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长期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相当明显的进步,但水利灌区管理养护工作还是存在诸多缺陷,本文首先对水利灌区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灌区;管理养护;问题;对策
一、灌区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
灌区水利工程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我国农业生产方面的大量实践结果更是直接证明,灌区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库的修建,一方面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份,有效实现农作物的增产,为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作为相应的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充分重视灌区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管理,但是目前灌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其大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灌区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
二、目前灌区水利工程在管理和养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养护机制不健全
国内灌区水利工程管护体制一直存在不完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管护主体不明确、产权不清楚、管护人才缺乏等问题。一方面管理模式仍沿用陈旧、落后的管理手段或方法,管理运行机制没有理顺,由谁管理、如何管理等方面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灌区发展呈现出随意放任趋势。特别是管理职能混合的问题。由于管理职能混合在一起,管理中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水库灌区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管理秩序混乱、潜在危害性巨大已无法适应社会对水库灌区管理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水库灌区后期维护保养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科学有效的分工安排,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因此,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从而造成管理上的空挡和盲区,对灌区的稳定高效运行带来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不断完善,旧式管理运行机制适应不了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严重阻碍了灌区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工程建设时,只考虑工程建设的直接投入,而基本没有考虑工程建成后的管理设施、维修养护机械设备和运行、维修的投入。另一方面,尽管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在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资金补助上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倾斜,省市财政也纷纷大力相助,但是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工程管护所需资金相较很有很大的差距,群众筹资能力有限、融资渠道较少。我国大部分灌区工程建成于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在工程运行中,经常超负荷运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工程的安全。
3.日常维护不到位
水工建筑物能否进行有效的养护和管理,对延长工程寿命和灌区建设发展都会起到积极地作用。管护工作不是日常管护,往往是被动的修补。工程维修养护,没有经费和专职人员,不能进行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单位利用冬季渠道行水间隙进行渠道整修和水工建筑物的检修,由于经费的限制,只对渠道的重点部分进行清淤和整修,当工程在运行过程出现损坏后,才组织人员进行被动修补。其次,由于渠道管护的不连续性,造成渠堤两边保护范围流失严重。灌区干支渠部分区段当地村组侵占或侵种,过村段部分渠道成了当地的垃圾场,使渠道严重淤积,给渠道正常行水造成隐患。第三,由于不是专职常年维修养护,水工建筑物破坏后不能及时更换,出现工程隐患后不能及时发现,造成渠道行水期间的不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的用水秩序。
4.基层管理薄弱
灌区一直以来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县局管理分干渠工程,各乡所管理支渠工程,田间工程由效益村组管理。分干渠工程有专管人员管理,支渠工程由专管加群管共同管理,而田间工程由村组管理是个薄弱环节,且问题日益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近几年工程建后的运行情况来看,田间工程管理已严重制约灌区发展,斗农渠是灌区末级固定渠道,是联系水管单位与用水户田块的桥梁,管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灌区效益的发挥。农民用水协会是以村或者乡为单位建立的基层管理体系。
三、改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的措施
1.构建灌区维修养护质量管理体系
灌区的维修以及养护质量对于维护的效果以及工程效益的发挥都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就需要能够将灌区维护这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以及人员身上,并通过专门监理部门的设置对其进行控制,保证维修养护单位同质量监督机构检查工作的有效结合。为了能够保障维护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灌区的维修养护单位需要加强自身检查,在一个维护工程中,先让该工程的维修养护施工以及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工程完成之后形成相关的项目质量评定以及检测记录表,之后再交由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其次,监理单位进行抽检,监理单位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可以采取抽查检测的方式,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则要求维修单位进行返工,如果检测合格,监理单位则需要填写维修养护合格证,并对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核定与质量评定;再次,水管单位需要对工程的维修养护质量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对维修养护项目进行及时的验收,如果验收的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最后,由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检查,对工程维修养护质量的整体情况进行掌握,并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让工程质量一直处于受控的状态之下。
2.加强日常维修养护
本着及时检查、观测、经常养护、及时维修、防修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组建专门的内部专业维修养护队伍。通过雇佣相关护堤工作人员来进行水利工程的日常养护工作。一方面,针对渠道、水工建筑物现状,根据管护年度计划和标段实际制定详实的管护工作计划。确定每天的管护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保证管护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另一方面,定期对水工建筑物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渠道行水期间的安全。在行水期间,加强渠道巡查,保证用水秩序和安全,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灌溉质量。
3.加强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水利信息化建设就是建成覆盖全国的水利信息网络系统,使水利信息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资源数据库。健全水利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安全体系框架,为灌区水利工程的管理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4.提高管理养护队伍的素质
当前工程管理养护队伍中人员文化、管理水平低,业务素质较差,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十分严重,因此,要积极寻找办法来提高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素质:1、加强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建立健全岗位培训,经常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质;2、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养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完善班组责任制,建立奖罚机制,激发管理养护人员的积极性,通过改进和完善劳动管理制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结语
水利工程即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利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命脉和基础产业的作用愈加突出,水利事业的地位决定水利基础设施重要性。所以怎样搞好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剂在此基础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是人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于君.大型灌区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探讨[J].陕西水利,2015(02):37-38.
[2]李超.灌区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5,34(29):192-193.
[3]项潮泾.充分发挥现有灌区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80-82.
论文作者:王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灌区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渠道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