦寐以求并难以得到的。
大批科技人才的回归已对南朝鲜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有关专家估计,人才回归已使南朝鲜在半导体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的差距缩短了五年。当然,南朝鲜大批科技人才的回归使美国受到很大的损失。美国的人才观念和移民政策使得自己并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供自己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美国的科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外国的科技人才,除欧洲外,亚洲的科技人才占有相当的比例。
另一个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国家新加坡,在全球各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才普遍外流的情况下,不仅能有效地制止本国人才外流,而且能够成功地引进大批外国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及其他各类人才。新加坡曾长期遭受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二战以后摆脱了殖民统治,但经济一直落后。新加坡陆地面积仅7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万,是一个连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蔬菜和饮用水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从六十年代开始,新加坡制定出经济发展战略,一是重视教育的发展,视培养人才为头等大事,20多年来培养出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二是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政府对科技人才实行高薪政策,除提供丰厚的薪金外还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和居住环境,并不断地提供新的科研课题。三是在注重培养国内人才的同时也重视引进国外人才、智力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新加坡成功地引进数万名国外人才,这不仅为其科技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获得了国外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除科技人才外,引进的还包括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在外国工人进入的高峰期,国内12名工人中就有一名是外国工人。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极力引入资金。政府规定,凡能在新加坡投资100万新元(合50万美元)的投资者经批准均可到新加坡工作。凡引进的外国人才均可永久居留,也可成为新加坡公民,并享有各种优厚待遇。新加坡的大中专毕业生出国留学是自由的,由于国内提供的条件和环境优越,因此学成后基本能回国工作。在短短的20多年,新加坡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发展中国家脱颖而出,名列世界前茅,成为最大的商港,世界金融中心,炼油中心之一,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美国为争夺别国人才也是不择手段的。早在二次大战即将结束时,美国为掠夺欧洲各国科学家,曾组织了一支精悍高效的特种部队——阿尔索斯突击队。这是一支专门从事抢夺别国人才资源和科技情报的突击队,由美国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组成。抢夺的对象主要是欧洲各国特别是战败国的科学家,其中包括蜚声全球的原子能专家哈恩和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等。这些科学家价值连城,对促进美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财富。二战以后美国实施的移民政策吸引了各国数以万计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美国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绝大部分是科技人才。美国吸引国外科技人才另一优势就是对科技和教育的巨额投资。美国拥有8300多所大学和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及最先进的工业企业,加上美国宽松的人才流动政策,优厚的薪金和生活待遇,这些都为引进国外人才提供了最佳工作环境和条件。越是有人才在美国越有用武之地。
在发达国家拼命争夺人才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最严重的还是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自6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有60多万技术员工在西方国家定居,不再回国工作。阿拉伯国家人才外流最为严重。这些国家本来就缺少科技人才,而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纷纷流往发达国家。这些人才无疑是阿拉伯国家的精英,他们的外流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这些损失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弥补的。1977年至1980年3年间,牙买加有百分之六十接受过新技术训练的工人流往美国、英国和加拿大。而牙买加政府培训这些技术工人耗资近两亿美元,这个数目是美、英、加三国在同一时期内向牙买加提供援助总和的七倍。与此相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指出:1961年至1972年,美、英、加三国通过接受移民节省511亿美元的教育培训经费。有人估计,埃及由于100名有专长的医生外流所造成的损失需要15至20年才能弥补上。统计数字还表明,到1986年为止,阿拉伯国家因人才外流所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300亿美元,如此惨重的损失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由于人才外流,第三世界许多国家不得不出重金吸收外国的技术人才。
全球性的人才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就是在发达国家之间竞争也十分激烈。竞争的突出特点就是利用并凭借高额薪金、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争夺他国人才。美国和瑞典曾为了争夺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发生一场人才大战。西欧一家电子公司出资200万美元挖美国“硅谷”的一位研制102K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专家,未能如愿,最后出3000万美元巨资将这位专家连同他所在企业一起买下。80年代英国有大批科学家流向美国,其中包括英国皇家科学院的著名科学家。仅1984至1985两年,从英国流向美国的高级科学家就占英国同类人员的13%以上,而且大部分是从事高级技术研究的科技人才。对于科技人才不十分充足的英国来说,人才外流的结果使11%的大学缺少高级教学和科研人员,同时造成某些行业人才短缺。
人类社会自存在以来就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使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跨入21世纪,国际间的人才大战将会更加激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有的国家都需要大批的各类人才。因此,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竭尽全力保住本国人才资源,发展中国家流失到发达国家的人才将继续出现回归的潮流,发达国家将被迫研究制定如何留住外国人才的计划和政策。发达国家将凭借自身科技优势和财力,千方百计地争夺别国人才。然而人才及其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科技本身并无国界。和平、发展、进步、友谊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因此,在人才激烈竞争的同时,必将出现更多的国际间人才合作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多地出现国际间的智力引进和科技成果的转让。人才竞争将激烈地进行下去,而人才之间的广泛合作也将日益深入地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