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斌
佛山市南海区房地产测绘中心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在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的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可提升测量工作精确度,形成现代化的管理系统,缩短观测工作时间,保证操作便利性与可靠性,甚至可以实现全球与全天候的作业目的。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GPS技术的应用,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保证可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GPS;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应用
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期间,应树立正确观念,使用GPS技术方式编制完善计划方案,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确保促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合理实施,提升建筑测量数据信息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GPS特点分析
对于GPS而言,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可实现卫星定位目的,应用在多种领域中,可形成良好的技术作用。尤其在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中,已经开始使用此类技术方式,有利于提升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效果,满足当前的城乡发展需求。具体特点为:
可提升定位精确度
使用GPS技术进行定位处理,通常情况下,定位精确度较高。在50千米的范围之内,精确度可以达到10到6左右,在100千米到500千米的范围之内,精确度可以达到10到7左右,在1000千米范围之内,精确度可以达到10到9左右,可保证精确度符合要求。使用GPS技术进行一个小时的观测,可将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1mm左右,与电磁波的测距仪器设备相较,具有较高的优势,可转变传统的测量定位方法,提升整体工作效果。
缩短工作时间
随着GPS技术的应用与完善,软件系统逐渐更新,当前,在20千米之内已经可以进行静态定位处理,定位时间在15分钟到20分钟左右。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期间,可在流动类型与基准类型测量站点的支持下,进行合理的观测与定位,每个站点的观测工作甚至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
提升操作便利性
GPS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针对接收机设备进行了改进处理,可全面提升自动化运行水平,减小设备的体积,减轻重量,可方便劳动者进行使用,降低工作强度,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野外工作氛围。
全球化与全天候的工作
在使用GPS技术期间,可针对定位内容与结构进行合理的布置,在卫星技术与观测技术的支持下,促进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的良好使用,保证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以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
可完善整体功能
城乡规划或是工程测量工作中使用GPS技术方式,有利于促进测量工作与导航工作的合理实施,在任意地点中就可以持续性的完成观测任务,保证更好的进行导航或是定位处理,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水平,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同时,使用GPS技术可以提升抗干扰性能,保证保密性符合要求,在伪码扩频技术的支持下,促进技术的合理应用与发展。
GPS在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中的应用措施
在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期间,应合理使用先进的GPS技术方式,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确保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之下,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实施与发展。具体应用措施为:
准动态化测量处理
对于准动态化测量而言,就是在已知测量站点上面,安装接收机设备,将其作为基准点,然后实现卫星连续性与实时化的跟踪处理。此类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测量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保证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之外,还需在数据初始化的时候,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形成良好的处理机制与体系,更好的完成当前工作任务。同时,在平面控制、线路与剖面测量工作中,应合理使用GPS技术方式,创建科学化的管理体系[1]。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与机制,在科学观测的情况下,针对基准点与流动点进行严格分析,将相互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km左右,在提升整体处理效果的情况下,优化测量管理机制与模式,合理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我国在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工作中,已经开始使用GPS技术进行动态化与科学化的测量,可通过接收机的安装,对卫星进行合理的跟踪处理,保证初始化与最终数据信息准确性,在规定时间之内自动化记录数据信息,遵循剖面与平面的测量工作原则,合理完成当前任务[2]。
实时化与动态化测量措施
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工作中,应科学使用GPS技术方式,进行实时化与动态化的测量,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确保每项工作都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在提升测量质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首先,在测量期间,可以进行数据链的处理,将其发送到移动站中,在数据分析与处理之后,获取高精度的数据信息,明确具体位置与情况。其次,在使用GPS技术的过程中,应筛选最佳的测量方式,明确各类接收机与设备的应用要求,并动态化与实时化的获取数据信息,确保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提升定位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科学完成当前任务。最后,在建筑测量期间,使用GPS技术方式,应明确实时化数据的获取目标与要求,科学开展分析工作[3]。
常规静态化的测量措施
在使用GPS技术的过程中,应使用常规静态化测量方式开展管理活动,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与内容,使用常规静态的测量方法开展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两台以上的接收机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分别安装在基线两端位置,同步感测卫星数量在四颗以上,确保每个时间段都能观测并获取数据信息。同时,在应用GPS技术期间,还需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度与可靠性,在合理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优化常规静态观测技术的应用机制与模式。例如:在大陆与海域联合测量期间,可以使用常规静态观测技术方式,结合建筑测量工作内容与特点,创建优化性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符合当前的处理需求[4]。
使用快速静态测量技术
城乡规划与建筑测量过程中,GPS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快速静态测量目的,在测量站点中合理安装接收机设备,将其作为基准站进行协调,跟踪化的完成定位任务。当前,在使用快速静态测量技术期间,已经可以针对地籍测量进行合理处理,可提升测量工作准确性与有效性,并保证基准与流动点位置之间的合理处理,提升测量准确性[5]。
建设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
在使用GPS技术的过程中,需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素养,使其在使用GPS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到各方面工作任务与活动中,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同时,还需进行阶段性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6]。
结语: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在建筑测量与城乡规划期间,需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与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每项工作都能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整体测量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宇飞,罗永胜.“3S”技术在机场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4142-4142.
[2]冯维波.山地传统民居统筹规划与保护关键技术与示范[J].中国科技成果,2016(3):33-33,40.
[3]韦小琪,陈国练,韦友源, 等.掌上型CORS双频高精度GPS接收机[Z].南宁市天测科技有限公司.2016.
[4]王富华,王旭,文典, 等.基于风险评估的珠三角菜地重金属污染分类阈值研究与应用[Z].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2016.
[5]樊璟君.浅谈城市规划测量中3S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17.
[6]王胜利,汤俊,朱寿红.GPS精密星历插值精度分析[J].现代测绘,2016(6):11-14,21.
论文作者:陈勇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精确度论文; 静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