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可

工民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可

身份证号:41071119881001****

摘要: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工艺应用范围比较广,这种施工工艺是我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水平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保障建筑物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点.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从钢筋混凝土的构造特点以及施工工艺的角度出发,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施工流程操作,并在每个流程环节完工后,进行质量的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从而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研究

前言

构造柱亦可称为混凝土构造柱,在进行工民建施工时,在需要设置构造柱的位置,将钢筋及混凝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再遵照先砌墙后浇筑的顺序,将其浇注成混凝土柱状结构,通常构造柱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砖砌房屋建筑的结构强度,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民建施工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构造柱的使用中,要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等进行严格的掌控,从而确保构造柱技术的有效运用及实施,从而提高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及效率,降低维护难度等。

1 构造柱的作用分析

构造柱可以加强墙体纵横向与圈梁连接的紧密型和牢固性,大幅度提高了砖砌房屋墙体结构、柱体结构的抗剪能力和竖向抗变形能力,从而增强砖砌房屋建筑物整体安全使用性能和抗剪性能,有效避免砖砌房屋建筑物因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出现失稳现象,提高砖砌房屋建筑物整体的抵抗能力和稳固性,确保砖砌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有效增加砖砌房屋建筑的安全使用寿命,另外,在实际的砖砌房屋建筑墙体施工中内、外墙体砖砌结构的康健能力和荷载承受能力不高,而通过构造柱施工技术,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质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砖砌房屋建筑墙体出现开裂质量问题,从而切实维护和保障砖砌房屋建筑墙体的整体性能与抗震能力。

2 构造柱的运用原则与要求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前,要进行一定的方案设计工作,且要依照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阐述如下:

(1)在进行构造柱设计时,首先要对房屋建筑的建造等级,及相关构件的受力及稳定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再结合具体的砖砌结构房屋建筑工程要求,在需要设置构造柱的部位,如墙角、外墙交接处等位置布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要了解适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条件,对于受力或者稳定性不强的砖砌房屋建筑结构中可以采用构造柱,也可以当砖砌房屋结构梁下墙体跨度较大、厚度受到限制的时候可以在梁下设置构造柱,还可以在砖砌房屋建筑墙体厚度较大、自重较大且风荷载较大时可以在墙体规定的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从而满足砖砌房屋建筑墙体结构承载力、抗剪能力和抗震能力的要求;

(3)工民建施中所使用的构造柱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砖砌房屋的建筑稳定性,要想将构造柱结构较好的运用于建筑当中,就要配合以相应的圈梁结构,且圈梁在构造柱设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而在房屋建筑砖砌墙体规定的适当部位进行构造柱设置的同时需要保证构造柱与圈梁可靠地连接,从而增强砖砌墙体结构和房屋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3 构造柱施工工艺

在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究其原因,就是施工工艺上出现了问题。现分析如下:

3.1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问题

(1)轴线错位。构造柱的轴线错位经常见于楼层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对钢筋骨架的调整不够认真仔细。往往是浇筑一层后,发现下一层构造柱已经歪了。然后在这一层进行校正。结果便出现了轴线错位的现象。

(2)箍筋、拉结筋设置不合理。上文提到,在墙体与构造柱相交的地方,应该砌成马牙槎,同时要应该靠着墙体每相距500mm左右就设置两根拉接筋。拉接筋至少应该深入墙体内部1m左右。另外在构造柱同圈梁进行相交的地方,应该设置箍筋,用以加密。其加密的地方应该大于或等于45cm或者是整个楼层高度的1/6。而两根箍筋之间的距离应该以小于或者等于10cm为最佳。同时,构造柱的竖向钢筋可以使用绑扎接头,长度以35d为最佳。同样,在捆扎段里面的箍筋间距依然应该小于或等于10cm。以上几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主要原因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管理水平有关。

(3)断条。在构造柱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各种箍筋、圈梁钢筋、连接筋交合在一起,同时其内部各种钢筋的排列和捆扎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会对混凝土的下落运动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构造柱中很有可能出现卡有砖渣的现象。如果存在有较大的石块,就要出现构造柱断条。

3.2构造柱的施工技术要点

做好构造柱的施工,第一就是要求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正确认识构造柱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作用原理。在工程准备阶段,就做好构造柱的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施工条件,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构造柱施工方案,做好构造柱施工的技术措施和相关施工规范,并严格执行。如果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被安置在墙体之中,则应该从砌好纵横墙,并预留好一定的构造柱位置。然后从每一层构造柱的柱脚开始砌筑。在构造柱的建造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施工技术要点的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构造柱的质量。

3.3做好施工质量管理

针对构造柱出现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问题,一是要重新认识构造柱的重要性,深入研究构造柱施工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理念,不断创新技术,提高施工工艺。通过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全面提升构造柱施工的质量。二是要建立相应的严格的施工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强化监督的方式,可以规范化施工人的施工行为,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和更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三是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施工人员规范施工、质量施工的意识。同时,通过培训,使得施工人员不断的接触、了解和掌握新的施工技术,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四是做好机器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定人定机,实行专人负责制,并定期对机器进行检修和保养工作。严禁无关人员,接触和使用机械。机械是构造柱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做好对机械的管理,是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一大重要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施工中广泛的运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屋建造质量,并能够使砖砌结构房屋建筑的整体强度等得到提升。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施工流程操作,并在每个流程环节完工后,进行质量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从而有效的确保工程质量。此外,要想进一步的发展并提高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技术水平,从事于构造柱施工的技术人员等,要在工作不断的积累实际经验,再结合理论知识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及优化,还要多多吸取国外先进技术中的精华部分,并学以致用,共同促进我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护线.浅析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7(10):106.

[2]王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8(12):32.

[3]于成辉.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技术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12): 320.

[4]王梅.关于工民建中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的相关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

[5]张洪涛.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技术浅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12): 113.

论文作者:赵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工民建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技术的研究论文_赵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