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辩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资源论文,劣势论文,西部地区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80(2001)08-0004-04
一、西部自然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又是我国地域广袤,市场潜力巨大、能矿资源富集的地区,自然资源究竟是不是西部地区的优势?笔者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既有优势,又有劣势。西部矿产资源丰富,但西北水资源短缺;土地面积辽阔,但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少(占国土面积将近60%的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16.6%);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但不少地域生态环境恶劣;生物多样性丰富,但破坏严重。具体说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有如下优势和劣势:
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西部地区被统计的35种主要矿种中,探明储量占全国90%以上的有稀土、汞、钛、铂族金属、镁盐、钾盐、石棉等,超过60-80%的有锌、锑、钡、天然气等,超过50%的有铅、钴、锑、磷、煤等。按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潜在价值量计算,西部占全国的48.3%,接近中东部之和。按一次能源探明储量计算,西部占全国的56.5%,比中东部之和还高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57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2.74亿千瓦,分别占全国的82.3%和72.3%。而且,这些资源的开发程度都低于中、东部,现有矿区扩大储量和发现新矿种的潜力还很大。西部地区有许多奇异的自然风光:辽阔的青藏高原,壮观的颠峰峡谷,美丽的新疆绿洲,风光旖旎的九寨沟、西双版纳、峨眉山等,都令人十分向往,是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复杂多变、丰富多采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多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得西部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是西部的劣势。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西部地区植被稀少、有相当地域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在“重经济,轻环保”的思想影响下,西部的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相当严重。据1993年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占国土面积1/3的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森林覆盖率仅有2.78%;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是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严重退化草场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全国15度-25度坡耕地西部地区占70%。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泥沙的来源地,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尘原地。而且,西部地区林草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重状况仍然在扩展。尽管西部地区万元产值排污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局部地区污染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如乌鲁木齐、兰州、银川),但在构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解量中,西部狭义上的环境水平优于东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环境的稀释扩散能力较强,加之工业活动相对比较分散所至。然而,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统计分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其生态水平只有57.78,与东部地区(71.75)有较大的差距,这必将对西部地区的可持续能力构成极大的威胁。
生态环境条件劣势既是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基础性因素,也是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水热条件配合充分,发展农业条件较好。而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非耕地资源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6%,且西北地区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西南地区大多为石山、高山峡谷地带,水土资源匹配欠佳。西部地区土地生产力低下,农业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难以与东部地区相比。加之西部农业生产近乎粗放式的经营,对生态环境低水平的维护和治理,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收益均处于劣势。以耕地资源条件为例,表1是我国耕地资源评价情况。
表1 耕地资源评价
一等耕地
二等耕地
三等耕地
不宜农耕地
(%)(%) (%) (%)
全国 41.33
34.5520.473.65
华南区30.07
47.2221.850.86
四川盆地—长
江中下游区
48.24
31.5419.011.21
云贵高原区
23.45
47.7723.745.04
华北—辽南区 37.70
40.5918.922.80
黄土高原区
26.50
16.6643.8912.95
东北区65.20
31.073.19 0.54
内蒙半干旱区 19.89
44.2621.4514.39
西北干旱区
47.40
31.6018.362.64
青藏高原区
16.88
24.5452.465.81
资源来源: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综合卷),第180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如果仅仅从数量上来衡量,西部地区(西南石灰岩地区除外)人均耕地可能不少。然而,当我们说到耕地资源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质量的高低。拿黄土高原区来说,全区耕地中,对种植业无限制或弱限制的一等耕地面积为26.5%,对种植业有轻度限制而施加一定的改良措施才能建成基本农田或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防止土地退化的二等耕地面积为16.66%,一等耕地和二等耕地比例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须采取较大力度的改良措施或较严格的保护措施才能耕作的三等耕地占43.89%,土地退化严重,不适宜继续种植作物的四等地为12.95%,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藏高原区和云贵高原区也有类似的情况。西北干旱区是绿洲经济,耕地质量不低,但耕地总量少。例如,在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1700多万人口却只能居住在占该区面积4%的绿洲里。
综上所述可见,笼统地说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是优势还是劣势无助于对问题的分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真正的优劣势之所在,才能制定出恰当的应对策略。
二、自然资源优势如何变为经济优势
如何科学、合理、高效地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也就是将西部以往的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由资源数量扩张型向资源质量效益型转变,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开发的一个突出问题。
根据比较优势来组织本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理论。比较优势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先天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条件;后天的通过长期投资所形成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水平、知识资源等。后天创造的要素往往决定着能否对本地区先天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进而也决定了对未来有效利用和配置生产要素的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二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工业化早期,先天优势常常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可能性,土地、能源和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在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下降了。从国际范围看,资源开发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比较慢,而知识开发导向型国家的经济增长要快得多。这是因为资源性产品需求弹性低,易受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冲击的影响,造成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而知识发达地区则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如果西部地区仍然沿用过去那种以开发自然资源为主导的发展方略,不仅不能带动整个西北的经济发展,反而可能成为西部发展的沉重包袱。这是因为:第一,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动荡,西部自然资源开发充满风险。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出口比较优势,随着沿海地区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性产品,西部在全国市场需求中的资源优势将大大下降。目前,西部地区的许多采掘业和原材料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比如煤炭产大于销,生产一吨赔30元。第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和西南喀斯特熔岩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生态危机区。如果再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就可能使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如何才能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真正转变为地区的经济优势呢?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合理开发真正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其二是自然资源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知识科技先行。
第一个方面的关键词是“合理开发”和“真正优势”。所谓合理开发,首先是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与开发并重,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可更新资源,要使得开发利用量不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做到节约、高效,切忌掠夺式开发。合理开发的另一重含义是综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产品的附加值。在前期战略中造成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原有分工态势下,西部不得不长期承受资源产品大量流出和加工制造产品净流入的双重利益损失。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改变单一采掘业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对于资源产品的加工制造能力,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所谓真正优势,是要开发那些真正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比如能源、水电资源、某些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等,并发展相应的产业。而对于劣势资源,如耕地、林草植被、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等则要以保护、重建和建设为主。
第二个方面也有两层含义。以市场为导向,是指市场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而不是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西部地区大多经济基础薄弱、生存条件恶劣。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地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落后,科技水平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一些与生存有关并能直接利用的资源如水、耕地、森林等过度开发但深度不足;对开发难度大、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如矿产、气候、旅游、人文等开发利用均显不足。因此,西部地区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应立足于实际,保护与开发并重,增强优势,改进劣势,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计划,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发利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知识科技先行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关键。不增加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提高人口素质,不提高生产力水平、产品竞争力,不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以生物资源为主的高新产业和以旅游资源为主的朝阳产业,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永远也不会变成真正的经济优势。
三、克服劣势是西部发展的关键
西部发展的关键制约瓶颈并不在于其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在于其生态脆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口聚集程度低和体制转变滞后等劣势没能得到有效克服。因此,克服劣势是解放生产力的关键。不堵住劣势这个资源漏洞,不仅更多的增量投入将被漏掉,而且存量资源也只能在瓶颈约束下承受越来越大的效率损失。转变劣势蕴涵着西部发展的巨大契机。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可能从传统的只注重发挥优势战略转变到既注意发挥优势,又重视克服劣势的战略上来。其实,中央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方略之一,就体现了这种思想。
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与退化是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其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决定了全国的总体生态环境状况。自然环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作用对象和基础。如果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认识不够,或者无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而盲目开发,就必然招致自然的惩罚,其直接后果是大量土地、森林、草场和稀有动植物资源的丧失,使得本就紧张的资源更趋紧张;而区域生态平衡的失调和退化所带来的贫困化等间接后果更难以估量。西部地区曾经是山川秀美的地方,自然资源也的确曾经是西部的优势,但长期以来,西部地区主要沿用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农牧业发展模式,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的累积性问题突出,自然资源优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传统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掠夺式资源开发模式有很多弊端。首先它不利于西部地区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来说,乱开滥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加速了资源的退化和耗竭;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由于过度开发利用,急功近利的短期效益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长远利用。因而,无论对于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来说,不顾客观规律、无节制地开采都必然带来生态灾难。其次,它不利于改变西部地区贫困状态及其在区域分工中长期处于资源输出的附属地位,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因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个重要举措,它不仅关系到解决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瓶颈、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发展领域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包括保护、建设、重建等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就是遵照自然生态规律,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另外一层含义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成果。天然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适宜的,有利的。人类总是力图使天然的生态系统改变得更适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更好的功能,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改变是一种积极的改变,可称之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必须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否则会适得其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系统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以获得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好效益;其二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对外来干扰的抗性,以获得保护生态系统方面的最好效益。鉴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已经遭到了重创,功能被严重破坏,需要进行生态环境重建。对自然环境而言,重建不是恢复,恢复是一个自然演替的过程,是一种自调解、自维持和自发展的过程,一般表现为演替速度缓慢,时间过程较长,并且某些环节具有不可逆性。一般说来,恶化的自然环境若能退出高强度利用,经过一定时期的休养生息以后能够恢复。但在人口巨增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下,这种纯保护的思路很难实现。况且某些环境要素的退化在自然条件下是不可逆过程,仅靠自然因素已经难以恢复(如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土地)。重建则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在关键环节有突破性进展,演替速度快,时间过程短。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状况极为复杂,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与重建,应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地段,不同生态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恢复与重建模式。在弄清家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我国西部地区大体可划分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南山地丘陵区。对西部的自然环境背景状况如何认识,直接关系到西部开发能否持续顺利地进行。恢复由于人类活动所改变的原始自然植被状况是重建“山川秀美”的西部的基本目标,也就是按照自然分带的基本规律,进行植被重建,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关键在于处理好植被重建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关系。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分类分片治理。黄土高原区宜退耕还林还草,改放牧为圈养;青藏高寒区宜保护草场、森林、合理开发利用草场和森林资源;西北干旱区应限制开荒、重点是节水;西南山地丘陵区要生态工程、林草、农耕结合,保护江河源头植被。要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观念,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必须并重。在大力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防止出现重开发轻管理、边建设边破坏的后果。
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环境建设要与富民增收并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效益,固然使我们走了弯路,甚至陷入困境,而片面强调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的做法也不可取。道理很简单,西部地区很多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贫穷造成的,如果不从发展中寻找出路,难以制止生态环境破坏。而且,没有经济效益,生态建设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治理成果难以巩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首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否则就不可能将群众治理生态环境的积极性长期持久地调动起来。没有群众长期持久的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其次,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应计算其经济效益,且纳入GDP计算体系,才能持久。第三,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停伐”与“退耕”之后,构建新的支柱产业(如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生物资源生产)。这既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顺利实施生态建设的保证。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建设论文; 西部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