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建筑施工;处理方案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我国各种施工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中。而在这九百六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促进方便沟通的也就是道路桥梁了,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最需要建的也是道路桥梁。但是沿海、沿江、沿湖这些地带,土质一般较为稀松,而这种软土,在建设高路堤、大型涵洞、通道和大型桥梁时,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同的危害度,如会出现路基开裂、路面不平、行车时会颠簸等,会给建筑施工质量也造成重大影响。而要处理这些软弱地基,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到最适合的方法,才可以提升建筑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1对软弱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地增强,带动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进步。当然,国家也对这方面的进步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道路中出现了更多的交通工具,而且交通运输过程中运输量也不断增大,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道路桥梁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交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道路桥梁的质量问题是最主要的,而道路桥梁的质量好坏又取决于软弱地基的质量的好坏。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朝着前进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对道路桥梁中的软弱地基处理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对其进行处理时,采用的方法不合理,就会对道路桥梁造成严重的破坏。在科技工作者的辛苦工作情况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发展尤为迅速的就是道路桥梁工程,其中也应用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那些软弱地基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因此,解决好软弱地基这一问题是道路桥梁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交通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
2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及其危害
2.1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
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杂填土、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组成的地基结构,软弱地基的含水量比较大,有着很高的压缩性,软弱地基的承载力比较小,所以需要进行处理,之后人们才能进一步地开展工程。软弱地基的土质含水量在34%~72%,如果施工期间没有进行妥善的处理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土层的压缩沉降量比较大,排水固结也比较缓慢,稳定性差,结构形成会随土质的成分和沉积年代不同有所差异.
2.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危害
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会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软弱地基就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处理就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威胁。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工程稳定性会产生直接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充分保障地基施工环节的质量,有效处理软弱地基问题。软弱地基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加,影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软弱地基的危害体现在液化层面。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施工受到一些作用力影响,水压会增大,出现液化现象,常见的是饱和松散缝隙。在压力作用下,气体不能有效排出,如果温度降低,其就会转变成液态,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存在会造成工程沉降。软土地基的强度比较弱,可塑性强,所以地基形状会常常发生变化,如果道路桥梁工程的受力不均匀,就会造成沉降问题。沉降发生后,水体会严重蒸发,造成工程出现裂缝,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
3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案
3.1砂石桩加固法
砂石桩包含了碎石桩、砂石桩和砂桩,它是用振动、水冲或冲击的方式把砂或碎石挤进已经成孔的软弱地基中,由此而形成的大直径密实砂石桩体,即是砂石桩。砂石桩会在土下和土一起形成复合土层,持力作用大,可以减小地层变形,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一般勇于粉土、松散沙土、粘性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桩加固法
管桩加固法是指在现场进行钢筋混凝土管桩的灌注,这时国内目前最新的桩型。现场灌注的管桩,是使用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机和大直径长螺旋现浇薄壁筒桩钻机制成的,这样方法指出来的管桩,会使桩筒内部可以和土体相融合,增加管桩和土体之间的摩擦力,继而管桩的阻力会提升,承载力加强。管桩加固法性价比较高,桩体使用期限也比较长,比较适合软弱地基。
3.3塑料排水管加固法
这时一种比较新颖的加固方法,主要方法是把塑料排水板通过机械插入深度不同的软土层,经过预压荷载,让软土地基里的水分沿塑料板向上进到砂垫层里,水分减少,软土地基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固,继而提升其承载力。这种方法近些年使用次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水上工程,因为其造价低,加固效果比较理想,且施工手段也很简单,经验也越发成熟。
3.4加筋加固法
加筋技术用在道路桥梁的软弱地基中,还是颇有难度的。加筋技术主要是把一些可以加固的材料加入人工填土的墙或路堤内部,加固材料多样,包含钢条、钢带、尼龙绳、钢筋混凝土,或者树根、碎石桩、土锚等,都是加筋材料。加筋技术可以使土体拥有较强的抗剪性,减少弯曲度,增加承载力和拉伸力,减少地基沉降的状况。
3.5动力加固法
动力加固法,其实就是强夯,使用8---30t的重锤对地基进行强力的冲击,落地距离在8--40m,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和动应力,让地基土更加压实、振密,这样加固地基土,就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强度、改善沙土的抗液化。而近些年对于饱和性黏性土地基,动力加固法又进一步进化成动力加固置换法,就是用强夯把碎石、矿渣等强力挤入地基,直接增加密度,形成碎石墩,以提高承载力。
3.6换填土加固法
换填土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当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很低,变形也无法满足道路桥梁设计,厚度也很小的情况下,直接把基础地面下的软弱土层全部挖去分层换成强度较大的砂或其他较稳定,不易被侵蚀的材料,包括碎石、灰土、炉渣、素土、粉煤灰,之后再夯实或压实到需要的密度,这就是换填土加固法。其会让土壤层的荷载应力增加,降低软弱层的荷载应力,提升地基的稳定性,继而稳固地基。
3.7深层密实加固法
所谓深层密实加固,就是使用爆破、挤压、夯实等方法,振密和挤密软弱地基,让地基在较大深度范围内得到密实。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注重运用密实加固措施,有效处理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压缩性强,所以要想提高承载力,人们就要将软弱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密实加固法具有可行性,可以显著改善含水量较高的软弱地基的物理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结语
软弱地基是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大因素,人们要有效地处理软弱地基问题,保障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人们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软弱地基类型来采取处理措施,保证软弱地基处理质量,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海鹏.探析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8,37(34):235-236.
[2]卢大举.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
施[J].建材与装饰,2018,(35):279-280.
[3]吴若铖.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18,(14):114-115.
论文作者:肖庆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承载力论文; 密实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