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带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更加广泛,通过手机、电脑等都可直接获取想要的信息,这对图书馆来说,是目前还不具备的功能。因此,应结合共享经济的优点,创新图书馆的模式,朝着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共享空间;智能化;管理系统
1共享图书馆概述
共享图书馆是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共享经济的核心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纽带,分离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资源拥有者和资源需求者之间进行资源与需求的匹配,实现使用权共享及交易,它包括三大实现要素: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共享平台、闲置资源以及用户需求。共享图书馆最早出现在中国,2016年,陈东赞及其团队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借书人”图书共享平台,一年后注册用户达2万余人,每月图书借出量约2000余册。随后相继出现了“在高处图书馆”“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共享图书馆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整合闲散图书资源,并到达新用户的新型图书馆。共享图书馆弱化图书的所有权,突出图书的使用权,鼓励图书资源的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鼓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鼓励供给与需求的直接对接,优化供需资源的匹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实践来看,“在高处图书馆”与“蓝丝带共享微图书馆”是通过读者共享闲置图书的方式组建共享图书馆,以自取、邮寄等方式将图书送达新的用户;而“借书人”是读者向平台提供阅读书单,由平台采购后读者向平台支付图书押金,读完后转借下一位读者收回图书押金,从而扩大图书的使用范围,实现多人共享。
2图书馆构建共享空间的基本要素
2.1阅读资源布局
近年来,图书馆一直处在角色转型与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传统单一化的馆藏来源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实际的阅读需求,因此读者通过自创和分享传播,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贴合时代发展。对于读者而言,单一层面的阅读形式逐渐受到冲击,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读者开始积极参与数字化阅读,并将阅读体验通过分享以及合作的形式向外传播。因此,在共享型阅读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秉持开放姿态,融入创新思想,借助现有的阅读资源共享途径,如区域文献资源共享联盟、社会化阅读资源合作体系等,积极拓展阅读资源的来源途径,消除阅读服务盲区,最终打造高标准的阅读资源供给体系。
.2阅读环境
图书馆共享阅读空间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着重把握软件与硬件之间的协调性,既需要从读者角度出发营造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也需要通过多媒体手段向读者展现图书馆人文氛围。首先,图书馆应对当前内部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充分融入移动数字化元素,并根据实际消费需求对数字化元素进行调整。其次,搭建虚实交互机制,注重信息引导的准确性、目的性和智能性。再次,要依托现有读者群体,打造互动交流社区,按照不同主题引导读者参与交流与分享,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线上沟通氛围,帮助读者在交互中拓展新视野,分享新观点。
3图书馆共享空间智能化管理系统
3.1共享空间预约系统设计
根据服务对象划分,主要分为服务读者的前端网站和馆员使用的后台管理端两大部分。简化前端界面,这是多层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在系统实现中,特别是前端采用GUI界面时,由于方便或易实现性,前端往往容易处理太多的业务逻辑,导致维护比较困难。系统在设计和思想,需要坚定不移地“弱化”客户端,即使采用Web界面,表现层的处理也需要适当简化。后台管理端包含:预约管理、预约项目配置、用户管理、统计报表、网站管理及系统管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预约系统跟智能门禁联动
智能门禁系统功能包括授权和鉴权两方面。所谓在线授权,是指预约者对共享空间进行在线预约,可以由系统设定的审核人员在线审核通过后,系统可自动根据审核信息对预约申请人在预约时间内进行授权。授权成功后,被授权者可在相应的共享空间、预约的时间段内通过智能门禁系统随机生成动态密码进行开锁。动态密码是根据专门的算法生成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数字的组合,每个密码仅能使用一次且超过有效时间会自动失效。动态密码可通过已登记的手机以短信方式发送给预约者。预约式智能门禁系统启用可以提高用户开启门禁的安全性、便捷性,大大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在线预约,自动门禁授权工作全部得到智能化的管理,这就有效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3.3预约系统跟多媒体发布系统融合
在实际应用中,多媒体发布系统为各类信息的发布带来极大便利,提高了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亲和性、便利性和准确性。预约系统跟多媒体发布系统融合后,读者通过共享空间预约系统预约成功后,预约读者的信息内容在预约的时间段中,通过共享空间边上的显示屏进行全屏显示。整套预约系统更加直观,同时,还可以插播图片、视频资料等。
3.4智能推荐
在传统的“人馆”资源共享方面,图书馆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个提供书籍借阅服务的机构,用户对于图书馆来说也仅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对象。用户在系统中所产生的借阅信息、交互信息等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存储在区块链中,由此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集。智能推荐子系统便可以利用这些数据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通过人工智能等算法根据用户的需求、偏好、借阅习惯等特点,结合协调机制,协调本馆节点、校内节点、其他机构节点的资源,向用户产生一个个性化的推荐列表,使各节点中的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图书馆在提供传统图书借阅的基础上还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精确的资源推荐。这种智能推荐是双向的,图书馆可以向用户进行现有资源的推荐,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向图书馆推荐购买相关资源,利用区块链中的投票功能即可实现图书荐购的功能,从而形成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图书馆在不断收录优秀文献资源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5平台融合,推进阅读分布式系统集成
(1)云存储与数据平台,以阿里云的ECS和RDS作为硬件基础设施支持,在各成员馆部署数据采集与监测节点,保证各馆的数据能实时、准确、自动上传到云中心,数据异常时自动触发报警服务,提醒相关技术主管,上传的数据主要包括阅读推广课程类、数字阅读资源类、阅读活动类、阅读效果评测类等,对数据采集协同处理,为其他平台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保障。(2)学分互认证平台,通过各学校教务系统的开放API接口或WebServices服务实现跨校学分认证,将全省的学分互认证平台互联互通,即在A校就读的学生可以选修B校开设的阅读课程或参加具有学分的阅读活动,合格后即可获取相应的学分,以促进资源的普惠共享。(3)数字阅读平台,联合各馆共同建设不同专题类型的数字化阅读平台,如荐读榜单、必读书目、专家品读、大家说文、创新创业等,为读者推送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导向的阅读资源,通过移动阅读、碎片阅读营造阅读的氛围,逐步引导并培养全省读者的深度阅读习惯和能力,构建书香校园。
4结束语
总之,共享空间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帮助读者简单、快速地提交预约请求,加快预约结果的响应速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同时促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升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卓卓,韩静娴,王芳.共享经济视角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7:20-26.
[2]杜氏清水.越南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15.
[3]史浏榕.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许二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图书馆论文; 资源论文; 读者论文; 图书论文; 用户论文; 系统论文; 平台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