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达医院眼耳鼻喉科 102208
【摘 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科诊治的12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地塞米松联合糜蛋白酶加入10ml生理盐水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雾化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90.0%),而呼吸困难、声嘶、吸气时喉鸣音、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小儿急性喉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急性喉炎;临床疗效
小儿急性喉炎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其通常是以会厌声门区为主演化而来的喉黏膜急性炎症,在冬春季的发病率比较高,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声嘶、吸气时喉鸣音、犬吠样咳嗽等,影响患儿的正常成长,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对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为患儿提供布地奈德加糜蛋白酶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随机选择了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科治疗的12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33例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年龄在7个月-4岁,平均(1.8±0.3)岁;实验组中34例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年龄在6个月-4岁,平均(1.9±0.4)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临床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了系统性的检查,随后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
常规是将5mg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加入生理盐水10ml,进行稀释处理,并经氧气驱动以6ml/min的流速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min/ 次。
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将2ml布地奈德和生理盐水2ml进行稀释处理,再加入异丙托溴铵2ml,并经氧气驱动以6ml/min的流速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速控制在6L/min,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min/ 次,每次间隔时间控制为4h。必要时口服孟鲁司特,4mg,每晚一次。”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对其临床症状和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处理,以确保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3临床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见不良反应;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现了轻微的不良反应;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见改善,不良反应明显。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数×100%。(2)对两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声嘶、吸气时喉鸣音、犬吠样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3)对两组患儿治疗阶段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借助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相关治疗和统计后,实验组中大部分患儿的临床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中有5例(5.0%)出现不良反应,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治疗后,不良反应得到明显改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喉炎属于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主要是因为小儿抵抗力和免疫力弱,极易受到各种因素侵袭,加之患儿排痰能力比较弱,从而加重病情的恶化,致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急救的风险。患儿及家属无法承受,因此药物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抑制致炎因素及炎性反应,氨溴索注射液,降低患儿喉部分泌物,,使患儿的喉部炎症和水肿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通过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极易诱发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为了改善上述现象,我院尝试为患儿提供布地奈德联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必要时口服孟鲁司特,其可以有效提高溶酶体膜、机体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减轻抗原体结合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酶促反应,以达到对支气管收缩物质合成的有效抑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儿耐受性高等一系列优点,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彩霞,梁玉红.60例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6,8(33):64-65.
[2]王晓辉.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2(11):155-156.
[3]张卫海,王平,李永新.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7):81-82.
作者简介:李红超,1971年5月14日,男,汉族,三门峡市,主治医师,本科。
论文作者:李红超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患儿论文; 喉炎论文; 小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