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王艳论文_王艳

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王艳论文_王艳

郫都区友爱卫生院 王艳【摘要】目的 分析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检验方式的不同,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血糖组,对该组患者采取血糖检验,再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尿糖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尿糖检验,对两组间的检验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血糖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尿糖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89.13%,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中采取血糖检验,能够准确有效的提供诊断结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诊断;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室当中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并伴有尿频、消瘦、多食多饮的情况,该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不断的加大了患病的几率,使得该疾病慢慢呈现年轻化,该疾病治愈率较低,通常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来进行治疗,由于该疾病会引发其他病症,所以对于血糖的控制需要及时进行,而控制的前提为该疾病的准确诊断方式,临床上通常采用血糖检验以及尿糖检验两种[1],由于方式不同,所检测的结果也不同,以下内容为通过对比两种检验方式,分析出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按照不同的检验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一组为采取血糖检验的血糖组,一组为采取尿糖检验的尿糖组。血糖组:女性患者21名,男性患者25名,年龄最小42岁,年龄最大66岁,平均年龄为(54.78±2.66)岁,病龄最短为3年,最长病龄为9年,平均病龄为(6.54±2.13)年,其中包括20名Ⅰ型糖尿病,26名2型糖尿病;尿糖组:女性患者22名,男性患者24名,年龄最小45岁,年龄最大67岁,平均年龄为(53.68±2.46)岁,病龄最短为4年,最长病龄为10年,平均病龄为(4.88±3.23)年,其中包括18名Ⅰ型糖尿病,28名2型糖尿病。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得出p>0.05,证明无统计学意义,可继续进行研究。

1.2方法

尿糖组:该组患者使用尿液分析仪对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验,方法为:使患者清晨处于空腹的状态下,对患者的尿液进行采取,剂量为3ML,并借助试纸对患者的尿糖进行辅助检测。

血糖组:该组患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方法为:使患者清晨处于空腹的状态下,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采取,剂量为3ML,并于患者餐后2小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采取,剂量为3ML,并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患者的血液进行辅助检测。

1.3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尿糖检测:采取试纸,根据颜色确定测试结果。尿液中的含糖量分为:-(阴性)、±、+、2+、3+、4+,其他均为阳性。血糖结果评判标准: 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 、餐后血糖>7.8mmol/L 。

1.4数据处理

2结果

2.1 尿糖检验情况分析

尿糖组46名患者的尿糖检验结果:阴性人数5名,阳性人数41名,阳性率为89.13%。见表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一 尿糖检验情况分析 n(%)

n - ± + 2+ 3+ 4+ 阳性率 46 5 5 5 15 9 7 41(89.13) 2.2 血糖检验情况分析

血糖组46名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血糖组检验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尿糖组。

2.3 两组检验准确率比较

经过比较后得出,血糖组的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尿糖组,p=0.021<0.05,差异显著,详情见表二所示。

表二 两组检验准确率比较 n(%)

组别 n 准确率比较 血糖组 46 46(100) 尿糖组 46 41(89.13) X2 5.287 P 0.021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老年人群的代谢疾病,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使得该疾病的患病几率加大的同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此病属于终身性疾病,治愈率低,需要在患病后长期处于治疗的状态,以稳定血糖的水平,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该疾病会引发视网膜疾病、血管疾病、肾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美国40%以上的终末期肾病,均是由于糖尿病引起,所以对于该疾病需要给予社会、医疗界以及患者自身的充分关注。正常人的血糖范围一般在3.9~6.1mmol/L[2],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般要高于该范围,而血糖是指血压中的葡萄糖,其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人体所需营养,但是高血糖的情况下,会使患者处于异常的身体状态下,从而导致对其他身体器官的损伤。临床上通常采用尿糖检验的方式和血糖检验的方式,而后置是该疾病检验方式的金标准,其可以通过患者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判定出患者的血糖情况,为什么会选择餐后2小时,原因大致为餐后三小时血糖一般会渐渐趋于正常的水平,而餐后两小时,当观察到血糖明显增高,就能反映出患者自身的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并且通过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共同检测[3],降低了检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使得该方式的准确率得以提升,而尿液检验虽然对患者无损害,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外在的因素较多,会影响检测的准确率,不能明确的表达出患者真实的血糖情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血糖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尿糖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89.13%,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血糖检验可以有效的保证检测的准确率,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率,有效的为医生提供了诊断的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春晓.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2(90):16-17.

[2]陆爱军.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2):2906-2907.

[3]柏金.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2(11):1618-1619.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王艳论文_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