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古代史分期初探_契丹论文

东北古代史分期初探_契丹论文

东北古史分期探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东北古史最基本和最显著 的特点。其南部一部分地区与中原发展基本同步,但其他大部分地区则明显滞后于中原 地区,有的在公元前后开始建立民族政权,有的到公元三四世纪才脱离原始社会形态, 还有的直到近代社会尚处于原始氏族部落阶段。另一方面,东北民族经济类型多样,社 会发展道路不尽相同,有的由原始社会经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有的由原始社会末 期直接飞跃到封建社会,加上各民族与中原王朝的里程远近不一,受中原文化影响亦有 大小之别,使得东北古史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局面,为这一地区历史分期带来了诸多困难 。

金毓黻先生曾在《东北通史》中将东北史划分为六期:(1)汉族开发时代(上古至汉魏 ,公元前3000年—公元279年)。(2)东胡、夫余二族互竞时代(晋至隋初,280年—588年 )。(3)汉族复兴时代(隋至唐高宗,589年—695年)。(4)靺鞨、契丹、女真 、蒙古迭相争长时代(唐武后至元末,696年—1370年)。(5)汉族与女真、蒙古争衡时代 (明初至明亡,1371年—1643年)。(6)东北诸族化合时代(1644年—1936年)。但后来研 究东北史的学者并没有采用这一分期法,大多以中央王朝的更替为东北古史分期的依据 ,如秦汉东北、魏晋东北等。(注: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将东北古史分为三期:夏代以前为原始社会;商代中前期,开始进入奴隶社会;燕后 期至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其下又分为三小段:汉至南北朝为初期;隋唐迄辽金为中 期;元明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后期。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 985年版)、董万仑《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宁梦辰《东北地方史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等,基本上以中央王朝的更替为东北古史分期的依据。) 笔者认为,从东北古史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出发进行分期,对从整体上把握和深入 研究东北古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东北各民族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演进、民族区域建制的出现与发展、中央王朝 及北方王朝对东北地方统治形式由疏到密的变化等为依据,将东北古史分为五期,下面 分别论述之。

一、蒙昧至文明开端时期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公元前3世纪后期,是东北地区蒙昧至文明开端时期。东北是中华 大地人类早期生存的重要区域之一,与中原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 制约,东北各地文化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只有南部一小部分地区发展迅速,率先 进入文明社会,并与中原地区同步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代表东北地区总体发展水 平的、占绝大部分的各少数民族地区,始终还处于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东北地区早在人类童年阶段就开始有原始人类生活的足迹,他们经由旧石器时代发展 进入新石器时代,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原始文化,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首先在辽河流域发现和发掘了辽宁营口金牛山洞穴遗 址、(注:张森水:《辽宁营口金牛山》,《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本溪庙后山洞穴遗址。(注:辽宁省博物馆等:《庙后山——辽宁本溪市旧石器文化遗 址》,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20世纪90年代末,又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位于我国境内 最北的旧石器早期遗址——黑龙江省阿城交界镇洞穴遗址。(注:于汇历:《黑龙江省 旧石器时代考古二十年》,《北方文物》2000年第1期。)据报道,通过对上述地区出土 的动物化石进行铀系法测定,可知其年代为距今26.3万—17.5万年左右。说明在旧石器 时代早期东北地区已经有原始人类生活。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随着人类征服自然 的能力增强,原始人类居地几乎遍布整个东北地区,仅是发现有原始人类化石的遗址就 有七处。这些原始人类被命名为“鸽子洞人”、“建平人”、“前阳人”、“榆树人” 、“安图人”、“青山头人”、“哈尔滨人”,已具有一定现代人的特征。有人认为东 北原始人类源于华北“北京猿人”,但是东北还有一种同样古老却具有地方特征的大石 器文化,(注:张博泉、魏存成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吉林大学出版 社1997年版。)这为人们探讨东北地区是否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提供了线索。

直到距今5000年前左右,辽西地区原始氏族部落的文化发展较快,氏族成员之间出现 了明显的等级差别,红山文化东山嘴遗址和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大型祭坛建筑、女神庙和 积石冢,放射出辽西大地上第一道文明曙光。苏秉奇在研究了红山文化的陶器之后,认 为在距今五六千年间,关中仰韶文化的一支与辽西红山文化的一支各自向外伸延,在河 北的西北部相遇,然后在辽西大凌河上游重合,红山文化坛、庙、冢就是它们相遇后迸 发出的“火花”所导致的社会文化飞跃发展的迹象。(注:苏秉奇:《辽西古文化古城 古国——兼谈当前田野考古工作重点和大课题》,《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1期;郭 大顺:《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积石冢的发现和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中国 历史学年鉴》1987年。)可见,生活在中华大地各地区的人群彼此进行文化交流由来久 矣。

新石器时代,东北各地文化面貌已呈现出地区性差异,发展程度日趋不平衡。中原进 入国家时期后,东北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越发突显。东北的南部地区几乎与中原同步 进入文明社会,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原始文化发展水平明显落后,并呈现出递减 的趋势。由于越向东北方向气候越加寒冷,受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限制,原始文化发展 速度也越缓慢。东北的中部、北部和东北部等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则长期停滞在原始 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并逐渐按地域形成三个不同经济生活类型的原始集团,即中部和 东部的秽貊集团、东北部的肃慎集团、西部的东胡集团,分别以氏族部落的形式向中央 王朝称臣纳贡,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在中原早期国家时期,中原王朝就开始对东北地区有一定的政治统辖关系。夏商时期 ,辽西地区文化被认为与先商文化有密切关系,亦有史学家提出商朝起源于辽西,认为 与红山文化有渊源关系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先商文化,即夏代的商侯文化遗存。(注: 金景芳:《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中华文史论丛》第7集;张博泉:《关于殷 人的起源地问题》,《史学集刊》1981年复刊号。)商王朝统治时期,某些方国的领域 可能已到达了辽西。商末周初,殷贵族箕子率5000族人迁入东北南部地区,建立了奴隶 制地方政权(后称朝鲜侯国)。西周曾封韩侯于东北,管理当地的少数民族事务。到战国 中期,燕昭王以大将秦开北伐东胡,东击朝鲜,史称扩大疆宇三千余里,“置上谷、渔 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注:《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其中辽东 、辽西郡和右北平郡的一部分在东北地区。朝鲜侯国被迫退缩到朝鲜半岛的北部。燕国 官吏、军队、百姓随着郡县的设置大批进入东北地区,建立起中原式封建政治、经济制 度,这不仅对中原王朝在东北区域的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当时乃至后来东北各 少数民族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东北各民族及地方政权分立迭起时期

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是东北各民族及地方政权分立迭起的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汉朝则将其巩固发展,开创了以汉族为主的统治时期。中原 王朝发达的文明对东北民族社会进步产生着重要影响,靠近郡县地区的民族首先迅速发 展起来,由东到西地方民族政权相继产生;距离郡县较远的东北、西北地区几个较大的 原始族群也已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发展阶段。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东北各民族与地方政权 ,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对外发展、联系的愿望;另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扩张性和掠夺性 ,并参与中原地方势力的角逐。东北各民族与地方政权分立迭起,此消彼长,在争衡中 迅速发展起来。

秦汉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统治空前强化,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对边疆地区统 治的加强随之出现,这对散居于东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在东北的东部地区,元封三年(前108),汉灭卫氏朝鲜,于其地设置乐浪、玄菟、真番 、临屯四郡,将郡县设置推广到朝鲜半岛和辽东郡以外的东北地区。但仅过20余年,到 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便将真番、临屯二郡并入乐浪、玄菟二郡之中。这显然是由于当 地秽貊人社会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无法适应封建管理方式,汉朝不得不撤消二 郡,恢复当地民族原有的社会秩序。然而,郡县制度在东北东部地区的推行,对秽貊人 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此前后,秽貊族系人在东北诸族中率先建立了地 方民族政权——夫余政权、高句丽政权,(注:关于夫余政权建立的年代说法不一,佟 冬主编《中国东北史》第1卷认为夫余国建立于公元前2世纪末以前;《三国遗事》中记 载夫余建国在公元前59年;《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政权建立于公元前37年。)而且这 两个政权很快就与中原王朝建立了明确的隶属关系。

东北的西部地区,西汉初年在匈奴人的控制下。汉武帝时期,多次出兵大破匈奴,迁 乌桓于东北西部郡县外之地,设护乌桓校尉管理乌桓事务。到东汉初年,乌桓人已逐渐 向缘边郡县之内迁徙,东汉末年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继乌桓南下之后,鲜卑人也开 始逐步南迁。汉章帝年间,北匈奴在汉朝的沉重打击下,大举西迁,鲜卑尽占匈奴故地 ,为鲜卑的勃兴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东汉末年,鲜卑诸部曾一度结成横跨蒙古草原的军 事部落大联盟。到十六国时期,东部鲜卑人在东北西南部地区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 政权。

在中原王朝强大的国力、富庶的生活与先进的文化吸引下,东北少数民族产生了强烈 的内向驱动力,通过和平交往和战争两种形式,一方面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另一方面各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加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各族之间、各地方政权 之间的相互争长愈演愈烈,其中又掺杂着中原王朝对东北民族政权的战争。如高句丽政 权曾遭到三次重大打击。战争与迁徙导致包括汉族在内的东北各民族之间杂居和融合的 现象越来越普遍,强化了彼此之间及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 。

魏晋以来,在东北,当东、西部民族及政权相互争衡的时候,地处东北一隅最为落后 的肃慎一系挹娄、勿吉、靺鞨人也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并向南、西南不 断蚕食沃沮、夫余之地,进入第二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南北地区。东部鲜卑衰落后,西 部地区又出现了契丹、库莫奚、室韦、豆莫娄、地豆于、乌洛侯等原始族群,在角逐中 前三者在东北的西部地区逐渐强大起来。

三、隋唐王朝羁縻统治时期

隋朝结束了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全国空前统一的中央王朝 。唐朝进一步发展,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繁荣昌盛的新阶段。隋代及唐初,两朝已开始 在归附的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县,《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兴,初未暇 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 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 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最晚到唐代宗时期,东北各地已经普遍设置羁縻府州 。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可分为四种类型:民族政权型(渤海—忽汗州都督府) 、边地府州型(安东都护府)、军事部落联盟型(松漠、饶乐都督府)、部落集团型(黑水 、室韦、居延都督府)。羁縻府州的统治形式,不仅强化了中央王朝对东北地区的政治 统治,而且扩大了中原经济、文化对东北各地区的影响,对促进东北各民族社会的发展 与进步产生了积极作用。从东北民族区域建制史上看,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 ,同时也使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隋朝及唐朝初年,中央王朝在东北设置的州县仅限于辽西南部地区,较之燕秦两汉时 期东北郡县地区大大缩小,辽东、朝鲜半岛北部、西辽河上游等大部分郡县之地,自两 晋以后,逐渐为少数民族政权或少数民族部落所占有。隋唐统治集团虽然没有恢复郡县 设置,但要求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王朝尽守臣礼,岁时朝贡,藩屏边疆,不得违抗 中央、扰乱边疆统治秩序。

在东北的东部地区,高句丽政权面对空前强大的中央王朝,颇感自危,生怕失去已占 有的原郡县地区,采取了与中央敌对的政策,结果适得其反,促使隋唐两朝多次大规模 征伐高句丽,致使其遭到了灭顶之灾。668年唐朝灭高句丽政权后,于其地设置安东都 护府。

高句丽政权灭亡30年后,粟末靺鞨人以本族为主体,联合高句丽遗民、汉 人以及靺鞨其他部落人,于698年到926年在靺鞨故地建立起肃慎 族系历史上第一个民族政权,唐于其地设置忽汗州都督府,以王为都督,封渤海郡王( 后晋封为国王),其政权亦因唐朝封号改称为“渤海国”,其强盛时典章文化效仿唐朝,被誉为“海东盛国”。

在东北的最东北地区,贞观十四年(640),黑水靺鞨遣使朝贡,太宗以其地 为黑水州,这是中央王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羁縻州之始。开元十三年(725),安东都护薛 泰请于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十四年(726),于黑水靺鞨中最大 部落的所在地设置黑水都督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隶属焉。中国置长史, 就其部落监领之”。(注:《旧唐书》卷211《东夷·靺鞨传》。)自此,黑 水都督府向唐朝遣使朝贡不绝。

东北的西部地区,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大贺氏首领窟哥举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 府。松漠都督府下辖十州,以松漠都督(大贺氏部落联盟长)为持节十州诸军事。同年, 奚人在可度者的率领下举部内属,唐于其地置饶乐都督府,拜可度者持节六州诸军事、 饶乐都督。贞观二十一年(647),霫向唐朝遣使朝贡,太宗以其地为寘颜州、 居延州,以部落长俟斤为刺史,隶属于燕然都护府,确立了和唐朝的隶属关系。显庆五 年(660),唐设置居延都督府,以首领李含珠为居延都督。贞元年间,唐朝在室韦地区 已设置室韦都督府,贞元八年(792),室韦都督和解热素来朝;九年(793),室韦大都督 阿朱等十三人来朝贡。室韦都督府的设置标志着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现羁縻 府州统治。

实行羁縻统治是唐朝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的主要统辖方式,任命少数民族政权的王、 部落联盟长或大部落的酋长为都督,册封为王,又实行和亲政策,出嫁宗室公主与少数 民族首领通婚。同时为了加强对羁縻府州的控制,唐朝要求较强大的羁縻府州统辖者派 子弟入朝,留作宿卫,实为质子,使其不得反叛。下嫁公主除去政治笼络的目的外,还 有监视其部落的意图。这一方面说明唐朝统治者放弃对少数民族实行武力征服的策略, 采用以安抚、笼络、因俗而治为主的方针;另一方面又从侧面反映出唐朝东北少数民族 大多脱离了特别落后的原始状态,或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处于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 或已进入文明社会,逐步强大,独据一方,其本身社会发展状态适于设置羁縻府州进行 统辖。

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置的羁縻府州,有的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后来发展成为边 地州县;有的则因部族强大,逐渐脱离了唐朝的控制,如契丹后来建立了少数民族王朝 ——辽朝;有的由于各种原因羁縻府州废止了,但部落仍保持着与中央王朝的朝贡关系 。前者是羁縻府州发展的总趋势,这为唐以后东北民族区域设置的发展所证实。

四、辽金北方王朝统治时期

辽宋金时期,中国进入后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作为北朝统治民族契丹、女真人的勃 兴之地,成为辽金王朝的内地。契丹、女真统治者用政治手段将中原封建制度、经济技 术、儒家文化输入东北民族地区,契丹、女真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了与汉族间的差距, 从而达到了强化统治的目的。辽金时期,首次将直接统辖的地方行政区划遍置于东北各 民族地区,在“因俗而治”的治国方针指导下,又形成了多种制度并存的局面。辽金地 方行政设置区划东及日本海,北达外兴安岭以南,西越大兴安岭,对于确立我国东北疆 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宋战争的胜利,使辽金王朝不断将大批汉人迁入契丹、女真居地。契丹、女真统治 者都十分注意搜罗汉族封建礼乐仪仗、儒家图书文籍,吸纳汉、渤海等各族封建文人为 新兴政权服务。如辽会同九年(946),太宗灭后晋,取“图书、礼器而北”。(注:《辽 史》卷103《文学上》。)金天辅二年(1118),太祖诏曰:“国书诏令宜选善属文者为之 。其令所在访求博学雄才之士,敦遣赴阙。”(注:《金史》卷2《太祖纪》。)辽金王 朝很快发展成为以“尊孔崇儒”为基本国策,具有中原封建制度基本特征的北方民族王 朝。地处东北的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和中京(内蒙古宁城)、金上京(黑龙江阿 城)都曾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汉、渤海等各族封建官吏和士大夫云集其地 ,中原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在东北地区空前传播与发展,东北各民族进入了前所未 有的大发展时期。

辽朝东北地区居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相一致的各民族,就其经济生活类型看,大致可 分为两种,一是“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契丹等游牧民族 ;二是“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注:《辽史》卷32《营卫志中 》。)的汉和渤海等农耕民族。辽朝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蕃汉分治 的南北面官制,全国分为五道,五道之下实行多种制度并存的统治体系,以部族制统辖 契丹、奚等北方游牧民族;以州县制统治汉、渤海等农业民族;对东、西部边地女真、 阻卜等社会发展缓慢的民族,置大王府、王国、都部署司、都详稳司、部族节度使等等 ,实行羁縻统治。

金朝建立后,迅速完成了国家政权的封建制变革,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是以中原制度 为主体,兼容女真、契丹等族制度,一元化于中央封建集权制的政治体系之中,其封建 化程度明显高于辽朝。东北地区各民族既混居杂处,又各自有相对的聚居区,金朝设置 了上京路(以女真人为主)、东京路(以渤海、汉人为主)、北京路(以契丹、奚、汉人为 主)等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统治区域。路下为汉、渤海等族的州县制度与女真等 族猛安谋克制度、部族制度并行,消除了羁縻统治的制度,对东北各民族地区的统治明 显加强。但是,金朝对于草原鞑靼、蒙古等游牧民族则采取朝贡制以维系隶属关系,与 辽朝相比,金朝对界壕以外西部草原地区的统辖关系有所减弱。

辽金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卓有成效,尤其金代东北农业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各民族文化 与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重要变化,契丹、女真统治者皆崇尚儒学,以契丹文、女真文 译儒家经典,推行于少数民族社会,渗透于少数民族的观念之中,使以儒家文化为基本 特征的中原封建文化在东北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相互交流、影响,乃 至吸收与交融,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的同时,又出现华夷同风的地方文化特色。

五、元明清中央王朝统治时期

元明清时期,中国结束了南北分立的形势,再次建立起大一统封建王朝,东北地区首 次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清代后期基本确定了现代中国东北部的疆界。建立元朝的 蒙古人和建立清朝的满族人,分别起源于古代东北的西、东部地区,他们对祖先肇兴之 地怀有特殊情感,尤其清朝统治时期,东北被视为龙兴之地而备受重视。这一时期东北 仍然具有多民族聚居区的地方特点,三朝在统治东北的政治、经济政策及行政建制等方 面都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

元代,忽必烈即位后,在东北实行与中原相一致的行省制度。至元二十四年(1287), 设置辽阳行省,下统辖辽阳、懿州、广宁、大宁、沈阳、开元、东宁、女直水达达等八 路,路下一般设府州县,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则设有因俗而治的特殊行政机构,如沈阳 路下设有安抚高丽军民总管府、千户所、百户所,女直水达达路下辖兀者、吉烈迷等若 干军政合一的万户府。东北西部一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的泰宁路、应昌路、全宁路和岭北 行省的和宁路统辖,在蒙古族聚居地区一般不设府州县,而是设置千户、百户等机构。

明朝废除了元辽阳行省,以东北地区地处边疆,设置辽东都司、奴尔干都司及若干属 部、卫所。辽东都司及所属卫所都设有衙署,派有官吏,驻守军队,管理居民,征收赋 税,是军事卫所与州县相结合具有军政合一特点的地方统治机构。奴尔干都司则是实行 羁縻统治,因当地部族或部落而设,以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 职,给予印信,对统辖的各族人民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

清代,东北被视为祖宗龙兴重地,行政统辖制度与中原地区有一定的差别,清廷先后 设置了奉天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统辖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其下为旗、民分治 的管理体系。而在西部蒙古族分布地区另设置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实行盟 旗制度进行统辖。

元明清时期,东北各民族分布格局与辽金时期略有变化,一些民族逐渐消亡了,又有 一些民族迁入东北。曾经在辽金时期活跃于东北的契丹、奚、渤海等族,到了元代中期 以后已融入汉、蒙古等民族之中。金朝时期迁到南部已经完全封建化的那部分女真人基 本融入汉族与其他北方民族之中,但留居东北女真起源地的保持原有渔猎生活的女真人 ,仍是活跃于元明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元明清时期,东北地区人数较多的三个主 要民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东北的西部地区;汉族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女真族(后改 称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此外,回回(色目人)进入东北,主要分居在东北的西 部和南部。在东南部地区分布着一些从朝鲜半岛迁来的高丽(朝鲜)人;黑龙江流域还分 布着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鄂温克等民族。这一时期在统一的中央王朝统治下,东北 各民族既保持了本族特有的经济、文化特色,又有统一王朝政治文化的因素,是东北民 族文化与全国各族文化共同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时期。

东北各民族地区被纳入全国统一王朝地方行政区划之后,中央王朝对东北地区各民族 的管理日趋完备与巩固。各族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更加密切,大多数民族有 自己稳定的名称和鲜明的民族特征,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包括满、蒙古、回、朝 鲜、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鄂温克等多民族的比较稳定的民族分布格局。但随着各民 族的迁徙流动,民族杂居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尤其是汉族,除了在南部较为集中的居住 区以外,东北大部分地区几乎都可以看到散居的汉人村落。在统一中央王朝的统治下, 东北各民族之间以及与中原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中华 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  ;  ;  ;  ;  ;  ;  ;  ;  ;  ;  ;  ;  

东北古代史分期初探_契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