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资本构成的变化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化与论文,资本论文,技术革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者说:在当代资本有机构成日益提高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新发展的切入点,应放在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特点上。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使社会生产方式和劳术技术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变化又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内部性质和社会性质相应发生变化。我国企业对此要予以高度关注。
当代资本构成理论正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冲击,这场革命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目前,被称为当今信息技术主流的集成技术和网络技术正以一种始料不及的速度,一种极强的感染力和兼容性,一种超乎寻常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传递、扩展。它使那种“在新经济世界中,被排斥在市场和资金之外的国家将是唯一的失败者”论调显得大为逊色。为此,研究由这种冲击带来的资本构成新变化,及其对资本和投资正表现出强烈“饥渴”的中国的发展显然具有启示作用,对我国当前投资体制改革,促进企业资金配置合理化和结构优化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论
16世纪的世界贸易开通和世界市场开辟,“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资本的历史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是一部资本不断扩张,不断使生产关系演变为赤裸裸的资本关系的历史,是一部资本关系不断累积的历史。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可以看出,打开资本关系积累奥秘的钥匙正是一种被称之为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有几个要点:(1)在资本主义整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不断变化的。(2)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简称资本构成。(3)“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1〕马克思把前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把后一种构成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4)不变资本指的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主要是用来雇佣劳动力,付给工人工资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资本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补偿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所预付的资本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余额,即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又叫做可变资本。(5)“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2〕,形成产品,体现为劳动、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劳动过程的结果即产品的角度看,劳动本身表现为生产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的主要手段之一,他说,“各种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3〕(6)由于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发生了变化,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改变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积累、资本扩张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马克思以后的历史验证了这一点。看1889—1959年美国加工工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70多年时间里,不变资本量共增加了38倍, 而可变资本量只增加22倍; 这一时段的五个有代表性年份,即1889 年、1904年、1929年、1939年、1959年的资本有机构成分别是4.4C:1V、5.7C:1V、6.1C:1V、6.5C:1V、7.5C:1V,呈递进提高趋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机理是:资本的生命力取决于利润→驱动资本到处寻求最佳获利区→首先是提高自身的劳动和生产率,以减少单位产出的劳动耗费→改进、提高自身的技术装备水平,即用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用新的机器更替旧的机器→机器设备越是完善,同一数量的机器设备所需工人就越少,从而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相对日益增加,而可变资本相对日益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相应日益提高。显然,研究马克思资本有构机成理论新发展的切入点应在“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或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特点。
二、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的劳动技术条件
20 世纪70 年代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转折性意义。 1973年世界性的第一次石油能源危机总爆发,1974年世界上第一台微电脑问世并迅速转入商业批量生产,标志着一个以石油能源为动力基础,在物质能量主导下发展的机械化大生产时代开始走向其反面,一个以“信息集成”为基础,在信息智能主导下依程序进入网络化生产的时代行将到来。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过去20多年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社会分工与合作,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格局,而且使社会生产方式,使劳动技术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W.卡斯特乐斯等指出的,“当今计算辅助设备形成的世界网络,通过电讯及信息系统形成的管理业务一体化,使实现远距离空间活动的统一管理成为可能”。 另据摩托罗拉公司预测, 到2000年将有2000万美国工人随身携带无线电数据终端。大量的企业领导人看好这种信息技术。美国一个机构对3500名高级经理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指望无线电通信在90年代中能提高生产率。远距离的生产要素结合,带有流动性、灵活组合的特点,正是这种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基本内容。
再看下面两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全世界约有700 万人每天使用一次计算机,这一指标,在1988年上升到5000万人次,1990年达2.2亿人次,预期到2000年将高至10亿人次; 美国为满足军事和学术需要而开设的国际网络,由于其可以以每分钟几十日元的低价格将大量的数据资料、图像传输到世界各地,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已经引使许多企业及其它组织机构纷纷入网,利用该网络的人数正以每月15%的速度递增。这两组数据从一个侧面表明现时代使用以电脑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人数呈加速增长,且使用、利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的事实,同时反映出现代劳动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变化特点。
造成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当今社会生产方式,使劳动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依赖不断加强的条件与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资本以追求市场利润为动力,市场激励创新,而基于个性的创新又势必是不断开拓市场,从而推动市场经济演进。经过自16世纪世界市场开辟以来的几百年市场创新累积,目前世界正带着一份极其丰厚的市场经验、市场知识进入一个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新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给予经济主体一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这一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市场信息呈指数化增长,市场信息传通渠道多媒体化,自然和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样,处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劳动者就不得不正对种种新信息技术的挑战,也不得不借助某种信息技术去解决各种劳动问题。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分散化趋势与信息集成度提高。与市场创新的累积规律相联系,由于创新累积到一定程度具有“乘数效应”,因而每隔一个时间段市场的信息集成度就要上一个新档次新高度。信息集成度提高与经济决策分散趋势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前者指的是信息处理技术水平,后者标志着经济主体的信息消费需求与信息应用能力。根据信息不增原理(即信息处理过程的中间环节与层次越多,信息丢失量越大,信息真实度与效用越低),信息流转的中间环节与层次越少,越有利于经济决策水平提高和信息效益作用的发挥,越是使决策具有分散化特征。劳动者同时也是一个决策者。决策的分散化意味着更多的决策个体,不但厂长经理这些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需要决策,而且企业的被组织者被领导者被管理者也要对自己工作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决策。在这样一个必须因应机会的多样化趋势迅即作出决策选择的条件下,面对汹涌而来的各种信息集和微妙的人机之间、机机之间通信,信息的手工处理方式,或传统的“人——人”传通方式显然已无济于事。这就要借助于群体智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这种智力延伸手段才能达到有效决策和劳动的社会化目的。特别是那些要应对跨国战略联盟发展的挑战的外向型企业,就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把握大局,以一种开放型整体观统领各路信息,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泛滥”中提取具有关键性、先导性、特征性的主信息因子,提取主成分信息,建立以自己特色统一起来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三是以工厂自动化和联网服务为主体的产业信息化改造。近20年来信息技术得以迅速、广泛、深入地应用到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使一大批传统产业从根本上“脱胎换骨”,接受工业历史以来最为深刻的信息化改造,这除了信息技术的正确利用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以外,还有信息技术的兼具公共性与专用性的双重优势,生产成本降低和技术兼容性提高等原因与条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反过来又推进了信息网络及其相应的流通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等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既有个性特征,又具多功能的通用网络系统的形成,从而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及其设施已成为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对它的拥有量与利用率已成为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目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机器设备、信息工具等的使用,已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新劳动者进入就业市场或劳动者升迁的新基准。现实表明,人们劳动的信息技术条件进步,一方面适应了经济社会的技术发展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大大地造成了劳动者产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而且从一些资料所反映出来的情况,这种依赖性大有继续增强和深化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以美国为领头的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的提出、实施,和世界范围兴建“信息高速公路”热潮兴起,这种劳动的技术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值得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劳动的技术条件变化在中小企业表现得尤其明显,尤为突出。随着各种联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的信息交互网络开通,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实施,更为便宜的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和网络技术服务广泛进入工商业活动,使原先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型技术不足、技术难题、经济不规模等限制将“不攻自破”。从一定意义上说,小企业获得新技术在机会上与大企业大体相等。有关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和软件销售商正把开拓的眼光转向面对小企业的新技术需求,这一变化使以前需要上百万美元的大型机才能运行的营销数据库现在可在个人计算机上运行,使长期以来一直为大公司控制而小公司无法企及的管理技术、营销技术,可以轻易地进入小公司老板面向个人产品与服务的网络上。通信业巨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已大大改进了对小企业的技术开发策略,集中精力把解决方案软件包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一种联机网络和互联网络服务;继此,去年10月又推出一种叫做“增长资源”的新程序,帮助企业分析和提高他们的销售和营销收益,并提供日益广泛的国际范围的内部情报。故此,与长期担当“配角”、“起补充作用”的角色变革相一致,中小企业的劳动技术条件因之而得到根本性转变。
三、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资本构成的变化与发展
从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里可以看出,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变化,会使总资本构成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这一点易于理解,本文略谈)发生变化,由此我们还可作进一步的深化,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变化,还会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内部构成、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革命还在波澜壮阔地进行中,目前我们还不可能提出一套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成熟图案。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关技术指标来佐证这种变化。据专家测算,1990年全球电子和信息产业硬件产品产值约8600亿美元,预期到2000年将达20650亿美元。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硬件产品主要作为劳动资料进入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的生产资料项的,从这类产业的产值变化中我们可以大体推导出资本有机构成中不变资本继续增长的趋势。但必须看到如下四点。一是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增长幅度不如可变资本的增长幅度大。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开通,更多的企业上“路”,原先生产资料价值部分中用于劳动资料的那块将会逐步缩小,因为企业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上的工具、资料进行生产,而无需另外添置新的劳动资料,或通过寻找与选择网络上服务项目的办法,减少原先劳动资料的支出。这减少开支的部分会较大地增加到智力投资上。美国著名学者W.卡斯特乐斯和L.蒂森的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一点,他们说,“高技术市场,特别是微电子市场,是国际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它在这些市场中的作用常常是制约整个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对国际竞争来说,它更重要的作用,则是国家或公司在传统工业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利用高技术的能力。”这样理智的投资者会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对现代技术的利用能力上。二是由于企业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向新专业化、国际化转型和企业兼并、合并,结构优化重组过程中带来的大规模劳动资料改造和技术更新,以建立新经济秩序,会带来不变资本的结构性增长。这种新经济秩序的出现被认为是从产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如宇宙航空、软件、通信网络产业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三是小企业的不变资本构成中,信息技术设施方面投资增加更显突出。据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估计,1995年全世界5200万家小型企业约在信息技术上花费2300亿美元,这些投资除主要用于购买数以千计的个人计算机外,还大量注入其它相关的配套技术设备中。四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比以往其它技术更快点,体现在资本有机构成上就是随着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更新周期缩短,硬件设备的折旧率相应提高,不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加快。
在新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化变革进程中,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即社会劳动工资总额会随着社会总资本的增大而出现较大的增长,而且正如前面所指出的,其增幅要比不变资本的增幅大。但有几个特点须加以注意,并给予重视。一是增长主要体现在信息劳动方面,尤其是信息集成度较高、信息劳动效果较显著的劳动者上。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组织结构的技术性变化,是与制造业的衰退和服务业的兴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制造业中生产线上的工人工资一般不容易有较大的变化,大体上差不多,但像软件这种信息集成度高的行业,产品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人,因而工资较高,内部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与一般劳动者工资差异较大是可以理解的,换句话说是知识价值规律的表现。二是由于劳动者的信息劳动强度提高,这部分劳动也会在工资上逐步体现出来,并有加大之势。举例来说,日本一大商社自建立有与世界100 多个国家联网的全球性信息网络并开始运作以来,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流通与利用,但也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劳动者的信息劳动强度。凝聚在这类劳动强度中的收入将会在今后的工资构成中得到更为明显的反映。三是劳动前的智能培训费用和参与工作后的信息智能再配置(如继续智能教育、个人信息设备配置等)成本等也会有较大的增长,从而反映在劳动工资上,这一块会有较大的增加。四是信息化发展条件下人的劳动时间缩减对劳动工资增长的总额制约与结构调节。日本大阪科学技术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借助于多媒体这一新信息技术工具,包括上班时间在内的年总劳动时间可望缩减到1000小时。这样,由于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劳动时间弹性将成为国家、社会对劳动工资总额增长的“制约器”和社会总劳动工资结构的“调节器”。总的来说,在新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工资总额构成中简单劳动者的工资会相对降低,而智能劳动者的工资会进一步提高,但也有差异,有的升幅较大,有的升幅可能会小些。
以上分析,给我们三点启示。第一,在当前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要对企业不变资本中的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改造问题给以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否则我们的企业就会随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程度加大,随着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和陆续开通而处于日显被动的局面。第二,随着新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与发展,可变资本构成中信息劳动,尤其是信息集成度,信息经济效益显著的劳动工资部分会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在这方面要有一种特别的理智,使资本有机构成,可变资本构成的变化发展与当今人才竞争的特点,即主要地表现为信息集成人才的竞争发展结合起来。第三,使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趋势与造成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经济体系结合起来,形成信息产业资本融合生长之势。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672页,第205页,第204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672页,第205 页,第204页。
标签: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信息革命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