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采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5-LG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介于劳累性稳定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具有发病急促、病情危急的特点,需要给予准确快速的救治工作,如救治不及时极易引发心肌梗死,甚至是出现心脏骤停,对患者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救治过程中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缓解症状,对保障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便于临床治疗护理及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断的患者中抽选87例,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组,分别为常规组(43例)与研究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常规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范围:45~74岁,平均(54.67±1.42)岁;其中劳力性心绞痛23例,静息性心绞痛20例。研究组:男27例,女17例,年龄范围:44~73岁,平均(54.54±1.38)岁;其中劳力性心绞痛25例,静息性心绞痛19例。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性强(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生采取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如用药后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并上报医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2]。
研究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1)多数患者因疾病认知缺乏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疏导,如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或讲解典型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或采用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3]。(2)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预测判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资料查询结合护理经验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有效预防呼吸困难。如患者出现疼痛情况,仔细询问疼痛位置、是否有出汗或恶心症状、疼痛时间等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3)指导患者健康饮食、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忌烟酒、饮食清淡易消化。(4)使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并做好出长期坚持治疗的准备,联合家属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经济、生活支持,解除后顾之忧。(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心率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护理人员,增强自护能力。(6)指导患者遵循医嘱用药,并告知其各类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患者用药过程中对其生命体征给予严密监测并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做出有效判断。(7)针对老年患者给予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轮椅、拐杖等[4]。
1.3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心电监测结果明显改善,各种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心电监测结果有所改善,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各种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5]。(2)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情况成正比。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评测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其中涉及基础护理、护理水平、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 )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参照判定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临床疗效评价
研究组的治理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如表1
表1 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43 24 10 9 34(79.06) 研究组 44 31 11 2 42(97.67) X2 - - - - 5.2859 p - - - - 0.0214 2.2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评价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 )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常规组 43 67.58±3.61 83.57±3.62 研究组 44 82.11±2.14 92.09±2.16 t - 22.8986 13.3668 p - 0.0000 0.0000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率增加,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因素,这种疾病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预后差、患者即使得到救治仍具有较高的复发几率,同时极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了检查及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临床不稳定型心绞痛救治工作即为有利。
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预见性护理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查询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在就诊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并给予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较为主动,如此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增强疾病治理效果,改善预后。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的治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常规组高,P<0.05。由此可见,将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增强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提升了临床护理疗效及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生活质量,推荐实际临床工作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文秀.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6):864-865.
[2]汪红莲,刘燕.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9,25(02):176-177.
[3]刘蕊,方锐.预见性护理在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63-264.
[4]蒋岳.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4):198-199.
[5]刘中敏.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260-261.
论文作者:严静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预见性论文; 不稳论文; 常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