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学
(南京电研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1)
摘要:在社会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电网理念得到了创新发展,而随着相关技术的全面推广,智能变电站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得到大量推广,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专业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在了解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明确电网技术发展对系统的要求,深层探索如何保障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及如何正确应用状态检修技术。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状态检修技术
电力系统作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电力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影响着整体电力网络的发展。对现阶段智能电网项目而言,其在安装继电保护结构后,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并在现代技术理念的影响下,开始引用自动化操作技术,最终形成了智能化的继电保护系统。了解实践案例可知,企业在选择继电保护设备时,要将可靠性和灵敏程度看成选择标准,只有保障设备应用性能才能为后续变电站运行奠定基础。下面对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与状态检修技术进行研究。
1.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变电站作为整体电力工程网络运行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供电和传输电能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内部安装的继电保护设备和线路更是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可以为整体变电站供电工作提供安全保障。因此下面对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1.1双AD采样模式
按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每套电子式互感器应具备2个保护互感器,以满足保护双重化要求,2路采样通过同一个通道输出至MU单元,针对被测电气量双AD采样值,可计算该电气量双AD采样值每周波的基波有效值和真有效值,然后比较被测电气量双AD采样值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则判断双AD采样值不一致,从而有效的防止了MU采集单元数据出错时保护误动作,下面以扬州110kV张轩智能变电站中NSA3166AH型合并单元和NSA3641H型110kV线路保护为例:
在NSA3166AH型合并单元SV数据集里,AD1、AD2分别为同一路电压或电流的双AD采样值,NSA3641H型110kV线路保护通过点对点方式分别对应采集NSA3166AH型合并单元 AD1、AD2的SV数据,保护本身通过采集AD1、AD2的SV数据进行保护逻辑运算,对AD1、AD2的采样有效值和真实值进行比较,一旦差值大于设定阈值,即可判断为双AD采样值不一致,然后保护装置随即进入保护闭锁逻辑,防止保护勿动作,这样即可大大增加保护的可靠性。
1.2直采直跳模式(点对点模式)
区别于早期南方电网网采网跳模式,比如贵州都匀110kV银盏变、贵州都匀110kV龙泉变由于运行过程中出现交换机丢包等因交换机引起的故障问题导致保护采样丢失及保护拒动现象,直采直跳模式的好处则是减少了中间过程层交换机环节,大大的增加了GOOSE/SV组网的可靠性,对本间隔保护GOOSE、SV与之间合并单元SV、智能终端GOOSE采用光纤直采直跳,其中GOOSE跳闸报文发送每帧报文中都包含了站内唯一的Appid、GocbRef、GoId、Mac地址、VlanId、svID、ConRev等;智能终端正确按照这些参数配置后才能接收。如下图1所示:7网口设置为GOOSE收发直跳口,8网口设置为SV收发直采口:
如下图2所示:GOOSE发布配置含站内唯一的Appid、GocbRef、GoId、Mac地址、VlanId、svID、ConRev等信息:
2.智能变电站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2.1一次设备状态检修
2.1.1变压器
在保护智能变电站工作中,要先保障变压器应用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在应用状态检修技术分析变压器的过程中,要先观察设备的外观,判断其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损坏等问题,只要是肉眼能观察到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在检修完外观后,工作人员要了解设备运行的声音,若是声音属于规律的“嗡嗡”声,就代表设备正在有效运行,但若是声音有变化,就要检查设备的绝缘、连接等问题,并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将设备调节到正常状态。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试验检测变压器,主要用来明确设备是否存在老化、绝缘等问题,一般情况下会用油简化试验进行操作,若是发现更要及时处理【2】。
2.1.2断路器
结合以往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可知,断路器设备最常出现的问题有外观受损、温度变高等,出现这些问题的缘由很多,像电量储备不充足、人为操作不科学及直流电压不稳定等。因此,工作人员在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时,要先切断电路,并替换备用的断路器确保原本电路系统可以有序运行,而后及时消除潜藏的问题,以此为电路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2.1.3隔离开关与GIS
对智能变电站而言,隔离开关具备表面积小等优势,在与其他设备经常接触时,会因为发热引发熔断等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应用状态检修技术加大对隔离开关的检修,以此保障设备的运行数据符合预期要求。与此同时,在检修局部放电、气体等内容时,GIS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但为了保障电网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测。
2.1.4熔断器
这一设备若是出现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高温引起的,同时在安装设备过程中若是操作不当也会引发接触不良等问题。了解实践案例可知,若是设备出现接触不良,工作人员要结合状态检修技术进行操作,并重新连接这一设备。若是因为质量、型号等因素引发问题,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一次设备运行规定,及时安装符合要求的熔断器【3】。
2.2二次设备状态检修
对智能变电站而言,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包含了监控、继电保护及运动装置三方面。了解实践案例可知,系统提出二次设备状态检修是为了预防其涌现出的故障影响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当前,一次设备状态检修在市场发展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不仅有效控制了设备检修的断电时间,而且为后续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在这一背景下,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也要随之革新,及时优化自身工作技术,以此提高整体智能变电站工作效率和质量。结合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可知,工作人员进行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目标有交流测量采样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设备等。
通过状态检修技术实施二次设备检修工作,要保障应用技术的健全性和科学性。以现阶段经常进行的直流回路救援检测工作为例,其在具体操作中的效果非常好,对智能变电站发展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微机保护设备要和微机自动装置的自诊断技术整合推广,并持续优化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故障检测系统,促使它们可以为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另外,因为微机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中,每个模块都有自诊断的功能,所以可以直接对装置的零件等内容实施巡回诊断,如电源、I/O接口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作为现实生活和工作不可获取的能源之一,电网运营企业依然总是继电保护系统应用的重要性,并开始深层探索其拥有的可靠性。通过了解上文概述的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状态检修技术可知,其要想在发展中高效而稳定的运行,就需要结合现代技术理念全面革新继电保护系统的性能,促使其向着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方向革新,只有这样才能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明光,王强. 智能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3):232-232.
论文作者:徐光学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状态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