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 322217
摘 要: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其中的“错误”,有的是教师不曾料到的,也就是学生即时发生的错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不必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发展。
关键词:错误 资源 利用 创新 思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犯错误。在课堂教学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对与错是必然联系的现实存在。教育可以从知道“对”,反思“错”,也可以从“错”,醒悟“对”。错误是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它给我们提供了辨析是非、纠正错误的好机会。我们的教育恰是要正确地利用“错误”的教育资源,通过学生对错误的辨别和错误结果的体验,学会正确。
一、巧用错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而“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自于学生、贴进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学生的错误成了他们自己的探究性资源,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就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二、挖掘错误,寻找教学真正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轻易地判断对与错。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性的语言去评判,使学生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其次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错误的暴露和呈现开始,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识;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顺应”他们的认识,摸清其错误源头,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是调整教学起点的前提。
三、将错就错,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学过程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显得呆板;如果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遇到挫折,出现争议那么就会激起思维的火花,就会激起学生继续思考的欲望。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教师才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才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学过程更真实。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每次都会告诉那些陌生的学生:“于老师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在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还在于于老师有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课堂得以精彩生成!
四、预设错误,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板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师事先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在学生尚未发出错误信息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找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在纠错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知识表象。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后,学生独立作业前,设置了“森林医院”的纠错情境,提供几道错题,让学生为他们治病。这样,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找错、议错、辩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
总之,对于“错误”带来的教学机遇,每个教师肯定都会遇到,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那些在预设外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细心呵护、用心挖掘,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美丽,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王亿钦 主编 《福建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2。
[3]陈和 主编 《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4]毛建华 主编 《教学月刊》.教学月刊社,2007,1。
论文作者:柳顺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错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他们的论文; 资源论文; 就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