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日益普及,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网络。中学生上网热正在校园内外不断升温,由中学生上网而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上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上网意识。本文试图通过对笔者班上三位爱上网的同学的辅导与分析研究,分析上网成瘾的危害及原因,探讨在网络时代应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便对当前教师与家长们对学生沉迷网络这个头痛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经验。
关键词:信息课堂;学生;使用网络;案例分析
案例:信息技术网络课上坐在后面的李某同学戴着耳机,走进后发现她一边看着电影一边正用QQ聊天,在李某后面的张某和王某坐在一起玩网络游戏,他们发现我后,马上关闭页面,但未来得及,证据确凿,他们一时也无可辩驳。
李某、张某和王某,这三位同学在课堂上都表现出听课不专心,不爱发言,不交作业,学习没有热情,上机课上逮着机会就玩游戏,是我们信息课堂上问题集中的学生的典型。
在课堂上都偷玩游戏,难以想象在课余时间会不会也常去网吧呢?笔者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室,李某谈了自己上网的经过,以前在初中,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迷上网络之后,成绩下滑,没少受家长和教师的批评,自己也深受其害,本学期初曾下决心学习,再也不去上网,可是又没管住自己最近又开始上网,今天网络课上,想着反正教师也不会发现,手一痒,就登录QQ开始聊天,结果意外地被发现。说完之后惭愧得低下了头。
笔者和他们谈了上网的危害,笔者对他的学业和前途做了深刻的分析,讲了高中毕业生的去向,甚至就业情况,讲了纪律的重要性等,最后他终于认识到了:学生时代的艰苦学习,是为了锻炼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今后从事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不能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通过笔者的教育辅导,这三位同学在信息课堂上都能认真听讲,在上机课时都能认真完成作业,端正了上网的态度。
案例分析:李某、张某和王某这三位同学,不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而是擅自在课堂上玩游戏,笔者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在这里笔者了解到了这三位同学信息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偷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的真正原因:一是在初中时,信息技术课是副科,就是游戏课,教师只讲一些电脑的基本使用,没什么作业,上了高中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二是自我控制力差,想着就玩一会会,就做作业,可是一玩起,就停不下来,越玩越上瘾。
李某同学在刚开学时学习态度还算端正,也比较积极进取,但沉溺于网络后就成问题学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网成瘾的危害很多:1.荒废学业:青少年正值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沉溺网络导致学生精神萎靡,学习兴趣减退,效率低下,出现个别学生逃课、旷课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习;2.导致心理扭曲:青少年学生自制力弱,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形,面对鱼龙混杂的网上信息,缺乏辨别是非真伪能力,往往深陷其中会导致学生自我意识突出,心理失衡,失去道德准绳;3.有损身体健康:上网成瘾会引起失眠、紧张性头痛等;同时还可使人情绪急躁、抑郁和食欲不振,长时沉溺于网路的学生神经高度紧张,大量电磁辐射还会损害人体机能,造成身体素质下降。4.诱发违法犯罪:青少年学生模仿网络游戏的人物情节,为所谓的江湖哥们义气聚众斗殴,甚至持械打杀,造成人员伤亡;有的因无经济来源,未支付网上费用,不惜铤而走险,偷盗、抢劫他人钱财,触犯法律,酿成悲剧,对家庭、本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解决方案:首先,信息技术课堂上,每节课教师都要设置任务,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让学生有事可做,给学生多介绍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鼓励他们利用教育网站进行学习,各个学科可根据各自科目的特点,到网上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我国在中小学校里已经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我们不能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知识理论,更应该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教育,诸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等的教育;另一方面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观念、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由此可见,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学科知识教育,而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和免疫能力,并在终生学习中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树立起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念,尽快建设一支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完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条件。
其次,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尤为重要。堵不如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有序地学习网络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发挥网络的有益面。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上网目的,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能力,取真去伪,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学习更多的知识。利用网络,加强网络知识教育,给他充分的“网上空间”,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比如,学习、交友、就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感兴趣的形式,培养他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和选择,为他们设一道思想上的“防火墙”。让他利用网络接受教育、收集信息、自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要利用主题班会公开讨论上网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迷恋网吧的危害。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和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思想意识。
总之,网络时代上网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喜欢这一新生事物,要正确处理中学生上网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计算机及网络是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网络里更多的内容对中小学生还是有益的,应当鼓励他们去参与、去学习。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完全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营养,在信息网络中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730600)
论文作者:赵文蕊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网络论文; 信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作业论文; 笔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