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8年5月-2019年2月),作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2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护理干预
急诊输液室是对急诊患者实施静脉滴注等治疗的主要场所,患者的病情较为集中,且病情变化快、类型多、治疗药物种类多,这样则会增加护理的难度[1]。静脉输液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未能接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则会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2]。本研究主要对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8年5月-2019年2月),作为本研究对象,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
实验组(n=50)中,其年龄范围8岁-82岁,年龄均值为(44.13±15.36)岁,男性26例,女性24例。
对照组(n=50)中,其年龄范围9岁-81岁,年龄均值为(45.82±16.01)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
对比2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的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为:
1.2.1健康教育
分析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文化水平、接受程度等,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如治疗措施、疾病发生原因、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对疾病知识了解。在走廊、输液室中对宣传橱窗设置,以此对常见疾病的诊治、预防、护理知识介绍,使得患者能够更加深入对相关疾病了解,更加积极配合临床干预。可通过宣传手册、视频播放、口头讲解等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健康教育,使其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更加详细了解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从而更加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护理干预,将输液的效率提高。
1.2.2 心理护理
患者会因为疾病、治疗等而出现不良的心理,护理人员加强患者情绪变化的观察,评估其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为患者列举成功的案例,适当与其沟通,将其自信心增强,更加积极配合临床干预,可通过视频、音乐播放等方式来对其注意力转移,适当调节其不良的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的稳定[3]。
1.2.3 输液护理
穿刺前,寻求患者的意见来选择合理的穿刺部位,穿刺时可适当与患者交流沟通来对其注意力转移,并观察其病情,询问其自身感受情况。穿刺时,尽量一次成功,并加强输液量、输液速度等的重视,合理对输液的器材选择,若患者的病情较轻,则选择钢制头皮针输液,对于病情较重者,且存在烦躁心理者,则以留置针输液。加强患者输液中的巡视,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输液完成后,拔针时应准确快速,采用无菌棉签进行按压,以此减少疼痛和出现,嘱咐患者进行5min左右的按压,若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则穿刺点出血停止后,则可离开输液室。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回血、液体外渗、针头堵塞、针头脱落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评价,0分-100分,70分及以上则为满意)作观察分析。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急诊输液室是对急诊患者实施门诊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其具有患者多、疾病复杂多变等特点,多数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焦虑、紧张等心理,护理工作内容繁重,在为患者实施输液治疗的过程中,较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且会引发医疗纠纷的出现[4]。因此,加强急诊输液室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且其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提高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通过输液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干预,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5]。
综上所述,有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对患者液体外渗、针头堵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控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1):74-76.
[2]曹晓静.对在急诊输液室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2):221-222.
[3]刘咏梅.试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心理医生,2016,22(15):153-154.
[4]李小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急诊小儿输液室护患关系的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8,18(14):114-115.
[5]殷秀云,张美苑,李秋媚等.小儿急诊输液室留置针静脉输液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141-143.
论文作者:刘朝霞 荆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静脉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