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视域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探析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本质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3)12-0008-04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事物必须把握其本质。所谓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本质是事物是其所是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1](P259)。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与其他活动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关键。
一、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综述
近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索颇多,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概括而言有以下若干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2]。第二种观点认为,立足实践方式的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是“把社会的要求规范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去,使它转化为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并体现在人们的行动之中”。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灌输。[3](P17)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推进一定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4](P26)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向社会成员传递本阶级的政治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能够成为本阶级所需要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可以说是社会成员逐步实现社会要求的过程”[5](P119)。第五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造就忠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新型的人,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的人,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6](P109-110)。第六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7]第七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是“意识形态性”。[8]第八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政治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9]第九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以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实践活动。”[10]等等。
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索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着诸多宝贵价值,但其中亦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其一,概念不明晰,逻辑不严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很多学者对于本质与本质属性未能作出清晰分辨。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籍以存在的根本依据。本质属性是本质的外化表现,表达的是事物的状态。通过把握本质属性从而达成对本质的理解是我们思考本质的路径,但不能将本质属性等同于本质。上述本质揭示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等可以视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但却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内在依据。二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手段、任务、功能等作为其本质。如“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或思想政治教育专有;又如推进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所有教育的本质,而非思想政治教育特有;再如造就忠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新型的人,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各个时期和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既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专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其二,囿于观念意识,流于概念思维。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揭示,未能摆脱传统知识论的思维逻辑——即在理论预设前提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抽象地概念思维。尽管有学者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关乎人的问题,提出应立足实践方式,并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但是他们的视域仍然停留在观念意识中,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的主体性存在之外进行对象化、静态式地解构。在诸多本质探索中,褚凤英同志的研究尤为值得关注。她运用哲学的矛盾范畴,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是“个人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价值引导,“以促进个人形成与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同质性的思想品德”[11]。但这一本质揭示,仍然是以一名旁观者的立场进行静态地分析,只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理论层面,未能从人的主体性活动层面作出进一步探索,因而最终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归结为“实现个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实践活动”的抽象表述。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索的路径及方法
“确定思想的特征和本质的不是思想的素材,而是思想的方式。”[12](P16)哲学是人们把握世界最为深刻的方式,本身即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无限追问、超越现象、把握本质的思维方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离不开哲学的引领,学者们大多是运用哲学领域对“本质”内涵及其自身特征和属性的界定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无论是“本质要素确认法”“本质特性衡量法”,还是“剥露法”“透视法”等,其实质都是力图通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象达成对其本质的揭示。应当说,以致思的方式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基本原则。但如何达成本质的理解,还取决于人的视域建构和思维方式的运用。
首先,视域建构是解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西方传统认识论是理性的、旁观者的认识论,它是一种静态分析的思维方式,所区分的只是视角的不同。纵观西方哲学史,近代西方哲学奠定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这一主体性是在人与世界分离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在西方理性主义传统思维中,人们习惯于对事物做与人分离、静态地观察和思考。作为主体的人是世界的旁观者,人的认识可以从一个完全中立的立场开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物,而对之形成的知识表达则有理性予以说明和根据。西方传统认识论建基于主客二分的对立之上,在理性的巨翼下所形成的是对世界抽象的解读,而失去的正是人的鲜活的生命存在。这种认识论立足于抽象的理论逻辑,囿于观念领域,其功能只能是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视域是现代西方哲学基于存在论而形成的哲学概念,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视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界限,它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深厚的历史性、现实的生成性以及扩展的无限性。每个人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者都处于某个传统和文化之中,并因此而居于某个视域之中。根本而言,一个视域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视域体现为人与世界关系的生成,作为一个自身形成的过程,它还包含这样的意思:即所有的理解都在特定理智视域的背景下生成,没有任何理解是完全的或毫无偏差的,也没有任何理解是终极的或永恒的。因而,视域建构意味着思想在人的现实活动中的生成。
其次,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条件。“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13](P112)所谓基本依据和模式,其意指人们经过长时间、有意识的训练之后,在内心深处形成的看待事物和现象的出发点、原则和定式。思维方式是思想形成的前提性存在,而且像“灵魂”一般贯穿并支配理论的全部内容。思维方式具有不同层次和各种类型,包括常识的思维方式、宗教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等,而探寻事物的本质则需要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是以理论形式表达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存在方式”[14](P82),其构成包括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多方面要素。显然,哲学思维方式从广义上说已然包含了视域的建构,而在此处笔者更多强调的是其内含的价值立场、思维路径和方法等。
由于深受西方传统哲学思维的影响,寻求价值中立成了现代一切科学思维的共同点,因为唯如此才能确保知识的可靠性。这种思维的前提是:被思考的对象只是脱离于人之外的孤立存在,是没有任何生命气息的存在物。然而生活的现实从来都是人的生命的实际展开,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包含着特定的目的,即人总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尺度去理解所要认知的对象。离开价值诉求的思维从来未曾出现,纯粹的客观中立永远只是知识论的虚妄。
此外,认识事物的本质还需遵循恰当的思维路径和合理的认识方法。一般而言,思维路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人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模式和解释框架。”[15](P82)一方面,世界观作为思维方式自身形成的前在,突出体现为它是思维方式得以产生和运行的社会观念基础。另一方面,世界观又是构成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是思维方式中的基石性要素,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世界观制约着思维主体思维路径的选择和其具体理论视域的架构,影响着思维主体的致思倾向。
与此同时,选择正确的方法亦颇为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规范思想,指导思想去把握实质,并保持于实质中”[16](P5)。黑格尔指出,本质是具体的抽象,本质存在于关系之中,即“实际存在着的东西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只是在一个他物之内的。唯因其在一个他物之内与他物相联系,它才是自身联系;而关系就是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的统一。”[17](P281)这是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强调在事物自身内部以及事物与他物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也是探求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方法。
三、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揭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思维前提性,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本体论意义,即实践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不只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而是人类生活的本质。从实践出发,我们构建的是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人的生活展开所达成的与世界的关系整体为范围的视域。这是一种立足生活逻辑,突出人的生活,强调人与世界相通的整体、动态的视域。实践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在人的参与、在与社会生活其它构成要素的关系互动中得以揭示的。
对人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古已有之,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却是伴随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而来的。在经历了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演变,随着我国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逐步得以确立。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发展和现实时空下的产物,对其解读必将置于实际的时代背景架构中进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揭示,关键在于立足人的现实生活展开而对其内部和外部要素以及彼此关系发生的梳理。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如今一些学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探讨中,经常诉诸去意识形态化立场,似乎唯如此方可保证学术探讨的中立性和知识的客观性。然则去意识形态化往往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如同人类试图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陷入纠结之中。
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的”[18](P6)。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开始就是立足无产阶级立场,满足无产阶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论述了科学的理论对德国革命的重要作用,指出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体现了人的最高本质。无产阶级是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它的痛苦不是特殊无权而是一般无权,它不能再求助于人权,它要求否定私有财产。一句话,“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19](P468)。马克思将无产阶级作为未来社会的代表力量,将实现人类的解放作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但无产阶级自身经历着从自发到自觉的生成,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必须拥有强大的精神武器,即“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0](P467)。因而,在之后的无产阶级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担负着精神建构功能,是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新时代,无产阶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了许多模糊之处。但厘清概念是学者们应当承担的学术责任及社会责任,而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则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
其次,实践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圆融中获得的人的自我生成。事物的本质在于其关系的规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必然应在现实社会的关系规定中得以揭示。这些关系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而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而言就是在这些关系互动中获得人的生成。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生成。人的思想是人对世界、人对世界与人的关系、人对自我的认知。思想具有理论性、抽象性,但那是具体的抽象和抽象的具体。思想从来都只能在人的实践中生成,“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1](P16)。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实践性就是人性、主体性,即构成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人的实践就是生活的发生,是生命的无限展开。因而在实践中,人的思想必然呈现出无限多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并非人的全部思想,但它包含在人的全部思想中,受其他思想的制约,也影响着其他思想。相较于其他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之思想是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认知、反思,政治性或意识形态性是其主要特征。同时,这些思想既非瞬息而成,亦非永恒不变,它是基于人的生命展开而不断生成的过程。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的政治生活实践。政治生活是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虽不是人的生活的全部,但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是政治的动物。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在实际的政治参与中获得生命的生成和自我的认证。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在远离政治的地方空谈政治,也不是在预设理论之下虚构政治,其本身就是实际的政治活动,是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而有别于其他政治活动之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论为平台、以知识为表达、以引领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自觉为特征的活动。它是主要依靠话语展开的政治活动,即通过使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同时代特定的价值观、政治方案、政治理论等,以实现政治目标的活动。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政治生活中形成对政治的理解、对生活的解读,进而以所形成的政治思想理论指导自身更好地融入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去,最终获得自我生命的完整。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于一般智识教育的价值观教育。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过程。诚如德国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所言,教育的目的是从生命深处唤起人的自我意识,即唤醒人的创造力、生命感和价值感,教育应该体现人的全生命的活生生的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智识教育,其原因在于后者只追求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理解,而前者宣示明确的价值立场,目的在于达成受教育者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这一价值观在其自身生成。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养成过程,只能诉诸受教育者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对于所学和所用的知识与技能价值的一种亲身体验。正由于政治教育“是学如何参与对话:它既是进入我们对之有生活兴趣的传统,又是探讨它的暗示”[22](P53),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价值知识的传授,必须依托于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境的架构。
显然,实践视域下,政治是人的现实社会空间架构;思想是人对政治生活的自觉与表征;教育是引领人们以自觉的政治意识去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相互碰撞、启发,最终达成圆融的过程。
最后,实践视域下,我国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实践中生成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意味着人对生命的自觉。从实践出发,人总是生活在当下,而当下是蕴含着历史的厚重同时又预示着未来可能性的存在。实践视域要求我们在历史传统的暗示中、在现实情境架构中、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现实活动,它面对的是人的思想。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3](P18),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生命的完整。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4](P52)。因而意识形态与个人思想之间始终存在着对立统一,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希冀通过教育,引领社会成员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达成对特定价值观的认同。所谓价值观认同是指价值主体之间通过交往实践而在观念上达成对某种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或基于某种共同理想、信念的追求,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价值主体经过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定位自身价值观念,遵循乃至服从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我国现实社会正遭遇精神文化荒漠,人们的精神生活陷入迷茫困惑之中。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正从中国的世界变为世界的中国。在我国现阶段文化转型之际,在技术理性、资本逻辑之下,理想低俗化、价值私利化、精神荒漠化成为了社会广泛现象。我国目前社会遇到的所谓价值多元化倾向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其实是由于在传统文化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冲击下,社会各成员——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缺乏对民族、国家、社会归属感的认同。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主流文化地位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迷茫。我国现实的社会生活正亟须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其目的正在于达成人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综上所言,从实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递,是一种引领,是一种激发,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人们在实践中生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标签:政治论文; 教育本质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哲学专业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生命本质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