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新时代的产物,电力事业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及工作提供了便利。配网自动化建设是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其能够满足千家万户的用电需求,提高电力企业供电服务的质量。但是,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力度不足、维修技术没有及时创新等等,这些问题将阻碍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步伐。对于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电力企业应加快解决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效的配网自动化建设。
摘要:配网自动化建设;问题;策略
前言
在我国某些地区,电力系统供电负荷过大,故障问题频繁发生,影响到整个地区的供电可靠性。从我国整体供电发展水平来看,虽然部分地区供电能力较强,但是城市配电自动化功能偏弱,持续较长时间的故障将会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
1配电自动化建设结构分析
配电自动化结构主要采用分布式的双网形式,在深圳配网采用分散采集,集中控制的方式,作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主流形式。通讯方式有光纤专网和无线专网两种,数据采集速度一般为10~100MB,自动化设备通过终端服务接口进入,在路由器中自动完成采集功能,将各个模块配到各个网络接点中,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1]。另外,在集成电路配电自动化建设结构中,集控系统硬件以及软件都是具有分布式功能的,符合国际相关标准,从而实现自主配电、提高配电效率、多系统实时工具等功能。
2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问题分析
2.1管理保护能力不足
从我国目前配电自动化建设情况来看,其管理保护能力不足,配电线路保护定值无法与之前的保护电路进行良好交接,在线路出现故障时,管理保护系统无法进行快速处理,影响到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此外,没有预期实现电站保护等级,虽然探测到故障问题,但是终端工具的保护措施没有启动,直接跳过,无法及时将电路故障隔离,影响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实施。
2.2缺乏高尖端运维人员
目前,电力行业对高尖端运维人员具有较大的需求,由于传统的主网调度人员无法起到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部分人员业务操作不熟练,缺乏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维修方法,导致维护时间过长,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此外,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中,由于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将影响到其维护的质量[2]。如,在信号异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无法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此外,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同步增加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光缆数量变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对于专业的人员需要增多,但是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基本数量无法满足工作缺口,分局中的人员配置没有突出专业人才的合理性,不利于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和维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2.3配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用电要求
目前配网自动化建设规模远远落后在网运行设备,覆盖站点数量较少,无法满足配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从而影响用户的基本用电需要,配网自动化系统时常会出现一次设备不充分的现象,影响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水平,同时部分配网自动化系统缺少电压互感器,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吸引能力较差,通讯设备出现规约不统一的局面,影响配电能力的供应,无法满足基本配电自动化的要求,使采集数据变得更加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配电采集网容易损坏
作为最基础的配电系统,数据采集终端与通信设备的后备充电电池在没有合理的维护保障时,特别是建设在户外的自动化终端站点,其后备电池的使用寿命因运行环境不同,差异较大,户外电池老化较快,放电能力严重缩短将降低,导致电路失去电源供应,使得通信设备失去原有的运行能力,无法及时采集传送信息,造成站点瘫痪,无法真实反映站点所在的线路运行状况。而目前配电采集网故障问题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都是由后备电池制动性能不足造成。
3解决配电自动化建设及运维问题的几点策略
3.1加强保护能力
针对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现状,我国相关电力部门应加强配电保护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结合二次配电保护定值与实际计算能力充分的考虑实际应用情况,配合上电网的保护速度,针对主要变动保护进行配合,同时电力部门应取消主变时速的限速断网保护方式,加强电力基础保护能力,增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能力,满足国民对电能的需求。此外,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本身设备数量比较多的情况及配网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应加强对恶劣天气的探查,强化配电网保护能力,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与维护效果。此外,专业人员应结合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最新的终端数据接收情况,判断设备的运营能力,从而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以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质量,确保配网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人们用电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3.2培训专业人员
配网自动化建设本身是一项对电力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招聘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专业人员能力的强弱决定我国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质量。根据以上情况,电力企业应落实具体的人员培训策略,加大专业人员的工作福利制度,吸引人才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此外,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良好的应用到我国电力发展中,为我国电力单位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从而优化培训实践的效率,实现电力人才能力的发展。同时针对不同的电力部门需要落实不同的考核机制,强化对专业配网自动化人员的考核,创建出高效的、专业的、能力强的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维团队。
3.3增强配电能力,满足用电要求
要想做好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维工作,我国电力部门应增强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用电要求[3]。在配电自动化建设初期应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充分考虑到在增强配电能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建立统一的标准以及规划,综合配电自动化的光纤容量,建立合理的运营体系,提升配电能力。电力部门与运维部门、通信部门协商合作,成立新的管理部门,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配电能力,专业人员结合自己学识与多年工作经验,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情况作出全面研究,利用考察法考核实际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精益求精的达到预期的目标与要求,实现提升配网配电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效果,因此,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管理,扩展供电区域与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3.4更换配网材料,保证配网质量
配电材料种类繁多,对配电材料以及应用的质量有一定要求,应对通信设备、计算机终端进行及时维护,保障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的质量。配网环境本身具有复杂的特点,电力部门需要与材料研制部门提前做好商议,研究高质量产品,减少维修次数,从而增强配网材料的使用年限,能够减少专业维修人员维修强度。对于传统的配电材料,一般都是采用铅与钨制作的,对于新兴的材料研究人员应充分的进行探索,利用金属传电快的特点最大化的提升配网自动化运行效率,提升配网运营质量,保障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有效实施,提升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动力,促进电力事业长远发展[4]。
结语:
目前,配网自动化系统还未达到减轻工作量、降低工作失误的效果,当务之急应集中解决其建设和运维方面出现的问题,合理的设定优化方案,建立完整的计划,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提升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铁峰.关于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与运行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193.
[2]王小蕾,周佳威,顾佳,王春柳.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问题探讨[J].电工技术,2018(23):78-79.
[3]陈熙.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维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2):90-91.
[4]刘晓松.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维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143.
论文作者:胡正伟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能力论文; 工作论文; 终端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质量论文; 专业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