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机遇、挑战与对策_职业能力论文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机遇、挑战与对策_职业能力论文

增强中职生职业幸福感:机遇、挑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中职论文,机遇论文,幸福感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3)0018-0068-04

一、一个机遇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对生活和境遇满意度高的情感表达,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有着丰富的触发和提升途径。而职业活动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约占去了人生1/3时间,职业幸福感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幸福感的重要成分。从业者的职业幸福感可具体解释为: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进而实现了自我价值,并且得到外在和自我双重的良好评价,而产生的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言:“职业是唯一能够将个人的不同能力和他的社会服务平衡起来的事情,发现适合做什么并争取机会去做是幸福的关键。”职业教育,授予人们进入某一职业领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帮助人们开启职业生涯,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一个有效的准备途径。同时,职业幸福感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和追求的目标。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自2002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来,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2013年2月27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职业教育科研院所、职业学校、行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共同编写的《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以第三方的视角聚焦中职生的学习与就业,以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展示了中职生发展、就业、社会贡献方面的现实,分析结论引人深思。

从《报告》可以看出,中职教育在教书育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个人展开职业生涯、获得职业幸福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首先,是为中职生提供了受教育机会。就经济状况而言,绝大多数中职生来自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其中农村户籍中职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82%,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近70%。普惠性资助体系为他们的求学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避免了由于贫困造成的辍学、失学问题,帮助他们实现了求学梦想。据《报告》统计,仅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免学费资金79亿元,覆盖了395万名中职生。其次,使中职生能习得一技之长。就个人素质而言,绝大多数中职生都是未通过普通中等教育筛选的考试失利者,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同时,中职学校原有的基础建设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更加大了教学难度,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加强和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普遍能习得一技之长,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此外,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和学校搭建桥梁,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工作机会。总之,中职教育的发展保障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学习机会,为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提供了机遇。

二、两个挑战

职业幸福感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的,基于职业生活的情感体验,与主观幸福感(SWB)的特点具有一致性,主要包括:①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③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这也是职业幸福感高低的判断依据。技能的习得和工作机会的获得只是职业幸福感生成的必要条件,对职业幸福感的真实评价还需要在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去判断。中职生职业生涯起始阶段的两对矛盾:高就业率与低满意率、高贡献率与低认可率,对其职业幸福感的产生提出了挑战。

1.高就业率与低满意率

事物的发展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质”和“量”。发展不单纯等于数量的增加,“质”“量”兼顾才是发展。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和职业幸福感高低也要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进行解读。“2007—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报告》中的这个数字,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过目难忘。相比中职教育曾有的风雨飘摇,毕业生鲜有单位问津的局面,它足以反映出中职生在就业数量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时,就业质量的高低,尤其是中职生,作为从业的主体,他们对就业的满意率如何是判断其职业幸福感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依据。

事实上,中职生就业率与满意率之间的反差已经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幸福感提升。首先,就业推荐过程不严。尽管随着职业教育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职生就业率一路攀升、人职匹配的程度日益提高,但在学校就业推荐的实际过程中,为了提高就业率,不规范操作、弄虚作假,或将学生进行一次性倾销,以及学生为签一纸合约而盲目就业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造成了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偏低。其次,就业稳定性不高。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超过90%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从就业结果来看,一些学生到岗后,发现现实与自己对职业的想象相去甚远,往往会离职、跳槽、甚至脱离本专业转行进入其他领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近三年的一项调研表明,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没有联系的占55%。再次,统计数据代表性不强。目前各项统计所采集的数据均为“初次就业率”,2010年以来增加的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监控也仅是抽样调查,覆盖面不广。因此,对于学生就业后的适应程度、转岗率、离岗率跟踪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高于普通教育已成为常态,就业稳定性和满意率也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根据美国学者萨帕(Super)对于个体职业生涯的阶段划分,中职生正处于职业探索阶段(Exploration),主要是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进行探索,完成初步就业。经由这个阶段,开始向职业建立阶段(Establishment)过渡。职业建立阶段主要分为尝试期和稳定期,通过尝试和调整,进而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并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黄金阶段,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人。“稳定性”作为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伴随这个过程得到确立,职业幸福感由起始和波动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升阶段。因此,中职生初次就业的满意率高,有助其平稳、迅速完成由探索阶段向建立阶段的过渡;反之,盲目追求就业率,忽视甚至牺牲满意率,则使学生在探索和建立阶段的尝试期往复徘徊,迟迟不能进入稳定期,从而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进程。这就给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带来了挑战,造成了职业教育成果的自我消减。因此,必须兼顾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保证二者同步均衡发展,确保学生职业生涯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提升职业幸福感。

2.高贡献率与低认可率

一般而言,对于事物的评价水平依据其贡献率得出,二者应呈正相关关系,贡献率越高,认可程度越高,反之亦然。综观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较之从前已有极大改观,职业教育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的作用也有目共睹,如《报告》所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奠定了‘中国制造’基石、支撑了第三产业发展、造就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输送了地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整体的认知程度、肯定程度也日益提高,但是对中职生个体,社会认可度却依然有待提高。

在我国,对技能人才的轻视由来已久。时至今日,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正是这种局面给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幸福感的追寻带来了挑战。首先,中职生的社会认可率低。从社会范围看,经过十年大发展,凭借在国计民生各个领域的贡献,职业教育的整体形象大幅提高,人们的认同感明显增强。但中职生作为产业大军的生力军,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层次,受歧视的局面仍未改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苏杨认为:在社会阶层流动上,20年来,中职教育在显著退步。其次,教师对于中职生的认可率低。从学校内部来看,教师作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最为亲密的伙伴,对学生的评价也乏善可陈。笔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职教师对于学生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个人素质差”、“自觉性差”、“考试的失利者”、“麻烦的制造者”等都是教师惯常给学生贴上的标签。再次,学生自信不足。82%来自农村家庭,70%来自西部,中职生的家庭本身也处于社会底层,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学生的自卑心理。2011年浙江省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93.4%的中职生都或多或少觉得自己被人看不起,甚至有中职生在媒体上追问,为什么中职生的处境还不如农民工。

在我国,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深远。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目的在于维系伦常关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教育观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造成了对职业教育的轻视。根据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环境因素与人的因素有交互作用。特别是人文环境对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等多方面的消极评价直接作用于个人,对中职生的职业幸福感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要想提升职业幸福感,必须破除这种局面。

三、三点对策

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原会长张天保先生所言:“中等职业教育是青年通过教育实现带技能就业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千百万个家庭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中职生的职业幸福感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高就业率和低满意率以及高贡献率和低认可率的反差,是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面临的未解之困。为改善这种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做出调整。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就业质量追踪

轻视技能人才的观念是我国历史的痼疾,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消弭。要扫清中职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及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障碍,还须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协作。围绕中职生培养、就业的每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中职生就业服务体系。在目前仅全面检查初次就业率和抽样检查就业质量的基础上,将就业服务向职前、职后进行双向延伸,扩展到涵盖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质量追踪控制在内的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其中,就业指导环节要建立起政府搭桥、企业参与的长效机制,让学生认清企业的用人需要和真实的工作场景;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培养状况,提出可行建议。就业推荐环节要加强政府帮扶、管理。一方面要帮助学校加强与企业供需对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校就业推荐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规范操作出现的虚假就业和盲目就业。此外,还要建立全面的就业质量追踪机制,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追踪,了解学生对工作的适应度、满意度;对毕业时未能就业或就业后短期内转岗、离岗的学生要继续帮助、指导;同时做好信息搜集、反馈、整理工作,以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总之,通过制度设计加强政府、企业、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打通通道,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提升职业幸福感。

2.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升职业适应能力

“目标”是指经过努力,想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包含了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预期,隐蕴着目标设定者的人才价值观,是教育实践开展的基调。尽管人们对于职业教育“育人”还是“制器”有所争议,但目前我国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文本表述多以强调学生的“技能”为主,颇具工具主义倾向。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预设,技能学习成了中职生培养的第一要务,在培养过程中被过分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则被忽视。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需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能力,核心是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技能学习只是专业能力的一个方面,代表学习者在技术操作上达到了要求的水平,但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发展职业生涯更有赖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中职教育必须加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就曾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训练未来的工人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的能力,使他们不会盲目地听天由命”。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加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制器”到“育人”的转变,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寻求职业幸福感。

3.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关注学生心灵健康

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除了客观条件的保障,归根结底来自于从业者的主观感受。中职生多是选报考试的失利者,又多贫寒学子。一方面。心理难免自卑、敏感,甚至出现对抗情绪。正像美国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中的分析一样:做“坏孩子”和做工人事实上都是穷人子弟对现实、对权威的反抗。另一方面,学生们又希望摆脱原有的处境,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提升中职生的职业幸福感,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其心灵,帮助他们更好地悦纳自我、悦纳职业。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职业敬业感是职业情感的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其中,职业认同感在最底层,是出于“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职业荣誉感和职业敬业感的基础。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帮助学生认知自我、了解职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其建立职业认同感,进而上升到职业荣誉感和敬业感。一言以蔽之,关注学生心灵健康,将职业情感的引导和激发纳入学生的心理发展目标,是帮助其提升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注:文中数据除特别注明外,均出自《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

收稿日期:2013-3-15

标签:;  ;  ;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机遇、挑战与对策_职业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