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质教育的复归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启示论文,品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品质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称道德品质教育(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是美国中小学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这一德育形式曾在美国早期非常流行,是当时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后来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以及价值澄清理论的出现和盛行,品质教育一度被人忽视,而居于次要地位。进入90年代,品质教育再度引起重视,并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迅速在美国各地的学校和社会中推广开来。
一、美国德育的演革及品质教育的复归
现代学校产生之前,美国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由教会和家庭承担,主要是通过学习教义、训诫和做礼拜等形式来传授宗教道德规范,培养青少年与宗教相吻合的道德品质。现代学校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使青少年的品质教育由教会转向学校,学校开始成为品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内容则主要是通过阅读信条、口号、宣誓和具有杰出行为及英雄人物的经黄读物等,来传授美国的民主价值观、道德准则和爱国主义思想。
20世纪2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物质领域的巨大成就,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科学技术教育也因此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随后出现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开始削弱了学校的品质教育。50年代以后,女权活动、黑人运动和反战斗争等一系列社会运动掀起了对传统价值观和政府权威的否定,学校品质教育的使命也因此遭到抵制。此时,美国学校流行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和拉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等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人相对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是个人的事情。但是由于儿童往往并不清楚自己所持有的价值观是什么,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一些价值澄清方法或策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柯尔柏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则认为存在着普遍的连续的道德发展阶段,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自然发展过程。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促进儿童的道德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以上这些理论着重研究道德教育形式和过程,强调学生的个体性和个人道德责任,重视个人道德认知能力的训练,回避了传统的、具体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的直接教化,从而更进一步削弱了传统的道德品质教育。
然而,进入80年代后,美国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急剧滑坡。据统计:15~24岁的白人男女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率均于198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1930年到1980年50年间,26岁以上成年的犯罪率增长13倍,而18~24岁的犯罪率增长79倍,18岁以下青少年的犯罪增长率则高达100倍。(注:转引自张桂兰:《试析品质教育复归的背景》)从1979年到1998年,美国青少年仅死于枪杀的就有6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了美军在越南、海湾、海地、索马里和波西尼亚战争中阵亡的总人数。(注:www.charactercounts.org/background.html)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使美国的社会基础变得非常脆弱和不稳定,人们忧心忡忡,迫切要求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1987年,美国全国学校联合会向美国教育部提出“在公立学校塑造品格”的计划,要在美国1.5万所学校中加强道德品质的发展。该计划有两个目标:1.增强在公立学校促进品质教育发展的国民意识,以保持美国社会的持续成功和稳定;2.鼓励建立和促进在中小学的品质教育计划。(注:Willian G.Huitt:Moral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1989年美国总统召开了历史上首次教育高峰会议,决定在全美进行教育改革。1996年的美国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均特别强调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道德品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美国教育部长赖利也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注:转引自岑建君:《美国中小学生的“品质教育”活动》)为进行品质教育,近年来联邦教育部不断拨出专款,在经费上资助各类品质教育组织。在这个有利的大环境支持之下,地方学区和中小学都纷纷行动起来开展道德品质教育。与此同时,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品质教育组织也开始建立起来。如199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重视品质同盟会”(Character Counts!Coalition,简称CC!)和在华盛顿建立的“品质教育联合会”(The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简称CEP)。CC!和CEP是目前全美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机构,都已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大规模的资料库和情报交换中心。
二、美国品质教育的新举措
随着世界各地移民的大量涌入,美国逐步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自的种族、宗教信仰、社会身份、经济地位等因素的不同,人们对道德品质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如果简单地依靠传统的道德理念来教育青少年,显然在现代的美国是行不通的,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更适合美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品质教育内容和形式。在众多关于品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上,CC!的提法得到了美国国会、几十个州政府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CC!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应建立在六大支柱之上的,它们是: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这六大支柱应超越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局限,是每位青少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具体说来,“信赖”包括诚实,不欺骗,不偷窃,说到做到,坚持真理,建立声誉,忠于家庭、朋友和国家;“敬重”包括尊重别人,宽容别人,举止礼貌,语言文明,照顾别人的感情,不威胁、伤害别人,用和平方式处理愤怒、污辱和争执;“责任”包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坚持不懈,自控、自律,谨慎、可靠;“公平”包括照章办事,不存偏见,倾听别人意见,不利用他人,不推诿过关;“关怀”包括善良、热情、感恩、宽恕、助人;“公德”包括对学校和社区尽到自己的本分,合作、参与、遵纪守法、尊重上级、保护环境。为使这些基本道德准则能够渗透到青少年日常行为中,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及各地民间组织纷纷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通过立法、资助、表彰、奖励等形式推动青少年品质教育。为推动青少年品质教育,联邦政府每年拨款近300万美元,资助几十所中小学进行青少年品质教育,以示效仿。美国教育部还专门设立“蓝带奖”,对每年在青少年品质教育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予以表彰。同时,各州政府也设立专项资金,培训政府官员、教育人员和家长,协助推进青少年品质教育试验活动。各州政府还制定相应的法律,要求所在地的中小学试行“道德品质教育”课程。目前,约有20多个州明确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课程。纽约等州设立以品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等;华盛顿州建立青少年“荣誉墙”,每年将该州或荣誉称号的青少年的姓名写在墙上,以示表彰。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关道德品质教育的咨询、评估和讨论。目前,“重视品质同盟会”和“品质教育联合会”两大机构均设立了自己的网站。(见www.charactercounts.org和www.character.org)他们在网站上建立大规模的资料库和情报交换中心,开辟许多专题讨论小组。通过公布各州对青少年品质教育的政策与研究报告,报道各地试验项目的经验与教训;设立青少年品质教育咨询项目,组织专家分类指导、解答疑难;组织专家对各地、各学校品质教育试验项目进行有效评估;设立专题论坛等栏目,让公众参与有关道德问题的讨论及对青少年品质教育试验项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形式来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教育。
3.组织服务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合作精神。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将社会服务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尝试,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会服务行动中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并使其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服务学习是美国青少年品质教育的一个有效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989年,布什总统亲自启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第二年2月他又签署了为K-12的“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National Community Service Act)”提供基金的议案。1993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为“国家和社会真诚服务行动(National and National Service Trust Act)”提供基金的法律,以激发各学校服务学习的热情。在联邦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服务学校在美国得到迅猛发展。1984年到1997年,参与服务学习K-12的学生从90万增长到1260万,到1999年,全美有64%的公立学校和83%的公立高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学习活动。服务学习的内容也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环境和文物保护、为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服务、社会热点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等。
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宽容、互敬的品质。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据统计,1990年美国总人口24,870万,其中75.7%为欧洲裔,12.3%为非洲裔,9%为拉美裔,3%为亚洲裔和太平洋裔,0.8%为土著美国人。虽然迄今为止,欧洲文化还在这个多民族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但美国国内的社会民族和种族问题仍然非常严重。为减少各民族间的文化冲突,克服偏见,寻求共识,近年来,美国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在美国许多州的大、中、小学校都编制了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有的州还规定大学教师有义务在自己所教科目中揉进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除此之外,美国的品质教育还注意利用传统的宗教课来教育青少年行善积德,为社会多作贡献;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进行心理咨询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总的看来,十多年来,美国对青少年的品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依靠各种力量,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美国已有1500多个学区,2400万学生参与了品质教育。
三、美国品质教育复归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1.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从美国的传统品质教育到今天的品质教育的复归,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走过一段对传统品质教育批判之后,道德严重危机的现实是美国人认识到对传统的简单否定无益于道德建设。今天品质教育的复归正是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道德教育只重视形式和过程、不重视内容的深刻检讨。任何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抛弃传统,文化就会失去根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教育亦是如此。道德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不可能有生命力。因此,作为具有5000多年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的道德教育更应该注意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在悠久的中华历史上,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优秀传统,这些经验和传统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在用马克思主义道德武装青少年时,也要注意吸收西方道德教育的合理因素。文化与文化之间,并非仅仅概括为是与非的关系,而是具有很多交融之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也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吸收和借鉴其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受意识形态不同的影响,伦理道德也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不同的道德之间仍具有某些相同的因素。美国的多元化教育正是想寻找在他们国家所允许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当然,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不会允许各种思潮自由地、无所顾忌地发展。美国在进行多元化教育的同时,也竭力用欧洲文明去整合和吸收其他外来文化。因此,在今天,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在我国道德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关注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吸收其合理的、积极的内容与形式。
3.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在美国品质教育复归过程中,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担负着宣传、组织、交换信息和监督评估等多项职能,这也是品质教育能在短时期内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虽然我们也意识到信息时代的即将到来和网络的重要性,也一再强调要让德育进网络,也因此建立了许多“红色网站”。但是成绩并不怎样令人满意,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的方法,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上得到些许启示。
4.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美国对青少年的品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社会各界也非常重视品质教育,并在各方面予以配合。大学招生时,不再仅满足于考生的学习成绩,而更重视他们的品质状况、进取精神和责任心;大企业招聘员工时,除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外,还特别注重对他们的道德品质进行考核。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由学校独立进行,其他领域较少参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上碰到一些因各种制度的不规范而形成的腐化堕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抗蒙拐骗等道德败坏现象。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面前,一些青少年轻而易举就抛弃了多年接受的道德观念,数十年的道德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道德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而艰巨的事业,它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社会每个领域、每个组织、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这项事业。也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才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