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重视论文,基础论文,教育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创新教育成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主题和各级各类教育的热门话题。其实,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创新。知识的传递只是前提和条件,创新才是目的。教育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创新的最后目的。
基础教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也应该为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打基础。那么,基础教育阶段应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本文拟就如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对教育实际工作者有所启发。
1.知识与创新
首先需要指出,本文所称“创新”与“创造”是等同使用的概念,创新能力亦即创造力。因为二者并无本质的不同,只不过“创新”更强调创造的结果,或者还有“更新”之意,而不仅指“首创”。
对于学校教师而言,最感兴趣的问题莫过于如何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创造力也能象知识一样传授给学生吗?是不是知识越多创造力就越高?创造力既然也是一种能力,那么能不能通过专门的训练形成呢?或者它本来就只是极少数人才有的天赋?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先弄清创造与创造力的内涵及其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创造有真创造与类创造之分。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思维产品是对人类来说还是仅对个人来说是新的。基础教育阶段更应重视类创造。根据知识分类学习论,创造力是由网络化的陈述性知识、相对自动化的智慧技能和受意识控制的策略性知识三者构成。(注: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简言之,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精深广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巧。缺乏深厚知识和经验的创造无异于胡思乱想。真正的创新都必须是站在前人乃至“巨人的肩膀上”实现的。但是,创造力既不等于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更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本身,当然也就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越高。知识和技能都是能传递且被重复的,而创造性则是人的一种心理特质,不可能传递或被重复。(注:[美]黄全愈:《“创造性”能不能教》,中国青年报,2000年4月5日。)仅仅是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我们说创造力由三类不同知识构成。事实上,创造力的形成还包括许多智力品质、非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后文将进一步讨论。
综上可以肯定:创造力也不是少数天才的私有物,只不过因个体差异的存在而使各人的创造力有高低之分。既非与生俱来,则毫无疑问,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获得的。那么,是不是能够通过专门的训练而迅速提高人的创造性呢?这种想法所具有的巨大诱惑性使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开设各种名目的思维训练课,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这些专门的训练课程很少有长期的效果。(注: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失败是一件好事,它至少告诉我们:创造力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注意不断改进各科教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2.创新教育从提问开始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创新最初总是从怀疑开始的。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提问学生,鼓励学生发问。学生的提问就是一种怀疑,也是一种挑战。挑战的首要目标是常规,常规的思维方法、常规的学习策略和评价体系等等;继而向权威挑战,包括教师权威、教材权威、考试及所谓“标准答案”权威等等。在一个真正创造者面前,存在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权威不一定都是对的,原来如此的东西现在未必也如此。但怀疑和挑战,必须有理有据,仅有勇气是不够的。有价值的提问,都应该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严谨的,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不动脑筋的发问和多问,不是任性胡为,也是一种偷懒的表现。
提问的背后是什么?是好奇心、求知欲、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怀疑的态度等。这就是创新的素质。有人提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基础教育阶段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而不是过多强调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能力的大小。(注:石中英:《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中国教育报,2000年4月1日。)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就不是创新素质吗?因此,毋宁说创新教育的层次性只在创新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基础教育阶段更应强调的是类创造。
3.创新教育与学会学习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从操作层面上讲,创新教育其实就是要求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一个如何教与如何学的问题。
1979年罗马俱乐部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中就提出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的观点。1998年,我国重庆市教科所的研究人员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出发,提出并进行了“创新学习”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提倡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方法等,(注:《创新学习:21世纪学习观》,《人民教育》,2000年第3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如上海已开始逐步推行“研究性学习”或“研究性课程”。教师和指导者结合当前的学习任务只给定一个主题,所有的工作,包括利用文献或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加工信息、解决问题,都由学生独立承担,最后将研究结果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给教师。阶段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学生们不仅能较好地独立完成任务,而且积极性颇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限制少,学生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和培养。
一提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强调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所谓学会学习,其实质就是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知识的灌输。这也是创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所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至少是一种类创造。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在不断地超越自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长。
4.发展个性与面向全体
在讨论创新能力培养时,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问题就是:智商高创造性就一定强吗?研究表明,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但是,高智商并不必然具有高创造性,这就是为什么说创新并非天才的特权的缘故。
事实上,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与智商相关,还取决于其它智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尤其与个性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富有创造性的人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很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同时表现出很大的注意广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而且独立性强,见解独特,兴趣广泛,善于思考,自信自重,胸襟开阔,有雄心、有决心,在困难和阻力面前不折不挠、执着追求。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开掘其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具有创造性人格特质的学生,往往个性较强,不太听话,不愿循规蹈规;或好表现、不合群。面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困难而复杂的,应“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即既要培养并保护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又要引导并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既要关注他的独特性,又要帮助他认识集体的作用,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共处。在现代社会,任何创造都不是仅靠个人的孤军奋斗能够成就的。
不仅创新通常都是一种集体活动,创新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尽管人的资质各有不同,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但每个人都可能各有所长。对于先天资质稍差的学生,也许领悟力和创造性略低,但勤能补拙,有时也能够达到资质优秀学生的水平和高度,甚至超过他们。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从类创造的角度讲,创新教育不应是服务于少数优秀学生乃至天才的,必须面向全体,重视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鼓励其创新,使每一个学生在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都走向成功。
5.创新是一定环境的产物
创造性好比种子,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页。)教育即是一种环境,一种经过科学组织的特殊环境。环境的力量通常都是潜在的并且足够强大,它通过鼓励、赞许或漠视、限制等方式对人施加影响。因此,其影响有正负之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只欢迎循规蹈矩,追求“唯一正确”,服从绝对权威,结果自然只会千人一面、死气沉沉。因为这样的环境只能压抑甚至窒息人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并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从文化到制度等,莫不如此。它应该包容多样性,尊重独特性,鼓励独创性,支持求新求异、挑战权威。这样创新的园地就会百花争艳、竞放异彩。
但是,在环境改善问题上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我们既不能忽视几千年来形成的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文化,甚至也不能轻视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固有的保守、因循的惰性。往往正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这种惰性和局限性,首先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和创新的冲动。
6.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
假如创造性好比种子,实践就是创新的肥沃土壤。
这里所谓的实践,不仅指知识的运用和社会实践,同时包括作为重要学习方式的动手操作和实验。
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活动,不仅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过程,而且这种探索与发现一定是与实践相结合,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否则,学习与创新就失去了动力和源泉。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迄今在许多中小学校的课堂上,甚至在教科书中,我们仍然只看重知识的结论,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不关心使学生怎样用已有的知识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现知识的不足,发展并创新知识。我们只要求学生记住教师讲过的知识,然后用它去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在这里,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解题。于是,我们的学生记牢了许多知识,也练就了熟练的解题技巧,但是,除此之外则一无所有、再无所能。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批评50年代巴西教育所感叹的:“刚到巴西时,令我震惊的是,看到小学生在书店里购买物理书。这么多巴西小孩在学物理,全都比美国小孩更早起步,结果整个巴西都没有几个物理学家。……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多小孩那样的用功,结果却一点成效也没有!”(注:[美]R.费曼著,吴程远译:《别闹了,费曼先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8页。)因为当时巴西的课堂上很少有提问,学生只会一字不漏地记住教师的每一句话,物理学教科书只讲理论,没有实验。
说我们的理科教学不重视实验似乎言过其实。从小学自然课开始,就在各级学校的课表上排列了许多实验课,而且实验设备的购置配备还是验收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先决条件。但是,学生可以靠死记硬背通过即使是高考的实验题也是事实。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的理科实验会如何流于形式。
为了应讨各种各样的考试,解开各种各样的难题,我们的学生一般都无暇顾及社会实践,而通常被禁锢在教室或家中。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对他们的目标——升学——并无助益,这些活动自然不会成为学生们的实际需要,也就难以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内在动力和热情。
的确,我们的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尽管我们能赢得各种考试,包括摘走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许多金牌。但是,我们学生的创造性却始终差强人意,不能不说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缺陷所致。因此,可以认为,开展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在实践和动手能力训练方面寻找突破口。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发现知识的联系,通过实验和实践去检验知识的真伪,找到知识的不完备处,从而激发起创造的欲望,形成创新的意识,逐步发展创新能力。
7.创新教育与教师的创新
一般地说,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因为教师不仅把握着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还可以利用评价的手段调控学生的学习方向,最后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引向规定的目标。
关于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地位,这里主要强调三点。
其一,不能要求每个教师都具有高创造性和很强的创新能力,但应该并可以要求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唯其如此,才能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懂得且重视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冲动,催生创造性的种子。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意识的教师,就会尊重学生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待,相互信赖,讲究民主,以理服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创新需要融洽的环境,需要鼓励和信任推动。
其二,善用评价手段。从本质上说,任何形式的评价,都应是激励和鞭策学生的手段,而不应成为压制、贬损、伤害学生的工具。评价学生,不仅要重在正面的教育引导,而且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科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创造性学生不一定都会有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低创造性与高智力者却往往是良好学业成就强有力的获得者。此外,高创造性学习还可能因自信心太强而显得自负,或由于猎奇而出现犯规行为,甚至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总之,高创造性学生总会有许多“把柄”,一般都难以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倘若对他们限制过多,甚至讽刺、挖苦,就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阻碍其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其三,努力改进教学。前面已提及,创新教育实质是一个如何教与学的问题。每每谈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或检讨“应试教育”时,对教师批评最多的就是:讲得太多,热衷于“满堂灌”;与此相对应,学生便只能被动地听、拼命地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批评是对的,而且切中要害。恐怕没有人光靠看戏就能学会演戏,票友要唱戏还得“下海”嘛!同理,仅靠听和背是不能有创新的,听到的和背下的往往都是死知识。要使知识活起来,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动手、动脑,借助实验、实践,经由主动的探索和发现才能实现。教师就是“导师”,重在“导”而非“教”。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及时的指导和适时的点拨上,热情帮助但决不越俎代疱。要有高水平的指导和点拨,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技巧和睿智的眼光;不仅对本学科的知识及其发展了然于胸,还应对知识学习的方法有深刻的领悟和正确的把握。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山。”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好、用好知识并不断寻求创新,教师作为学生示范者和榜样的作用才能真正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