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我国新发展方式的六大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发展论文,方式论文,我国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变革发展方式。新的发展方式是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方式,它是建立在物质和能量永续利用、清洁化、不损害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自复平衡能力、万物协同共生基础上的。建构我国新发展方式包括建构以下六大基础工程。
一、自然生态系统严格保护工程
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越大,系统就越稳定,调节生态平衡的功能就越强,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安全就越有环境保障。在人类索取资源、污染环境的活动已遍及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只有在人类的保护下才可能幸存的今天,再让人类无限制地去到处征服自然,只能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限制人类活动的空间和活动的方式与强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就空间限制而言,人类必须在保护和扩大自然生态系统空间范围方面取得进展,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划出自然生态区、缓冲区、人工区三类区域,并实现人工区的生态化转换。
1.自然生态区。原始森林、重要湿地、物种富集或拥有珍稀物种之地,已成为最稀缺的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划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坡度大于25°、生态脆弱但能自然恢复的森林实行永久性封山禁伐,难以完全自然恢复的,按恢复生态学的方法,予以补救性恢复,实行永久性禁伐;江河之源和河谷坡地实行永久性禁垦禁牧禁伐。上述地区除有严格规范的采矿和相关必须的工业生产及严格限制的科考和生态林业、草业、旅游外,严禁其他破坏性开发活动。
2.缓冲区。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必须建立一个缓冲系统,这个系统要大大减少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密度和经济开发的强度,开发的内容限定为:保护、恢复其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多样化的经济产出和服务价值。江河、湖泊、海洋严禁超标排污和严重污染水体的开发性活动,定期休渔,在保护其生态平衡功能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实行有限制性的开发:生态环境脆弱并因农牧活动而呈环境恶化的地区,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在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后,禁垦减牧,适度发展人与自然两利共生的生态产业;低矮丘陵、坡度大于15°小于25°的山地、宜林荒地发展果、茶、药、木本粮油和有各种经济价值、环保价值的森林草产业,在增强其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高多样化的经济产出和服务价值。
3.人工区。除去自然生态区、缓冲区和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外,其它为人工区,包括农田、工矿、城市、村落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人工区要在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以提高对人口承载力的同时,推进生态化转换,这种转换是全方位的,它包括社会生产和消费由线性过程转向闭路循环,也包括森林植被的有效覆盖。就森林植被覆盖而言,沿江、沿湖、沿交通线、城市外围都要恢复或重建有足够宽度的森林带,大城市中也要有足够面积的森林植被,森林之间要有足够宽度的森林生物通道相连,使森林在整体上连片成网,彻底根治水土流失和江湖淤塞,并打通城市带、交通线将森林分隔细碎化对生物繁衍的隔离,这种森林应具有多样性的复杂结构,能形成生态和经济的综合效益,既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尽可能大的现实空间,又能有较高的经济产出,从而在空间总体布局上实现自然生态区的有效扩大、缓冲区的有效平衡、人工区的有效收缩和生态化转换。
二、人工系统高效化布局工程
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扩大、严格保护和缓冲系统的有效平衡,关键是要实现人工系统的有效收缩,而实现人工系统有效收缩的关键则是人工系统的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分布空间的高效化布局。由于土地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因而人工系统高效化布局应体现在农业区必须具有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能力,我国未来粮食和耕地的需求走势是: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中的肉比重也会提高,肉是粮食按食物金字塔规律转化而来的,因而所需粮食会大幅度提高。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为1000公斤,亚洲国家受饮食习惯影响但主要是受发展水平所限,膳食结构中的肉比重较低,目前的人均消费粮食也有500公斤。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均收入比目前要翻几番,人口峰值时约为16亿,按人均消费粮食500公斤粗略计算,需要粮食8亿吨。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31亿吨,这个数字与2030年后的粮食消费总量相差3.7亿吨。目前的粮食缺口可以通过进口来平衡,但世界粮食贸易总量长期稳定在2亿吨左右,本世纪中叶前,世界人口峰值约为90亿,许多国家的粮食缺口都会加大,而那时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翻几番的可能性很小,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基本自给。2003年,我国的耕地总面积已下降至18.5亿亩,其中高、中、低产田分别占21.5%、37.3%、41.2%,即高产田约为4亿亩,中产田约为6.9亿亩,低产田约为7.6亿亩。高产田主要集中在平原,但是,工厂、道路、城市、村落也主要集中于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对耕地的侵占也主要发生在平原,本世纪中叶前,我国城市化率在达到70%后开始稳定,这意味着将有11亿城市人口,5亿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现在要净增6亿,按1998年以来我国城市化人均占地0.8亩计算,增加6亿城市人口需占地4.8亿亩,如果这主要是以侵占优质平耕地而获得,其后果无疑是灾难性的,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城市和乡村走势在空间布局上需要作出重大调整。
1.农业区布局:(1)单产在平均产量之上的耕地,作为最珍贵的农业资源,实行最严格的保护,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严禁固化性的转作它用;(2)大力推进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粮食单产和农业抗风险能力;(3)调水节水是增加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除实施长江南水北调工程外,还应研究西南诸河流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这里的人口与耕地分别占全国的1.5%和1.7%,水资源却占21%,人均水资源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4倍,每年有约6000亿立方米水资源流失,这些水可以满足全国农田灌溉的基本需要,只要调出1/5,就可以大大改善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4)我国现在人均耕地只有1.4亩,当人口达到16亿时,要保持这一人均耕地水平,耕地总面积就要增加到22.4亿亩,比现在要净增近4亿亩,如果粮食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耕地面积也难以大幅度提高,耕地替代就是一条重要出路。水热条件好、植物再生能力强的亚热带丘陵草坡,可以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和人工草场畜牧业,同时运用现代科技,大幅度提高其产出水平。
2.非农区。严禁平原地区的城市向周边优质农田侵蚀性扩张,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兴城区,向可解决供水,但表土流失、农业利用价值低的裸地、荒地、丘陵、山台转移;摒弃大城市连绵密集发展的模式,向功能化、组团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占有优质耕地的大城市老城区在建筑物寿命到期后,通过只折不建的方式逐步向新城区转移,腾出的空地先行绿化,作为未来耕地的后备资源,发展都市农业;杜绝农村建房滥占耕地的现象,过度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向交通便利的农村集镇或村落规划点转移,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农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通过城乡的高效化布局,使全国复垦、整合出数量可观的优质耕地(据估计可达2亿亩)。
三、城市系统三层次双循环工程
传统的城市是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集中地,建立城市循环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城市循环经济包含了3个层次双重循环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所有生产企业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实行清洁化生产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和废弃物排放;第二个层次第一道循环即生产性循环,是从甲企业排放出来的废弃物作为乙企业的原料或能源再进入生产过程,如此环环链接,直至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最终被排放在环境中的废弃物是无害的或可降解的;第三个层次第二道循环即社会性循环,是产品经社会消费后,不是进入垃圾洪流,而是经废弃物资源化系统的分类分拣变成原料全部进入生产再循环。
这个过程对所有生产企业都提出了技术工艺改造、创新和空间重新布局、组合的要求,也对所有消费者都提出了转变消费和生活方式的要求。这种要求将导致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结构的重大变革,也将导致社会生活和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和政府管理的重大变革。
由于生产于农村的有机物质(所有农产品)大部分流进了占社会人口大部分的城市,因而城市循环经济必须有一个重要产出,这就是要将取之于农村消费于城市的有机物质以饲料、有机肥料的形式还回到农村,而不是作为废弃物焚烧、填埋或排放到河道中,只有这样,循环经济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物质资源支撑。从理论上说,物质是可以无限循环利用的,但实际上每次循环都会不可避免地有所耗损,因而迟早会遇到一个替代问题;能量利用是一个从低熵到商熵的过程,只能使“能”尺其用,而无法循环利用,因而,支撑循环经济的能源不仅应是清洁的,而且是可再生或取之不尽的。
四、农村循环经济工程
石化能源紧缺和价格攀升,使化肥、农药、农机、电力价格走高成为趋势,同时,钾、硫、磷矿已趋枯竭,其保证率到2020年时全部为零,发展循环农业成必须选择。通过沼气池将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的生产和消费链接成一个循环系统,已被各地的经验证明是一个高效的生态化模式。其循环过程是:种植业为人和驯养动物提供粮食和饲料,人和动物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和沼液沼渣,沼气为农产家庭提供燃料,沼液沼渣又为种植业提供清洁的有机肥料,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一个高效化、清洁化、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
沼气池具有很好的节能、增肥和杀虫灭菌效果。产生沼气的生物能转化相当于植物吸收太阳能的90%以上,而直接作为燃料烧掉的能源利用率还不到10%;在黄泥地里,沤肥增产幅度为23.8%,沼肥增产幅度为42.6%,沤肥全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10.4%、5.5%、28%,沼肥分别为34.1%、11.1%、47%;沼气池的发酵能有效地杀灭人畜粪便中的各种虫卵和需氧细菌,从而能有效地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普及沼气种养模式,使农民从此告别为解决燃料而滥伐森林、为农作物有所收获而滥施化肥农药的历史,其保护森林、涵养水土、降低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远大于直接的经济价值。
农村循环经济布局将是:(1)农民的生活区即新村落,选择在近公路、近水源或地下水层较浅、户用压水井能满足清洁饮用水的需要、地势比田野稍高不能自流灌溉、不占或最少占耕地处;(2)以生活区为中心,以步行约半小时为半径,进行沼气种养园连片规划,生活区集中的农户依以上范围内人口的密度,可经营土地的面积和产业分化的不同状况,规模从几十到几百户不等;(3)人多地少的地区户均达不到上述土地经营规模,可把养殖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的分化,即在沼气种养园中,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养殖业,另一部分人利用沼肥专门从事种植业,沼气则共用,人口密度过高则应向地广人稀且可作农林开发的地方转移;(4)新村落兼顾城镇化的要求和农村的实际,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住宅和庭院占地面积,养殖业全部分离到田野丘陵的沼气种养园,以保持村落中环境的清洁,村落居民家庭沼气池中的沼肥用于庭院果菜的种植;(5)新村落可以选新址,符合建新村要求的老村,可以在搞好规划布局的基础上逐步改造。
五、社会和谐工程
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是互为前提的,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是实现两个和谐的发展方式,并且也只有在推进两个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建立起来。
人类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索取”物质和能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在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这种“索取”的量相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动和生产率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人类可以像“牛仔社会”那样随心所欲,而不会毁了环境。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逐渐感到资源环境的有限性,由此而引起争夺资源的冲突频繁发生,公地上的“牛仔社会”开始走向划地为私的“国家社会”。到了人口增长已进入全球人满为患,人类已拥有足以毁灭地球生态圈的物质力量、资源环境已变得日趋稀缺的时候,“国家社会”又将走向“飞船社会”。
在“飞船社会”中,人类作为“乘客”是同一个命运共同体,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不能对“飞船”的环境产生破坏性冲击,而只能构成环境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的有机环节,处在环境自调节平衡的限度之内,任何人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制造的冲突,都会对“乘客”的整体性安全构成威胁。这就要求对现有的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结构进行根本性变革。
资源垄断,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弱肉强食,富国富人贪婪地纵欲消费,穷国穷人无助地竭林而木,全球348个最富有的人的净资产与占世界总人口45%的最贫穷的人收入总和相等,各种犯罪活动恶性滋生,社会充斥着自私冷漠和猜忌,日趋稀缺的资源不是合理地用于增进人类的共同福利,而是大量地用于对付同类,20世纪头50年,人类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数千次局部战争,付出上亿人口死亡和47万亿美元的代价。冷战期间,核武器的数量达到了可以毁灭地球生命数千次的程度,冷战结束后,人类本应迎来一个和平时代,但进入新世纪仅4年,美国就连续发起三次战争,全球军费开支再次反弹,现已直逼9千亿美元,其中美国一家就超出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而全球用于消除贫困的支出仅为500亿美元,只有全球毒品支出的1/8、军费支出的1/18,只够美国打一场43天的海湾战争的开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消除贫困和分配不公,建立既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又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更是建立新的发展方式的基础工程之一。同时,在国际社会中,为建立全球公平的合作机制、消除威胁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各种危险因素、实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新的国际关系而作出最大的努力,是我们对国际社会应尽的责任,更是实现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变革所必需具备的国际条件。
六、系统运作工程
上述五大工程是我国新发展方式架构的基本硬件,但新发展方式还需要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软件系统才能有效运作,这套系统的运作工程包括:
1.观念系统。主要有自然观、社会观、发展观、价值观、伦理观等。观念变革是发展方式变革的先导和基础,在人类文明史,虽然产生过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深刻思想,但在几千年的阶级社会里,“人类中心论”、“征服自然论”及其逻辑延伸的“自我中心论”、“征服同类论”,至少在实践中占踞了支配地位,这两个“中心论”和“征服论”贯穿了人类所走过的征服自然同时又自相征服的历史过程,渗透于传统的自然观、社会观、发展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整个观念形态。两个征服发展到今天,已使人类走到了既空前强大又空前脆弱的界面,从两个征服转向两个和谐,即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类内部的和谐,已成了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的整个观念系统都必须为此而变革。
2.教育系统。新发展方式的运行不能只靠少数人来推动,它必须变成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因而必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有关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两个和谐等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报道这方面的实践典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编入中小学教材和青少年读物,在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切实普及9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来武装全体社会成员,使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形成推进发展方式变革的强大社会合力。
3.导向系统。新发展方式的建构和运行需要有强有力的规划、规范、约束和激励导向系统。各级政府要有推进发展方式变革的科学规划和布局,有具体的操作方案,有相关配套的人口资源环境政策,包括国策和具体的环境预防、监督管理、技术、产业、经济、社会政策等。其中每一个方面的政策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政府提出六大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宏观布局、具体目标、发展重点、阶段任务、各方责任、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等;技术政策包括激励研发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三废”防治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替代精细农业技术、防止荒漠化技术等等;产业和经济政策则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如财政补贴、减免税费、低息贷款、折旧优惠、排污收费、产品收费、使用者收费、差别税、押金制度、绿色核算、奖惩制度等引导社会行为。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行为,这方面的法律包括环保基础法、环保规划法、国土整治法、城乡规划法、污染和其它公害防治法、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特殊环境管理法、环境标准法、环境责任和程序法等。
4.调控系统。宣传、教育和各种行为导向机制都具有调控功能,但调控的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则还需要有一个监督系统以科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作出评价,还要一个决策咨询系统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决策系统则依此反馈调整、校正调控机制,如此循环往复。调控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内部的关系两大关系系统,目标是实现两大关系的和谐,调控过程的关键也有两个:一是评价方法和指标必须是科学的、全面的;二是反馈调节必须是及时的、动态的。例如,我们一直把植被覆盖率作为生态评价的标准,但这种标准无法解释为何植被覆盖率提高,而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加剧的矛盾。因而必须从客观效果去作全面的评价,如要看雨旱两季水的径流量变,水流中沉积物的含量和有效降水量系数,物种的种类数量,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不同林层优势种的组成以及优势种均匀度,养分和能量的流动、分解率和生产率,主要生态功能群体的丰富度、关键种及被保护的特殊物种的种群数量等。反馈调节如果是滞后和僵化的,就会使检测、评价失去意义并使整个调控失效或远离目标。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森林城市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生态系统结构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