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 233000)
【摘要】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156 例哮喘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A、B 两组,A 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B 组则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比较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A 组健康常识掌握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比B 组强(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个月以后,
A 组哮喘的控制情况也比B 组,复发率比B 组低(P 均<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哮喘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增强患者自我管控能力,可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传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10-0084-01
哮喘在全球发病率较高,复发性很强,随着时间推移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护理路径对患者的疾病治疗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还让患者的康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了住院花费的资金,应用在哮喘患者上与很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5 月到2015 年5 月入住我院治疗哮喘的患者156 例,纳入标准:年龄至少为18 岁;符合2008 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分会颁布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有关规定,确诊时哮喘疾病;没有同时患有其他系统疾病,有自理能力;不存在认知障碍;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A、B 两组,每组各有78 例,A 组患者男42 例, 女36 例,年龄在18 到74 岁,平均(46.78±20.62)岁,B 组男40 例,女38 例,平均(44.95±18.54)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A 组使用传统的常规护理,住院后对患者实施宣教、健康指导,参照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护理和心理干预,出院开展健康常识引导,告知患者如果存在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就诊。
B 组则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入院之后,向患者介绍入院情况,展开各项入院评估,告知患者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方式。次日让患者对哮喘有全面的了解,以及疾病发作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要讲明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第3 日告知患者哮喘对健康的危害,让患者知晓自我管理能发挥的作用,等到病情平稳之后,要告知患
者需要在生活当中注意的事情、发作时的特点、如何进行呼吸练习、一般的肺功能检测、峰流速仪的应用方式,出院当天将联系方式交给患者。同时还要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学习奥瑞姆自理理论,全面掌握病人信息,参照评估结果对病人的自理不足进行判定,制定专门的健康教育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适当调整的原则,通过不断的调整让方案更加适合读者,逐渐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
1.3 评价指标
健康教育成果:使用书面填写的方式进行考察,同时检验技能掌握的情况;出院后2 个月,利用哮喘控制量表以电话的方式对病人展开随访,主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控情况,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呼吸情况、晚间状况、药物应用、自我感受等。护理满意度的测评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格,对入院介绍、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等方面实施评价,总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属于满意。低于90 分则为不满意,测试表当场分发当场收回。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使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使用t 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 检验,P < 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护理结果对比护理后,B 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明显少于A 组(P<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B 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
A 组(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分组 n 住院时长(d) 住院费用( 元) 满意度[n(%)]
B 组78 12.24±3.81 3956.27±452.62 77(98.72)
A 组78 15.89±4.25 4728.24±589.25 66(84.62)
P / < 0.05 < 0.05 < 0.05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指导成果对比
护理后,B 组的自我管控理论和自我管控技能方面的分数显著比A 组高(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后相关理论和技能掌握状况对比( )
分组 n 自我管理理论自我管理能力
B 组78 93.49±4.86 96.24±3.85
A 组78 86.34±6.91 89.94±6.51
P / < 0.05 < 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的肺部疾病,也是对人们健康形成危害的普发疾病,目前无法根治,治疗方式主要是尽量降低发作次数,降低发作的病症的严重程度,阻止呼吸衰竭的发生[1]。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应对这个病的有效的方式,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2]。患者要注重这个方面的学习,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
传统的护理方式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而适用临床护理路径,整个护理过程从住院持续到出院,对患者实施健康引导,掌握理论的同时注意学习技能[3]。在住院的当天对患者开展具体的评估,全面了解的家庭背景、日常生活状况、对疾病信息掌握程度、自我管控理论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出院时辅助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叮嘱病人适当增强运动强度,让肺功能得到提升,阻止疾病诱因,按时前往门诊开展复查[4]。出院之后,做好随访工作,告知患者急性哮喘发作的处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健康指导。此次研究当中,护理后,B 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明显少于A 组(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 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A 组(P <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 组的自我管控理论和自我管控技能方面的分数显著比A 组高(P< 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小丹, 李惠, 邹立华,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4(6):833-835.
[2] 张芳. 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71-72.
[3] 田香梅.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作用与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6(6):655-656.
[4] 刘翠朵.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3,15(27):3561-3562.
论文作者:田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7
标签:患者论文; 哮喘论文; 统计学论文; 路径论文; 方式论文; 意义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