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城市电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邹欣欣[1](2021)在《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科研项目与学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科研项目是市州电大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先导,是市州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市州电大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是市州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市州电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助力器。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中科研项目工作还存在缺乏科学的定位、尚未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科研项目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科研与项目队伍水平还较滞后、科研和项目建设经费来源窄小、科研项目成果数量和档次偏低、推广和转化率低等不足。需在确立科研与项目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地位、加快科研和项目管理机制的完善、加大科研和项目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加强科研和项目队伍建设、拓宽科研和项目建设经费来源、加大科研与项目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力度等方面着力。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兰希,韦小婵,叶华奇[3](2021)在《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对策探究》文中提出学习中心承担着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与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关系密切。文章以广西14所市级电大学习中心和相关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各地学习中心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从打造多元化学习中心、构建学习中心运行机制、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优化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学习中心示范点建设等方面提出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建设对策。
彭洁[4](2020)在《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在远程教育领域当中,学习支持服务属于一个核心议题。远程教育最早发轫于英国开放大学,属国际上远程教育的先驱,该校所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具有高质量特征。英国开放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及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特别是精到的信息提供、图书馆在线服务的创新学习支持、辅导教师在高质量学习支持中的作用发挥和基于大数据的的优质高效工具支持等,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2020年2月以来,因为新冠肺炎的传播,全球多数国家采取了学校停课措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全国范围的停课导致全球近70%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其他实施局部停课的国家亦有数百万学生受到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各国通过远程学习保持全民教育的连续性,使得远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将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分为四个要素:信息、资源、人员和技术,分别分析和总结了四个要素系统的主要特点。再结合对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剖析,以SWOT分析折射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难点。以英国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成功经验为翘板,对比分析我国远程开放大学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构建之路上的可操作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英国开放大学在信息沟通方面具有高效性,能够确保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解决,其中包含的丰富学习资源能够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支持,良好的网络支持平台可以将学生学习轨迹完整记录下来,高素质的辅导教师队伍使得师生互动效果突出。上述要素使得英国开放大学得以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功,是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的模范,为全球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邵晓枫[5](2020)在《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回顾、反思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的中国有过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第一次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民众教育实验为代表;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以来,以当代社区教育实验为代表。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在实施背景、波及范围、领导与参与主体、规范性和系统性程度、结合实际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状态和差异的取向,在取得显着成效和良好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验区分布不均衡、实验设计科学性不足、实施过程中和结果推广方面的困境。厘清社会教育实验的本质、实现社会教育实验的均衡发展及实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实验的科学性,是我国社会教育实验的发展方向。
徐侠侠[6](2020)在《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新部署,特别是就围绕创新人才做出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判断创新人才的时代价值与重要使命,无论是在外出考察期间还是在有关会议等重要场合,坚持创新理念,围绕人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创新发展之路,关键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当今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创新人才重要讲话,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创新人才发展体系,系统回答了创新人才为何重要、需要何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依靠创新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文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对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进行理论与实践剖析。全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阐释:从理论之本、理论之基、理论之根及理论之鉴四方面结合形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回答了论述“来自哪里”的问题。一是梳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新人才思想;二是凝练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三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精华;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从实践基础、时代之需、现实诉求及发展历程四方面入手分析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回答了论述“因何产生”的问题。一是阐述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及创新成果;二是明确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梦”的实现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需要创新人才的客观现实;三是审视我国创新人才建设面临国际争夺激烈、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以及创新人才流失严重的现实诉求;四是回顾习近平在延安插队时期、地方任职时期以及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的认识、实践探索及理论完善与工作部署的发展历程。从创新人才价值论、选用论、党管人才原则论、制度论以及环境保障论出发概括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主要回答了论述“有何内容”的问题。一是分析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重要,涵括了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以及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的内容;二是分析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为用,涵括了创新人才选拔观、培育观、使用观以及引进观的内容;三是分析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凝聚,涵括了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以及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的内容;四是分析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保障,涵括了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以及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的内容;五是分析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阐明创新人才何以汇聚,涵括了营造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工作生态环境、成长成才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生态环境的内容。从归纳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回答论述是“运用何种思维方式并具有何种特征”的问题。一是凝练具有哲学意蕴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放思维以及民本思维;二是总结出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世界维度回答了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有何贡献”的问题。一是体现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以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新境界的理论价值;二是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以及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的实践价值;三是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权、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以及注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创新动力的世界价值。
陈媛[7](2020)在《“教育的后现代转向”视域下开放大学的发展进路》文中指出后现代主义强调教育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以及对生命的理性关怀,这也深刻地阐释了开放大学建设的逻辑基点和深层目标定位——后现代属性。开放大学是具有后现代价值理性的教育形式,它与终身教育体系协同发展,反映出教育后现代转向的态势。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当前社会的发展实际,形成了开放大学建设的现实性困境。开放大学如何从现有的体制形式渐进发展,过渡到未来的教育形态,弥合发展过程中落差,需要我们以后现代的教育观来加以审视,形成基于标准—平台—枢纽的生态治理架构,不断推动开放大学走向全新的具有后现代范式的远程教育。
王若曦[8](2020)在《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不断降低,消费与消费矛盾明显缓解,清洁替代效应日益显着。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能源革命,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已成为新时期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突破,是“四大革命一大合作”新能源安全战略的本质要求。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补贴的逐步减少和市场建设的加快,我国新能源发展进入后补贴时代,国家逐步调整了新能源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包括廉价上网项目,进一步降低新能源上网电价,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未来新能源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发展也开始面临新的变化。本文以T新能源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新能源发电业务发展战略,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在当前新形势和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下,如何制定好发展战略,抓紧机遇实现做强做优,积极融入并主动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能源第一支柱产业战略,是其面临的紧迫问题。其次,在大量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基于公司实际情况,从理论研究、模型方法和信息收集等方面展开研究思考,运用了模型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和SWOT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及云南省的新能源发电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出T新能源公司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明确公司发展战略。最后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公司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对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T新能源公司可以通过战略布局新能源产业,结合自身优势,打造成为省内龙头、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为我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同时也为新能源发电产业提升战略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考。
张岱霞,张纪勇,王想年[9](2020)在《服务首都,与时俱进——北京开放大学60年》文中认为2020年,北京开放大学建校60周年。60年来,学校经历了建校创业的艰辛与复校初期的辉煌,在经历过学历补偿的一代人的记忆中,电大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60年来,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式教育服务,在不懈的探索中迎来了快速发展与提升,成为首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远程开放教育的规律,形成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为首都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学校正满怀信心地迈入转型时期的新征程,坚持终身教育的服务方向,坚定面向公众的服务定位,以为首都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首都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首都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李晓蕴[10](2020)在《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供给侧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远程开放教育是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教育方式,但从供给侧角度来看,远程开放教育系统自身存在着管理体制的二元分裂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学习型社会,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机构应当强化自身体系建设,分层次调整供给结构,利用信息化优势,提升技术支持服务水平。
二、关于城市电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城市电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科研项目与学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科研项目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
(一)科研项目是市州电大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先导 |
(二)科研和项目是市州电大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
(三)科研项目是市州电大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 |
(四)科研项目是市州电大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
(五)科研项目是市州电大学生能力提升的助力器 |
二、当前市州电大科研与项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
(一)科研项目工作定位不够明确 |
(二)科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三)科研项目与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融合不够 |
(四)科研与项目队伍水平还较滞后 |
(五)科研和项目建设经费来源窄,科研与项目成果数量、档次偏低 |
(六)科研与项目成果推广和转化偏低 |
三、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科研项目促进学校发展的路径 |
(一)确立科研与项目工作的基础和先导地位 |
(二)创新科研和项目管理机制 |
(三)加大科研和项目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
(四)加强科研和项目团队建设 |
(五)拓宽科研和项目经费来源 |
(六)加大科研与项目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力度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对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
(一)基本信息表 |
(二)量表自评 |
(三)自我总结报告 |
三、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现状分析 |
(一)研究结果中呈现“优秀”等级的指标 |
1. 指导思想与办学定位 |
2. 资质与管理 |
(二)研究结果中呈现“良好”等级的指标 |
1. 教学与教务管理 |
2. 财务管理 |
(三)研究结果中呈现“一般”等级的指标 |
1. 办学条件 |
2. 招生管理 |
(四)研究结果中呈现“较差”等级的指标 |
1. 学习支持服务 |
2. 学生管理 |
四、制约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的因素 |
(一)远程教育对象方面 |
(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 |
(三)教学管理人员方面 |
(四)地方体制与政策方面 |
五、新时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建设对策 |
(一)明确学习中心定位,打造多元化学习中心 |
(二)理顺办学体制,构建学习中心运行机制 |
(三)构建学生工作管理体系,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
(四)加强学习中心队伍建设,优化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结构 |
(五)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学习中心示范点建设 |
(4)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远程教育 |
1.3.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1.3.3 开放大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理论基础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参与观察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5.4 比较研究法 |
2 信息服务支持 |
2.1 课程选择 |
2.2 教学资源素材匹配 |
2.3 课程基础信息推送 |
2.4 学习参考资源提供 |
小结 |
3 学习资源支持 |
3.1 优质的课程资源 |
3.2 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
3.3 强大的图书馆资源 |
小结 |
4 个性化人员支持 |
4.1 交流工具 |
4.2 支持服务内容 |
4.3 支持方式 |
4.4 支持服务团队 |
小结 |
5 技术支持 |
5.1 高效的档案管理工具——VOICE |
5.2 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学生支持工具 |
5.3 全方位、个人化的支持页面——学生之家 |
小结 |
6 比较与启示 |
6.1 我国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6.1.1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基本情况 |
6.1.2 规划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6.1.3 规范的学习支持服务 |
6.1.4 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 |
6.2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SWOT分析 |
6.3 我国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短板 |
6.3.1 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水平低 |
6.3.2 教师队伍有待优化 |
6.3.3 “关注学习者”理念的渗透度不高 |
6.3.4 新媒体技术的综合性运用不高 |
6.4 英国开放大学的启示 |
6.4.1 通过技术平台建设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提升 |
6.4.2 通过保障机制推动学习资源建设发展 |
6.4.3 以人工支持服务队伍建设促进学习者积极主动性 |
6.4.4 以导学助学服务为先导树立全员服务意识 |
6.4.5 以加强数据分析为支撑强化“持续关注理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回顾、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概述 |
二、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的特点及成绩 |
1.社会教育实验从局部的教育改革走向全国性的终身教育,从宏观的整体实验走向与微观的单项实验相结合 |
2.社会教育实验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尝试提出实验的目标、原则等 |
3.社会教育实验领导主体由民间走向政府 |
4.社会教育实验的管理、经费、评价体制由自由散漫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 |
5.社会教育实验注重从实际出发,尽力满足社区及居民的需要 |
6.社会教育实验注重调查研究 |
7.社会教育实验注重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
8.社会教育实验成效显着,在国内外产生良好的影响 |
三、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存在的问题反思 |
四、中国社会教育实验发展前瞻 |
1.厘清社会教育实验的本质特点 |
2.实现社会教育实验的均衡发展 |
3.社会教育实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
4.提高社会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
(6)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创新之处 |
1.6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人才 |
1.6.2 人才资本 |
1.6.3 人力资本 |
1.6.4 创新 |
1.6.5 创新人才 |
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人才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 |
2.1.2 列宁“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专家”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创新人才思想中国化成果 |
2.2.1 毛泽东“向科学进军,建设知识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造就科学技术队伍”的创新人才理论 |
2.2.3 江泽民“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关键在人才”的创新人才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才思想的精华汲取 |
2.3.1 儒家“为政在人,尚贤使能”的人才思想 |
2.3.2 墨家“尚贤为政,为贤是求”的人才思想 |
2.3.3 法家“以功取人,量能授官”的人才思想 |
2.4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人才思想的有益借鉴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4.3 颠覆性创新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形成依据 |
3.1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实践基础 |
3.1.1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斐然 |
3.1.2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3.1.3 十八大以来创新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
3.2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时代之需 |
3.2.1 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创新人才竞争 |
3.2.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创新人才 |
3.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靠创新人才 |
3.3 我国创新人才建设的现实诉求 |
3.3.1 国际创新人才争夺激烈 |
3.3.2 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 |
3.3.3 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
3.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发展历程 |
3.4.1 延安插队时期对创新人才的初步认识 |
3.4.2 地方任职时期对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视与实践运用 |
3.4.3 担任总书记后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完善与工作部署 |
3.5 本章小结 |
4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 |
4.1 创新人才何以重要——关于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论述 |
4.1.1 人才是科技创新第一资源 |
4.1.2 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 |
4.1.3 创新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 |
4.2 创新人才何以为用——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论述 |
4.2.1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创新人才选拔观 |
4.2.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创新人才培育观 |
4.2.3 “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创新人才使用观 |
4.2.4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的创新人才引进观 |
4.3 创新人才何以凝聚——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论述 |
4.3.1 坚定党管人才历史自觉 |
4.3.2 明确党管人才基本内容 |
4.3.3 坚持党管人才根本途径 |
4.4 创新人才何以保障——关于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
4.4.1 遵循客观规律,破除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障碍 |
4.4.2 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人才出彩出力提供服务 |
4.4.3 开展科学评价,建立创新人才竞相成长激励机制 |
4.5 创新人才何以汇聚——关于营造良好创新人才生态环境的重要论述 |
4.5.1 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创新人才社会生态环境 |
4.5.2 营造风清气正、保障权益的创新人才工作生态环境 |
4.5.3 营造重视教育、协同创新的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生态环境 |
4.5.4 营造后顾无忧、充满温度的创新人才生活生态环境 |
4.6 本章小结 |
5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与理论品格 |
5.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哲学思维 |
5.1.1 立意深远、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 |
5.1.2 抓住本质、把握规律的辩证思维 |
5.1.3 敢于突破、不断开拓的创新思维 |
5.1.4 统筹兼顾、层次分明的系统思维 |
5.1.5 思维开阔、视野宏大的开放思维 |
5.1.6 不忘初心、爱民为民的民本思维 |
5.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品格 |
5.2.1 强烈的时代性与深刻的现实性相统一 |
5.2.2 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与明确的目标实践性相统一 |
5.2.3 坚定不移的党性与践行宗旨的人民性相统一 |
5.2.4 丰富的思想性与语言的平实性相统一 |
5.2.5 不忘根本的继承性与与时俱进的发展性相统一 |
5.2.6 自力更生的民族性与敞开大门的世界性相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6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6.1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6.1.1 传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宝库 |
6.1.2 科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才成果 |
6.1.3 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境界 |
6.2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6.2.1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指引 |
6.2.2 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行动纲领 |
6.2.3 为创新人才托举“中国梦”提供实践路径 |
6.3 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3.1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
6.3.2 贡献中国与世界共同创新发展的人才智慧 |
6.3.3 注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创新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教育的后现代转向”视域下开放大学的发展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教育的后现代转向及反思 |
(一)后现代教育的诉求 |
1.后现代主义的滥觞 |
2.教育后现代转向 |
3.对教育后现代转向的反思 |
(二)开放大学的后现代逻辑基点 |
1.教学方式的后现代性 |
2.教育目标的后现代性 |
三、后现代发展目标下的开放大学 |
(一)现实性困境 |
(二)与学习型社会协同发展 |
四、开放大学的应对分析 |
(一)适应需求,主动服务 |
(二)标准适需,提高质量 |
(三)机制创新,联动发展 |
1.标准 |
2.平台 |
3.枢纽 |
五、结束语 |
(8)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能源发电范畴和可持续发展概述 |
2.2 战略管理概述 |
2.2.1 战略及战略管理概念 |
2.2.2 战略管理的层次和过程 |
2.3 风险管控 |
2.4 现代项目管理 |
2.5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2.5.1 PEST分析 |
2.5.2 SWOT分析 |
2.5.3 波特五力模型 |
第三章 T新能源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公司简介 |
3.1.2 PEST分析 |
3.1.3 行业分析 |
3.1.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资源分析 |
3.2.2 资源分析 |
3.2.3 行业竞争分析 |
3.2.4 企业能力分析 |
第四章 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 |
4.1 国家层面的战略情况 |
4.2 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目标 |
4.2.1 公司愿景和使命 |
4.2.2 公司战略规划和目标 |
4.3 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
4.3.1 发展战略的制定原则 |
4.3.2 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定位 |
4.3.3 SWOT分析 |
4.3.4 发展战略选择 |
第五章 T新能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战略实施 |
5.2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1 强化公司可持续发展 |
5.2.2 强化过程管理 |
5.2.3 提升投资并购能力 |
5.2.4 制度保障 |
5.2.5 管理能力优化 |
5.2.6 高科技人才队伍保障 |
5.2.7 安全生产保障 |
5.2.8 资金保障 |
5.2.9 积极建设企业文化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服务首都,与时俱进——北京开放大学6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运而生,与时俱进 |
(一)建校——北京电视大学 |
(二)复校——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
(三)更名——北京开放大学 |
二、勇于实践,不懈探索 |
(一)率先举旗,开启现代远程教育的先河 |
(二)勇于开拓,探索适应需求的办学形式 |
(三)实现跨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
(四)战略转型,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
三、发挥优势,服务首都 |
(一)为首都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
(二)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
(三)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课程资源 |
(四)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
(五)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
四、特色前行,任重道远 |
(一)积淀特色文化,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 |
(二)加强办学能力建设,形成“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
(三)发挥系统办学的优势,构建覆盖城乡的办学网络 |
(四)优化信息化建设,让在线学习环境更加便捷 |
(五)统筹社会资源,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进展 |
(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
(七)构建合作共创共建共享新模式,建成一批特色学院 |
(八)打造特色科研方向,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
(10)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供给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契合性回顾 |
(一)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发展历程 |
(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建设需求 |
(三)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契合性分析 |
二、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障碍和困境 |
(一)系统中存在着管理体制的二元分裂 |
(二)教育产品和服务品种结构调整缓慢 |
(三)部分教育产品和服务声誉不佳 |
(四)各层级政府支持力度不均衡 |
(五)缺乏创新发展的供给意识 |
三、供给侧视角下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的改革措施 |
(一)强化自身体系建设,优化治理结构 |
(二)顺应社会需求,分层次调整供给结构 |
(三)立足内涵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
(四)利用信息化优势,提升技术支持服务水平 |
(五)根据社会需求,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最大支持 |
(六)创造新的供给,拓展发展空间 |
四、关于城市电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州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中科研项目与学校发展研究[J]. 邹欣欣.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21(04)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发展对策探究[J]. 兰希,韦小婵,叶华奇.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01)
- [4]英国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研究[D]. 彭洁.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3)
- [5]20世纪以来中国两次社会教育实验高潮:回顾、反思与展望[J]. 邵晓枫. 终身教育研究, 2020(06)
- [6]习近平关于创新人才重要论述研究[D]. 徐侠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教育的后现代转向”视域下开放大学的发展进路[J]. 陈媛. 成人教育, 2020(11)
- [8]T新能源公司战略研究[D]. 王若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服务首都,与时俱进——北京开放大学60年[J]. 张岱霞,张纪勇,王想年. 开放学习研究, 2020(05)
- [10]远程开放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供给侧改革研究[J]. 李晓蕴. 天津电大学报,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