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本--前代旧歌的新唱_文学论文

传统文本--前代旧歌的新唱_文学论文

传统课文——前朝旧曲合新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朝论文,课文论文,传统论文,旧曲合新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等地方版本,都新增了许多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内容、体现教材时代性和适用性的新课文,但同时各个版本仍然保留选用了不少传统课文。对于新教材阅读教学,大家自然会关注其中的新课文,而对其中传统课文教学,似乎认为驾轻就熟,原有的经验足可应对,不会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就课程标准来说,它对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同时保留入选的传统课文,在新教材中有了新的定位。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新教材中的传统课文教学,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做法,而需要在教学中予以创新,所谓“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取新翻杨柳枝”,做到前朝旧曲合新唱。

保留在新教材中的传统课文几乎都为经典。经典文本经过历史的淘汰和筛选,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这是无需回避的。如何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与经典文本所体现的当时的文明产生共鸣,也是如今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因而,传统课文教学,则需我们以现代的观念审视文本,寻求学生对其的认同感。只要我们从学生审美需求及情感需要出发,以现代的观念赋予经典文本教学新的视角,就可使传统课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文学教育的作用。从文学特性的视角观照解读文本,从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文学的教养,汲取人生及生存的智慧。

之所以提出以文学特性角度观照解读,我们知道,文学是反映时代生活和社会世相、表现人生和人性的,而过去对于传统课文文学作品教学,我们或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或热衷于文体要素的形式分析,忽视甚至缺失对文学特性的真正把握,缺乏寻求学生对作品认同感,而使学生对文本阅读少有兴致,更不必说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样,作品本应可起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的了。为此,我们首先要走出传统思维藩篱,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需求出发,从文学真正的本质特性入手,对传统课文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教学。

譬如,《项链》一文,可说是最为传统的课文,早在文革前的教材就有它,但过去的教学,对其主题理解往往从阶级论等出发,一直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味:所谓尖锐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而这种结论的灌输,对学生并无什么触动。在教学中我们也曾发现学生提出,“我们每一个人就没有虚荣心吗”之类问题,这本是一个非常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但对此我们却不能给以学生有意义的探讨。

那么,对《项链》如何进行具有真正意义的文学阅读教学?“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托尔斯泰《艺术论》)《项链》作为莫泊桑的短篇精品之一,作者通过作品在传达内心真实情感或道德思考。我们可以让学生探讨作者通过文本在传达一种怎样的内心真实情感或道德思考。

小说开头部分用了很长篇幅写女主人公的痛苦和幻想,但这不仅仅是大家一直认为的简单表现玛蒂尔德的所谓虚荣心。细读文本我们可发现,玛蒂尔德的幻想中仍不乏自身的审美诉求,而作为一个年轻女性,有如此幻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她的幻想很单纯又有其个体的独特审美视角,比如她对高贵装饰品的关注本身就暗示出,她的幻想追求中有着古朴、富有、雅正的一面,尽管其中也有浅陋、虚幻的一面。表现出一种较为高远的精神慰藉及脱俗的理想追求。

对于小说中“赔项链”的情节,女主人公的遭遇,我们也总是把它视为是虚荣心的代价,所谓“一夜风光,十年艰辛”。玛蒂尔德作为一个“也是美丽的姑娘”,有了一次上流社会舞会的经历,在这之后,可说她已经获得靠出卖青春姿色爬上社会上层的机会,或至少可说她具备了堕落以满足虚荣心的条件,但在丢失项链之后,小说的情节设置,作者却让她走进阁楼这一具有意象特征的狭小空间,用繁重坚实的劳作挤压心中的幻想,从现实出发与丈夫一起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什么叫隐忍负重,什么叫坚强不屈,什么叫大写的人。在作者看来,尽管她无法超越她的阶级,但她超越了自己,实现了一种生命价值的嬗变。可说莫泊桑为当时法国那些爱慕虚荣的妇女指明了一条拯救自身的道路,尽管说要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沉重的。玛蒂尔德的这一形象塑造,体现了作者的广博而深厚的人文情怀。作品给予人的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震撼。如说对《项链》能作这样的解读,学生无疑是能对其产生一种探究欲,在其过程中受到一次精神的震撼和洗礼。

文学为语言的艺术,也在创造一种美。从美学的角度,以审美的视角教学传统课文,即从学生审美需求出发,而不是仅仅所谓审美教育,这样可给予学生一种新的体验,使传统课文教学呈现一种新的面貌。

譬如,《荷塘月色》的教学,过去我们总要紧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联系时代背景去解读文本,非要得出一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的主题不可。这样,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实际上并不能引起共鸣。从审美视角考虑,我们完全可把《荷塘月色》作为一篇醇美的作品进行教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个背景上看,《荷塘月色》是一篇“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迷信”的成功作品。作为一篇白话小品散文,首先它表现了一种现代“言语之美”,作品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使文本具有一种清新典雅的细腻之美;作为散文的神韵,追求着“荷花之美”和“月色之美”,其内涵是一种情绪之美;“叶子却更见风姿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有着一种联想之美。这一切同构在一个作家笔尖上,从景物之美、之巧可以发现的是艺术的巧做,也可以推测思想情绪的某些因子——荷与月的美中蕴含着一个作家的现实情绪和文化情绪,暂时的和永久的相伴。这样,对文本另一种意义的解读,学生从中可得到一种美感体验,比不考虑学生与文本存在的时代距离感,而无端硬要去领会作者情感,更具有一种阅读意义。

再如《滕王阁序》,从审美角度切入教学,也可让学生通过文本语言之美的赏析而别开生面。

作为一篇骈体,王勃不仅笔走龙蛇挥洒自如,而且也通过行文在创造着语言。文章“珍词绣句,层见叠出”(《古文观止》评论),犹如一个十里花街,步步绮丽,仿佛有二八佳丽在那里顾盼神飞,又仿佛盛开的花朵在那里恣意芬芳。而文章那种如诗的形式之美,如画的景色之美,如歌的情感之美,无不归功于作者在语言上的杰出创造。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一段风光描写,更是集中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创造。作者对滕王阁景色挥洒自如的描绘,可谓写难写之景而穷形极态。这段文字王勃一反骈体雕琢藻饰,模范山水的旧格,在绮丽的辞采描绘中,注入超逸豪迈的情致,形成了一种时代为文新风。“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句,一笔写尽九月暮秋景色,画面清冷却无萧瑟之象。接着,山川,舟楫,市井,楼阁,依次展开写来,点缀以落霞,孤鹜,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情景交融的画图,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王勃借鉴前人的诗句(北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出神入化而点石成金,以特写镜头捕捉晚秋美景:深秋时节,晚霞满天,江水澄澈,孤鹜高飞——可谓意态曲尽,意境悠远。是为一幅层次分明、触目皆美的晚秋夕照图,而视觉的空阔,色彩的和谐,时光的流动,又为诗人宽广胸襟的展示;绚烂之景又蕴含着诗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一种豪情,是诗人“不坠青云之志”不甘沉沦的真实写照。而本段结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绘形绘色,自有旷达之怀,表现高远之境。全段虽说词句绮丽,但极自然流利,没有一点堆砌藻饰之病;偶句双行四六句式,行文尽显参差变化,给人无刻板划一之感,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

如说这样对《滕王阁序》美的语言细加品味咀嚼,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语感的养成及语言的积累,较之单纯地对字、词、句的串讲,其裨益是不言而喻的。

新课程重视人文教育。而从人文的角度对经典文本进行阅读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及作者进行有效的富有意义的对话;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文学为人类提供人性基础,通过对作品中人文内涵的感悟,让学生对人文精神有所理会,以致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养成对社会对人类的一种人文关怀,比如尊重、敬畏、理解、宽容、悲悯等。

譬如鲁迅小说《祝福》的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除对其一些艺术手法(如肖像描写)的分析外,总是要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而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说是空洞的。如从作品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着手,则可使教学开启出一扇新的视窗。通过这扇视窗启发学生感悟作品所蕴涵的悲悯情怀,从而赋予教学一种全新的意义。

可以说《祝福》的创作,鲁迅是以对国民的极大悲悯写作姿态,观照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而审视人类之生存困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悲悯意识。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选取的是一个“外来女佣”“二度寡妇”为主角,把对社会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没有姓名,只叫祥林嫂的劳动妇女身上,把那个时代人们生存的困境,沉痛地揭示出来,以引起人们对她们更多的同情和关怀。这是作者悲悯情怀的一种深刻选择。

在小说情节结构上,以倒叙手法交代祥林嫂的悲剧结局。当祥林嫂沦为乞丐后,她成了“无聊生者”,成了“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人们怪讶她何以存在,在人世她已被人们所遗忘。而“我”回到鲁镇,却看到了与先前所见的人变化之大莫过于她的“模样”。作者首先把她推向读者的形象,是一个纯乎乞丐的模样,而这种描述正表现了一个伟大作家“悲天悯人”的责任。于是,我们读到了文学描述中震撼人心的外貌描写。那是一组镜头的特写,描述中的凝视,表现的抵达现实的深刻,读者会不得不被伟大作家对底层的悲悯所击中。

作品在倒叙结构中,我们还可发现,正面所描写的是“我”所遇见的祥林嫂,祥林嫂向“我”询问魂灵有无的情形;而在鲁镇上下祝福之时,爆竹声声钝响之中,天地众圣歆享牲醴之际,雪花飘飞,寒风凛冽,孤独的祥林嫂再也没能支撑下去,她寂然倒下去了,对这,作品采用的却是侧面虚写,作者不再忍心去正面描述那一刻,那一刻一定是悲凉的。这是对生命的悲悯和尊重!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作者打破常规的叙述,把祥林嫂那段讲述阿毛惨死的故事的语段,二百多字几乎一字不易地重复了一遍,与其说是想表现祥林嫂内心悲哀和神情麻木,还不如说是要让读者走进小说中去,去倾听祥林嫂的悲痛诉说,去感受祥林嫂这位历尽人间辛酸而又哀哀无告的女人痛苦得近乎麻木的心情。

《祝福》是以“我”来叙述故事的,其中有“我”的深刻自省,而这种自省,既来自“我”对“现世”清醒的认识,对现实社会深刻地批判,也来之于对生命的悲悯——人间之大爱。“我”对自己给祥林嫂的答话,心里很“觉得不安”。作品用了很多笔墨写了这种不安,那是悲悯之心对灵魂的撞击。在一个孤助无援的“讨饭女人”面前,“我”这个“识字的”“见识得多”的人,对祥林嫂惶恐地询问,“也许有”“说不清”的模棱两可的回答,那是“何必增添末路人的苦恼”的悲悯之心,让“我”作出的一种抉择。

总之,通过文本,我们所看到祥林嫂的“半生事迹断片”连续演出,那是一幕幕人间悲剧,其中浸透着作者的悲悯情怀,体现着作者对人间的大爱。

对于新教材中的传统课文阅读教学,在教学中赋予新的视角,当然不仅限于上述三个方面,比如我们还可从更高层面的哲学视角出发。譬如对《赤壁赋》的解读,对《我和地坛》的解读,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所蕴含的关于人生哲学的探讨,更能使阅读教学进入一个深刻的境界。但无论如何,对传统课文阅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之下,以新的视角切入,是必需也是必要的。而这种新的视角的选择,一是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二是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总之,不可脱离实际而不着边际,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而富有成效。

标签:;  ;  ;  ;  ;  ;  ;  ;  ;  

传统文本--前代旧歌的新唱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