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素质论文,应具备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保持童心童趣
为了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论是生长发育还是心理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变化大,这就要求父母善于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细微变化,以便做到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做好教养工作。敏锐的观察力,不是每个父母都具有的。父母尽管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熟视无睹”,那孩子的种种变化也是很难觉察到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培养自己,做一个有心人。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为其写“成长日记”,从小宝宝第一声啼哭到呀呀学语,从三翻六坐八爬至周岁起步走,写到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育的特点和教育。当然天天观察,日日记录最好,如果家长较忙也可以把孩子的重大变化记录下来。如孩子什么时候认识颜色、会数数、开始识字的等等。家长从这“成长史”中觉察到孩子的细微变化,掌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规律,若能依据这些规律对孩子进行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要把孩子教育好,还要求年轻的父母要保持童心童趣,也就是说用孩子的心理和情趣认识和理解现实,不要按照成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例如婴幼儿的学习应寓于游戏中,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的书本知识的学习,把孩子关在家里,拼命教孩子认字、算算术,而且使用的完全是小学的一套教学方法,结果孩子感到索然无味,还可能影响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家长能保留一点童心童趣,并以此为出发点,去接触孩子理解孩子,他就会成为好家长,并能找到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因此观察了解孩子,保持童心童趣是家长心理修养的第一重要要素。
二、应有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境
一个好家长的情感,应当是温和而又慎重的,应当善于制怒,避免大起大落,喜怒无常。孩子从出生之日起直到成人,始终需要家长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怀他。如果孩子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照,从自己同父母的交往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他就容易同父母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交往状态之中,从而增强对父母的信任和依恋的感情,这种心理将成为孩子乐于向父母说心里话,接受父母教育的极重要的情感基础。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冷淡,或者过分严肃、严厉,就会使孩子觉得父母可畏不可亲,这种心理会使孩子关闭心灵大门,消极地应付父母的一切要求和教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无限度地流露自己的感情,或者在客人面前不恰当地无休止地夸奖孩子,使孩子沾沾自喜,不知“天高地厚”;有些家长在外面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一到家里,就拿孩子当“出气筒”;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时总是板着面孔,用威严、恐吓的口气对孩子说话。这些不健康的情感,不仅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而且发展下去会造成恶果。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愉快的心境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脑神经活动的效率高,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三、应有坚强的意志
教育好孩子,对家长来说这是一种劳动,是没有假期、没有休息的工作。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之前,离不开家长的抚养和教育。孩子年龄越小,他们模仿性愈强,自制力差,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容易受好的影响,也容易受不好行为的影响,甚至沾染上坏习气。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在孩子的教育上,要花很多时间,费很大力气,要不怕麻烦,不怕反复,坚持不懈地教养好孩子。家长“望子成龙”,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情,更需要家长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和顽强地克服困难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