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1
【摘 要】目的:分析体会舒适护理在鼻窦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诊疗的鼻窦炎患者80例,按照进入医院的编号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经过分析,在鼻窦炎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之后进行护理时应用舒适护理,对患者手术期的舒适度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增强患者疗效,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舒适护理;鼻窦炎护理;疗效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132-01
鼻窦炎指的是人体鼻窦粘膜的炎症,主要病因是鼻腔感染后继发鼻窦化脓性炎症。鼻窦炎主要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两种,两种均包括上颌窦炎、筛窦、额窦和蝶窦炎[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体会舒适护理在鼻窦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来治疗鼻窦炎的患者共有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其为分析对象,分析手术期采用舒适护理对患者鼻窦炎治疗的辅助疗效。研究的具体情况及各项数据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了80例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0±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4~58岁,平均年龄(2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后,对照组使用普通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健康教育、手术中止痛护理和手术后恢复观察等。观察组在普通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身体状态的舒适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和口干护理。疼痛护理指的是患者在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时,手术结束后时常会感到头痛、鼻额部疼痛,具体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口干护理指的是对患者感到术后口干的症状的护理手段。手术后,呼吸模式转变,需要用嘴呼吸,并且由于患者接受手术过后要进行鼻腔填塞处理,导致患者容易发生口干的情况[2]。
(2)心理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指的是在整个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内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首先,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就应该充分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去评估患者的需要,并且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其次,与患者积极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介绍手术的详细过程,让患者能够在知情的情况下安心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仔细讲解手术围术期注意事项,并且告知其可能会产生的不适以及产生原因、持续时间等,让患者心中有所准备,打消恐惧[3]。
(3)环境舒适护理:在整个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围术期中,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患者周围环境的舒适情况。舒适的治疗环境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放松患者的精神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强化环境营造意识,给患者创造干净、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安抚患者的心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1.3 疗效判定依据
1.3.1采用我们医院自制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不适统计表让患者填写,主要包含鼻内肿胀、渗血不适、呼吸不畅、头痛等症状。每一项满分是5分,最高20分。其中总得分在10分以下的为轻微不适,10~15分计为较为不适,15~20分属于极度不适。其中,总不适=一般不适+极度不适。
1.3.2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统计患者在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期间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效果很满意,无焦虑、不适等不良情况出现。满意: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一些患者出现了焦虑、不适等情况,但数量很少。不满意:经过围术期护理,多数患者出现焦虑、不适,护理对病情完全没帮助[2]。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 ±s),组间率对比取x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适度
观察组患者不适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3讨论
鼻窦炎主要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两种,两种均包括上颌窦炎、筛窦、额窦和蝶窦炎。急性鼻窦炎发作时治疗不当也会导致成为慢性鼻窦炎,当患者持续鼻窦粘膜验证达到12周以上,就属于慢性鼻窦炎。其诊断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鼻窦粘膜有炎症,具备鼻塞、流涕、面部肿胀或疼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中的两个以上;其次,通过鼻内镜可见鼻息肉,中鼻道分泌物和水肿;第三,CT可见鼻窦粘膜增厚。当前,针对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主要是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通过手术一方面可以清除鼻窦炎病变,另一方面也保留鼻腔和鼻窦的正常黏膜结构,从而促进鼻腔和鼻窦粘膜功能修复。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常规护理基础上的针对性舒适护理方法,通过生理舒适护理(疼痛护理和口干护理)、心理舒适护理以及环境舒适护理等具体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缓解改善手术带来的不适和疼痛等生理状态,并且增强了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信心,优化了患者的治疗体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之后,术后不适程度极大减小,仅有37.5%的总不适率,而对照组则高达7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满意程度评价,观察组总满意率达95%,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2.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鼻窦炎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之后进行护理时应用舒适护理,对患者手术期的舒适度的提高有效果,能够增强患者疗效,有极大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任许利,王琪,关红丹,张杰,宋金玲,张会芳,刘嵩. 慢性鼻窦炎病因及发病机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01):41-45.
[2]吴胞英.舒适护理在鼻窦炎81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0):118.
[3]李云.舒适护理在鼻窦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05):142.
论文作者:刘珑,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患者论文; 鼻窦炎论文; 舒适论文; 手术论文; 不适论文; 鼻窦论文; 功能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