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征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前景论文,特征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品市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消费品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潜力与非均衡性并存:中国消费品市场主要特征
(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潜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1996年,全国总人口12.2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2%。虽然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24614亿元,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饱和。
首先,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刚刚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小康型消费刚处于初始阶段,许多消费领域尚未完全打开,如住房、电脑、轿车等,与发达国家消费水平比相差较大。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70%,即使按年收入5000元计算,仅为600美元左右,仍属中下收入阶段的国家。差距即为潜力,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提高,消费仍将会持续、快速增长。
其次,中国人口基数大,一些消费品产量虽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费很低。如啤酒年人均消费,中国为12.3升,美国为92升;果汁饮料年人均消费,中国为1公斤左右,美国为45公斤,德国为46公斤;洗涤用品年人均消费,中国为3.6公斤,世界平均为7.5~8.2公斤;化妆品年人均消费,中国为8元人民币,发达国家为40~70美元。这样大的人口基数,若每年总人口中有1.8%的人口进入实际结婚年龄,那么平均每年有2200万人组成约1000万个家庭,每个家庭若平均消费2万元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和购置耐用消费品,则新增消费需求约2000亿元。
第三,中国消费品市场未来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农村市场是中国未来消费品市场的主体,正处于发展期。其一,这个市场人口最多,1996年,农村人口达8.6亿,占总人口的70.6%,按农村居民家庭平均4口人计算约2亿户,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其二,购买力潜力大,若以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1310.36元为基础,年递增20%(1995年比上年增长28.8%),则每年新增消费2000多亿元,而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比上年增长24%低于农村的增长,1995年与1978年相比,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城镇(农村为16.2倍,城镇为14.7倍),且农民的收入正在稳步增长,据测算,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2000元时,农村市场容量将达到12600亿元,是现在容量的2.2倍;其三,农民对多数商品的拥有量还远远未达到饱和程度,尤其是家庭拥有的千元级消费品较少,1995年,农村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为16.9台,电冰箱为5.15台;其四,农民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接受新的消费。
(二)非均衡性影响着消费品市场良性发展。
1、城乡之间的非均衡性。主要是由于收入差距、消费环境差距而形成的消费水平的差距。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1978年是2.4倍),1995年与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比较,城镇为11.3倍,农村为10.8倍,城镇储蓄存款余额是农户的3.8倍(1978年是2.8倍),1995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储蓄存款增长150倍,农户增长110倍;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民消费水平的3.4倍(1978年是2.9倍),1995年与1978年相比,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增长11.45倍,农民消费水平增长9.7倍。农村8.6亿人的购买力赶不上城市3.6亿人的购买力,农村入均收入和总体实际购买力也就占国内市场的40%。从上分析,城镇之间收入、消费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消费环境的改善也很缓慢,同时,农村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不可忽视。截止1996年底,中国尚有贫困人口5800万,主要分布在偏远闭塞、交通不便、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比较差的农村,其中有一半左右年人均收入低于300元,离温饱线还有较大差距。
2.区域之间的非均衡性。中国区域经济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着差距。
首先,是经济发展上的差距。1978年以来,地区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增强。“六五”时期,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相对差距仅有1.8%,到“八五”初期达到37.4%;从工业总产值年增长速度看,“七五”时期,东部为14.3%,中部为11.2%,西部为10.9%,“八五”时期,东部为23.4%,中部为18.7%,西部为15.8%,从工业总值所占比重看,1995年与1985年相比,东部增长5.7个百分点,中部减少3.4个百分点,西部减少2.3个百分点。1995年,人均GDP增长速度,最高的是东部江苏省,为15.4%;最低的是西部贵州省,为8.5%。
其次,是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差距。199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部5218元,中部3546元,西部3669元,东部是中部的1.47倍;居民消费水平,全国最高的上海为5343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42元,最高为最低的5.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最高的广东为2304亿元,最低的宁夏(除西藏外)为57.2亿元,最高为最低的40倍。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1996年,东部为2549元,中部为1763元,西部为1288元,东部为西部的1.97倍。
3.供求结构的非均衡性。这表现在,一方面消费需求没有完全满足,另一方面存在着部分产品生产能力闲置,从生产能力利用率看,自行车为54%,洗衣机为43.4%,缝纫机为58%,电冰箱为58%,空调为65%。国内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口已占到90%左右。在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同时,新兴消费品主导行业及热点产品表现得不太明显,出现消费间歇,这种消费断层的形成,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由于消费品产业结构转换缓慢,产品结构低水平延伸,趋同化发展,导致了产业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不适应。
二、质量型快速发展: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主旋律
(一)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未来15年,中国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地区。到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消费品市场必将面临着大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结构转换,而产业结构的发展取决于需求结构的转换。可以预测,中国消费结构变动平稳期已经结束,开始转向变动剧烈期。
1.实现小康及小康后的消费。到本世纪末,中国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并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10年,全国居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开始转向小康后的消费需求,在农村将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实现小康生活水平,首先是消费品极大丰富,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居民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转向营养保健型、享受娱乐型、文化情感型、自我实现型等方面的消费。食品的消费不再仅仅满足生存需要,而要讲究卫生、营养、保健、方便,是生活质量的体现。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人均日摄入营养量进一步提高(热量将达到2600千卡以上,蛋白质和脂肪在70克以上)。穿着转向注重款式,舒适及档次。耐用消费品追求新颖、档次、功能、娱乐。休闲时间的娱乐性消费和室内装饰消费增加。与此同时,传统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消费行为趋向个性化,消费不再只追求一劳永逸。在吃、穿、用基本娱乐满足之后,小康生活还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环境的改善,在消费形式上,中国居民的消费将由半供给型转向自理型。转向小康后消费,则是指消费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
2.消费的差异性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中国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但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的客观存在,更主要是收入差别,必然存在消费的差异性。这表现在时间的先后、层次的不同。城市消费在实现小康消费后即转向小康后消费,更体现出消费的多样性、广泛性、高层次性;农村消费将开始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少数贫困地区则仍处于自给性消费阶段,以解决温饱消费为首要任务,农村的消费结构将呈梯度式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
3.消费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消费需求急剧变化,更新周期加快,消费质量提高,消费开始向名牌集中,随之而来的,是品牌之间的竞争。由于中国国内市场已国际化,中国品牌之间、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之间的竞争加剧。竞争更体现了现代化、全方位化的特点,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建立之后,产品供给出现买方市场,居民消费由半供给型转向自理型、为消费者的服务是全方位的:包括产品、品牌、技术、销售、售后服务等。但目前中国消费品市场竞争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存在着无序化、不公平竞争,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二)消费品工业发展必须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1.加快热点消费领域的形成。当前消费品市场出现的“断层”表明,中国需要新的主导行业。1985~1988年曾对家电掀起排浪式消费热潮,预计再次出现的消费热潮会采取渐进式梯度推进。除部分传统消费品继续保持其地位之外,新兴主导行业和产品将在以下几类显现:
(1)更新类产品。主要集中在家电行业。80年代曾形成消费高潮,多数家庭已到了更新期,随着新产品不断推出、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的家电消费潮有可能再起,尤其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增长将可能快于城镇。
(2)高科技类产品。消费需求要求节约时间、减少劳动、功能齐全的产品,高新技术势必有助于改变传统产品,适合新的消费。未来15年,对消费品工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三大技术,即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技术,还有诸如遥控技术、数字技术、软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应用于食品、家用电器、日用机械、玩具等行业,将产生新一代产品。
(3)休闲类产品。这是随着休闲时间增加、休闲方式日趋丰富形成的消费。休闲产品包括了人们在休闲、度假、旅游时需用的服饰、食品、健身保健器材等。
(4)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类产品。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精神发展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形成,包括情感、心理健康、满意度、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领域。
(5)绿色产品,即生态产品。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环境质量的改善,这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
(6)围绕住宅商品化形成的室内装饰类产品。住房改善是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们居有其屋之后,必然对室内空间的再创造产生需求。室内装饰类消费是集产品、技术、艺术、劳务和工程服务一体的市场,带动性很强,可以带动多个消费品行业发展。
此外,适度发展万元以上高档消费品(如家用电脑、小轿车、商品房等),以启动富裕型消费阶层,即高收入阶层,虽然为数不多(约古城镇家庭的6%),但消费大,是拉动城市消费的主要因素。
2.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一箭双雕,大有可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比重虽然降低,但食品总体质量不高,深加工、精加工不够。对于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农业大国,目前的可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是不理想的。对农产品深加工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指标。从消费品工业来看,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产值占到60%。因此,无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各业发展,促进农业资源的转化和升值,促进农业产业化,直接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直接满足小康消费需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首先体现在食物的精深加工程度和水平;三是缩小地区之间消费差距的需要,中西部地区一般资源富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直接满足当地消费需求,有助于加快解决温饱型消费问题。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首先要发展大农业,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最大限度利用一切资源,改变食品原料结构,使之趋于多样化;其次,实农产品深加工,主要靠技术进步,运用科技提高原料质量,如生物技术用于育种、食品加工、食品保鲜及酿造等方面,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使废弃原料充分利用;第三,为了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发展,要促进产业链的融合和延伸,发挥产业协调发展的优势,即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延伸,在生产和经营组织形式上实现贸工农一体化,这有利于稳住农业生产和销售。
(三)重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农村消费市场虽然潜力很大,但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是未来市场发展重点。
1.发展农村市场主要解决农民购买力低的问题。90年代中国农民实现人均1200元的小康目标,年均增长率必须达到5.8%。但“七五”期间农民实际收入年均增长只有4.2%“八五”也只有4.23%,应引起重视。
解决农民购买力低的问题,必须与扶持农业生产和经营结合起来。一是立足于开发当地有效资源(地上和地下),发展种养业、开采业,使农民有一个基本稳定的收入。1996年农业丰收,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二是在开发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进行精深加工,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生产链条越长,农民收入就越高,为使农民发展加工业离土不离乡,在原料产业发展乡镇企业是一种重要形式,“八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的49%来自乡镇企业,有的地区则达到90%;三是开发多种经营,全方位发展,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副则副;四是解决农民手中产品销售问题,一方面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一方面提高销售率。
2.消费品生产要适应农村市场消费特点。要把农村市场的潜力变为有效需求,必须提供适销产品。
首先,要考虑农村消费特点。农村市场由于购买力较低,比较注重实用性、耐用性,以价廉物美的中低档消费品为主,城镇居民以单一的生活消费为主,而农民则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双重消费;城镇居民消费顺序是吃、用、穿、住,农民则是吃、穿、用。农村消费有着明显的滞后期,但不能简单理解把城市滞销商品向农村推销,如家用电器将在农村形成消费高潮,是伴随供水、供电条件的改善,但家电产品也要适合农村供水、供电的特点以及消费习惯。
其次,要注重小城镇消费市场的发展。全国小城镇现已达5万多个,人口占农村的15%。小城镇是城乡消费的结合部,兼容城镇消费的特点,且城镇化倾向较大,因此,在组织消费品生产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同时,要利用小城镇的集散作用(向农村辐射),培育小城镇消费品批发市场。可以认为,发展小城镇市场,是缩小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