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胃穿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彭思庆,梁响林

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 417600

【摘 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胃穿孔患者中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尾号单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我院胃穿孔患者标准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就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穿孔患者在标准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全面提高胃穿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胃穿孔;并发症;生活质量

胃穿孔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患者本身患有胃溃疡,但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暴饮暴食,致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啊,最终诱发胃穿孔。患者常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导致休克、腹膜炎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依从性,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1]。集束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一系列有循证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是针对某种问题而制订,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就其疗效和生活质量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6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腹部穿刺抽液检查、X线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的65岁,年龄最小的24岁,平均(44.3±12.5)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观察组中年龄最小的25岁,年轻最大的68岁,平均(45.8±13.4)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肝肾功能疾病患者及不签署同意书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上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我院胃穿孔标准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胃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心理护理:胃穿孔的起病较急,患者往往入院后临床表现较重,急需手术治疗,而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此时,护理人员应随时了解、观察并评估患者的心态变化,针对患者存在的疑问和治疗过程出现的情况耐心解答,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痛苦、恐惧及焦虑情绪,注意倾听每一位患者的倾诉,积极鼓励患者,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胃管护理:胃管是针对胃穿孔患者进行胃液抽吸、往胃中注入液体想患者提供食物和营养的重要手段。在进行插胃管时,要先摆好患者的体位,对患者鼻腔进行清洁和润滑,插入胃管后,要进行妥善的固定,防止导管打折和脱出。要定时查看胃管的通常情况,定时进行清洗和胃液抽吸,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每日应用棉棒沾水清洁患者鼻腔,更换胶带时应注意将脸部胶带清理干净,导管外漏部位应妥善安置处理,以免牵扯滑落[3]。疼痛护理:首先,按照我院标准知识培训模式对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培训,包括疾病知识、护理知识。指导护理人员正确辨别患者的疼痛表现,可行持续动态的疼痛评估,以时间为横轴,定时录入患者体温,疼痛情况,以数字分级法进行评估。针对情况>3分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在患者连续3次疼痛评分<3分后停止用药;针对疼痛评分在0-3分之间,可采用非药物止痛的方式。通过为患者播放音乐、看书、聊天及耐心倾听等措施缓解患者疼痛、转移患者注意力[4]。并发症护理:出血、感染和尿潴留是胃穿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后24h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指标的变化,妥善固定胃管,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按照医嘱使用止血药物,短时间内如果引流瓶内出现大量血性液,要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因此在术后3-5d如果患者还存在局部疼痛或压痛,则表示患者可能存在炎症情况,此时应给予充分引流,加强还要,给予抗生素治疗。为减少尿潴留的情况,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排尿方式,以正确的排尿体位。同时,如果患者已经患上尿潴留,则要采取物理、按摩等方法协助患者尽快排尿[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就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

将统计数据纳入统一表格,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合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经卡方验证计数资料(n%),经t验证计量资料(x±s),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进1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尿潴留,无患者出现出血情况,对照组患者3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尿潴留、1例发生术后出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871,p<0.05)。

3 讨论

造成胃穿孔的最常见因素是消化性溃疡,因溃疡不断加深或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待其穿透肌层、浆膜层后,最后会导致胃或十二直肠壁穿孔,造成患者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导致患者出现休克、发热、腹膜炎等情况。手术治疗是临床上针对胃穿孔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因此,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依从率的关键[6]。

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来处理难治临床疾病的护理方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针对胃穿孔患者在标准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全面提高胃穿孔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秀菊.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44(6):45-46.

[2]江甜甜.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7(5):522-522.

[3]刘兰芬.集束化护理在胃穿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5,25(5):79-79.

[4]诸纪华,程晓英,郑丽丽等.9例新生儿胃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82-684.

[5]刘俊芝.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2):2703-2704.

[6]周林荣,曹春菊.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817-818.

论文作者:彭思庆,梁响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对胃穿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彭思庆,梁响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