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论文_孟轶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论文_孟轶红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大张庄中心小学 055350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语感 培养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教师精彩的范读,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

二、读想结合,丰富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比如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读这段文字,可以从“细雨如丝”中联想丝的细密和柔软;由“贪婪地吮吸”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由“伸展”联想到摆脱束缚后的轻松和舒畅。整段文字使人将春雨中的杨梅树想象成一个饥渴的婴儿,在母亲轻柔的抚摸和温暖的怀抱里饱吸甘甜的乳汁。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段文字所展示给人的意境,充溢在春天里的那种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力透纸背”,这就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再想象的余地,否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狭长叶子的欢笑”便会令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了。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这段文字的意义,并产生丰富多彩的感受,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通过写作、活动,强化语感运用,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语言不断积累、不断内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社会,仔细观察社会、自然、生活,写观察日记;另一方面则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复述课文、讲故事、说话、做游戏等方式活记乐背,熟读成诵,积淀语感经验,帮助他们在运用中培养语感,训练他们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四、积累语言材料,加强语言实践,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的学习更需要积累,要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悟文章、培养语感。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①教中强化。语文教读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体味。课堂上老师的引导点拨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使用,通过认真揣摸之后,才能体会出他寒酸而又不屑的神气。其次,要深切体味语境、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的动作描写,“蹒跚”是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行动缓慢;“用两手、用两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从中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②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以文本和其他名著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如《小石潭记》,从因声见潭,到潭中鱼乐、潭上溪曲,最后写到心境,由近及远,情景交融,不断变换观察点;在观察的基础上,把握对象的主要特征,把对象比较细腻地描绘出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五、在训练中培养语感

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高素质语文人才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汉长 语感新探[M].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268,275~276页。

[2]韦志成 论语感及其训练[J].中学语文,1994年,第1期。

论文作者:孟轶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论文_孟轶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