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刘颜青

高职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刘颜青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健美操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具体表现以及当前高职健美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高职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职;健美操;人文素质;教育渗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人文素质教育也已成为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而健美操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中极具时代性标志的一门体育教育课程,健美操运动是力量美和形体美的完美融合,不仅有助于身体锻炼,而且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够将更多发展平台提供给高职生,因此深受学生欣赏与喜爱。

1.对健美操、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1)古希腊时期,人们借助柔软体操、跳高和跑步等方式,起到人体美化的效果,为健美操的衍生与发展起到推动价值。1956年,英国组建健美操协会,促使健美操走向社会,而美国更是在1963年,将其纳入太空人机能训练的领域,直至1970年,将健美操定义为运动项目。目前,健美操以融合休闲、艺术和健美等特点,受到更多年轻者的青睐,不仅掌握诸多健美操基础知识,还在养成锻炼习惯的同时,起到身心愉悦的效果。(2)人文素质教育最初,人文在《易经》中有所体现,即“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而在教育领域,将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均纳入人文的范畴。通过对人文的沉淀或升华,产生的自我修养即为人文素质,其不仅是对政治修养、艺术修养和礼仪修养的体现,更是涵盖社会修养、经济及道德修养等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中,涉及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为五点内容,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及创新思维等。只有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方可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形式,才可在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展现自身的价值。

2.高职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日渐受到重视,但同时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文内涵挖掘不足。健美操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渗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都是教师应充分重视的,而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对健美操选材、力量柔韧训练、音乐素养培养、团队意识培养等都有了一定的探索,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教学内涵都有待进一步挖掘。其次,健美操教学形式与内容缺乏灵活性,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缺乏生活气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等都受到限制。而高职学生作为年轻时尚的群体,对形体美、时尚等有着非常强烈的追求,而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是其难以接受的,理论学习 + 系统训练的传统流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健美操课程多为选修课程,仅占一个学期,学生无法长期参与健美操学习锻炼。此外,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健美操教师, 现任健美操教师多为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对健美操运动专业掌握有限,理论知识、动作技术以及教学实践等均与专业教师存在差距,教学实践中缺乏多样化与系统性。并且健美操教师通常身兼数个班级,负担较重,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职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创设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首先,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各相关部门以及教师需对其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有一个充分认知与全面了解,主动掌握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全新审视健美操教学作用。 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健美操教学及其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改变传统健美操教学观念,为健美操教学实践创设更优良的软硬件环境,例如提供场地、设备以及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增加健美操课时等,充分发挥健美操对大学生身心、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学校可制定相关政策,引入名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以及健美操专业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组织开展健美操比赛等相关活动,创设良好氛围等,为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创设更优条件。

3.2丰富教学内容方法

首先应构建起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健美操课程体系,凸显健美操的文化性、审美性等特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合作精神、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培养等。同时,注重健美操教学的系统性,丰富教学内容,例如融入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历史,基础理论以及健身原理等;增加健美操动作编排原理,音乐旋律,以及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常识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教学方法上也应与人文素质教育相适应,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具体应当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辅,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编排健美操动作,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对每个小组动作流畅度、新颖程度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进行打分,通过此种方式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与个性,更好的展现出健美操教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

3.3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健美操教学中,教师教授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与动作,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与综合素养。因此加强专业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提升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素质,引入健美操专业人才,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同时,应积极提升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提升教学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互动,积极解决学生面临的困惑与难题;改变传统观念认知,将健美操教学置于重要位置,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与时俱进,丰富专业知识储备,进而在教学中更好地将健美操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3.4拓宽教学途径

拓宽高校健美操教学途径,不仅可加快人文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而若要落实此目标,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创建健美操社。定期开展社团活动,鼓励学生表演,使其能够在提高自身健美操平的前提下,强化基础技能的运用能力。该种方式的运用,能够融合健美操文化性、健身性与审美性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以持续性教学的角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其二,定期召开健美操比赛。健美操比赛的开展,不仅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还可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健美操作为体育课程的代表,以集中性和系统性的运动项目,受到学生的高度青睐。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若要满足持续发展的目标,则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应用,即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下,实现高效课堂的营造。

参考文献

[1]侯义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5(06):192-193.

[2]董鸿安.构建“职业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需关注的几个问题[J].机械职业教育 ,2010,12(01):688-689

论文作者:刘颜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高职健美操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论文_刘颜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