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论文

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论文

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宋 星 雷晓燕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0072)

摘 要 校本课程有多种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是校本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同时相关品牌的建设反过来还能促成校本课程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关于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建设必须立足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以文化实践奠定品牌建设基础,以各种文化精神提炼文化品牌内核,以文化发展需要打造品牌性的课程产品或服务,基于文化元素制定文化品牌标示。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文化价值 文化品牌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依托学校文化、地方文化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过程。因此,关于课程文化品牌的建设可以基于校本文化课程的文化价值打造,以品牌引领学校文化及学校的发展。但在实践中,很多学校更加关注文化品牌建设下的学校特色打造及其对学生的推动作用,而少有对文化品牌建设和文化价值的关联,忽略了文化品牌建设对课程的文化意义。所以有必要对这两者进行结合研究,巩固两者相生相长的关系。

具体而言,对于每个数据包,先依据空洞区域定义“雷区”FAR(Forbidden Area),进而使得数据包能避开FAR,进而抑制空洞路由。而FAR的尺寸和位置随数据包时延要求不同而变化,从而平衡网络流量。为了保证数据包能及时到达目的节点,DG-SHGR路由利用端到端时延要求调整FAR尺寸。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DG-SHGR路由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率,并平衡网络负载。

一、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校本课程能传承地方文化

每个学生都植根于地方文化之中,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是学生需要研究和反思的对象。校本课程开发正好为地方文化的研究反思提供了契机,同时地方文化又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把各种地方文化的精华转变为课程,让学生在地方文化的探讨和反思中获得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课程对地方文化的吸纳,使地方文化通过课程教学得到传承发展。

2.校本课程能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其关于学校文化的想法能够在校本课程中得到集中展现,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实际上也是学校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植根于学校文化传统,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创造的重要契机[1]

3.校本课程会促成其他文化传承

在以上文化价值之外,校本课程还会形成其他文化影响。如校本课程的建设主要是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而进行的课程开发,这种出发点决定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文化资源的应用不会仅仅限于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同时其他比较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会进入到课程中。无论哪种形式的课程应用,都会使国学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校本课程中所要利用的文化资源,包括地方文化、学校文化和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等,集中在一起经过整合形成适合学校需要的课程。为了使课程开发更加合乎需要,必然需要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如在部分学校开发的饮食与健康课程中,地方饮食文化就可能会和传统国学文化结合起来等等。校本课程中的多种文化引进还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互动。

4.校本课程会促成多种文化交流

通过油缸行程传感器得出截割头空间位姿,需要建立掘进机坐标系统,并通过D-H法解算才能得到截割头位姿检测模型。掘进机坐标系统及连杆参数如图2所示。

二、文化品牌建设是校本课程的目标

校本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提炼文化品牌内核。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不仅要把各种文化对应的形式或载体予以传承,更要把各种文化对应的文化精神进行传承,这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方向。在把众多文化糅合在一起时,实际上就形成了多种文化精神的交融,这个交融的结果是课程开发的重点,同时也是课程文化品牌的内核。对这个文化品牌内核的提炼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梳理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的文化资源。由于条件不同,每个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涉及的资源并不一致,有的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的学校所处地区的文化资源较为突出,等等,因此便形成了学校关于不同文化的课程开发。校本文化课程开发给了学校更多的课程自由,但是学校能够利用的文化资源是有限的,不同学校的文化资源偏重不同,因此首先要对不同学校的文化资源进行归纳。第二,对课程各种文化形式的精神进行提炼。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神,有的学校文化精神偏重于务实创新,有的学校文化则突出人文关怀,等等。在确定了课程开发所用到的文化资源后就需要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进行总结,把握各种文化的精神脉搏,这是校本课程传承创造特定文化的前提,也是打造文化品牌的思想基础。第三,按照学校发展理念对各种文化精神进行筛选升华。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精神取向,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所有的文化精神都需要服务于学校发展,学校发展的思想理念是各种文化精神的总纲领。在对各种文化精神进行提炼后,还需要基于学校发展理念对各种文化精神进行统整,进行文化精神的筛选升华,形成和学校精神理念相一致的文化精神,这里的文化精神便是校本课程文化品牌的精神内核[3]

1.放大课程文化价值

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全面主导下,学校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校本课程进行文化品牌建设时,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文化就会在众多课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形象或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进而发展成学校的特色。

2.延续课程文化意义

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是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支撑,而文化品牌建设则有利于校本课程文化价值的最大化[2],因此关于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建设须立足于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

3.形成学校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建设有一定文化价值,但是这种价值更多地是一种课程建设的客观效果。为了使校本课程发展成为文化品牌,学校必然会强化和拓展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规模,使校本课程已有的文化价值得到强化和扩大。同时在校本课程成为文化品牌后,必然会形成一种边际效应,放大课程的文化价值。

4.引领学校文化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由于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发展,意味着其他由学校文化所阐发出来的各种实践教育活动或要素都会得到转变、优化,从而使学校在整体上得到提升,即校本课程文化品牌引领学校文化和学校发展。

三、立足校本课程文化价值的文化品牌建设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都面临着各种挑战,给学校造成一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校就会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工作任务,会有应付心态,从而使得课程开发形式化或者短暂化,影响校本课程文化价值的持续实现。而品牌建设是一个持续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在进行品牌建设时,自然会促成校本课程的文化意义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得到延续。

1.加强文化实践,夯实文化品牌建设基础

从课程文化品牌建设出发,有关校本课程的文化实践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课程本身也是文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重视校本课程的文化性,而是就课程说课程,把课程和文化剥离开来。如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忽略学校文化融入,一味照搬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模式,或者在课程建设中对相关课程内容的开发脱离文化语境,等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课程的文化意,使得有关课程的文化品牌建设缺乏必要的文化内核支撑。因此,在文化品牌建设需求下,还需要增加校本课程中的文化渗透,引进更多的文化性内容,使地方文化和学校文化更多地融入校本课程,增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这是校本课程由课程向文化品牌转变的基础。第二,突出校本课程建设的文化意义。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品牌,是由于品牌具有足够的文化意义来支撑。对课程文化品牌来说也是一样,校本课程从课程向文化品牌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课程中的文化意义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可,其中的文化价值意义得到凸显,才有了品牌建设的需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通过校本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方法等突出课程的文化意义。第三,积累课程文化经验。文化品牌必须有足够的文化内涵支撑,单薄的文化底蕴会使文化品牌行之不远,文化底蕴并非是把各种文化简单组合,而是在文化本身和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血肉相连的关系。因此,在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打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通过文化实践积累品牌的文化底蕴。高楼大厦平地起,文化品牌的建设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要素、各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面的每一步发展都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文化经验,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2.基于多种文化精神,提炼文化品牌内核

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奠定了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打造属于学校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才是校本课程发展的最终目标。校本课程文化品牌建设可以带来如下效果。

定植前首先应该做好土壤处理工作,结合种植地地势条件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情况下,对于地势平坦的种植地采用全面整地模式,土壤深翻深度维持在35-50 cm,以打破犁底层为主。整地过程中还要把地间的杂草、根茬、石块全部清理出去。结合整地,还要做好基肥施入工作。果树定植前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确保使用的有机肥完全腐熟,不要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导致致病菌引入果园。

3.根据文化发展需要,发展多样化品牌服务

产品或服务是品牌的现实存在,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建设需要打造能够支撑品牌的多样化产品或服务。第一,要具体化校本课程中各种文化发展的具体需要。校本课程承载着学校文化、地方文化等其他文化的传承、创造发展的需要,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这样的说法过于宽泛,在实践中无法落实。因此,要使各种校本课程建设的各种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对各种文化发展需要进行具体化。如关于地方文化的发展需要便是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其创新,并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学校文化也是如此。第二,要厘清满足各种需要的具体方法路径。校本课程中的文化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也是落实课程文化需求满足的必要条件,在明确各种需要后,应根据需要发掘各种合适的路径方法。第三,把各种方法和学校条件相结合,确定合适的方法。课程中具体发展各种文化的方法有多种,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作为基础,如在课程中关于地方音乐的传承最好有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人来参与,等等。对学校来说,并不能完全拥有文化发展需要的环境或条件,因此在相关课程开发时,就需要选择和学校条件相符的方法以实现文化发展的需要。第四,根据课程需要对相关方法进行合理改造。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价值是人的发展,文化发展创造是第二价值,这个第二价值实现必须要服从于第一价值需要。另外,学校关于课程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和机制,校本课程中的文化发展方法必须根据学校课程需要和要求适当调整,经过调整后的文化发展路径或方式便是校本课程文化品牌建设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小麦是鲁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4.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继续加强高产优质、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探索本地区小麦高产的方法很有必要。本文以郑麦583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确定本地区小麦最佳种植密度提供参考。

4.选择文化元素代表,打造文化品牌标示

品牌由视听识别、品牌内涵、产品或服务三个部分所构成[4]。视听识别的解决方式是打造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标示,可以基于课程相关文化中的各种代表性文化元素来打造校本课程文化品牌标示,加强课程文化品牌文化价值的发挥,在品牌得以持续时,课程相关的文化就能够得到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传承。根据课程文化品牌的精神规定标示打造的基本要求。第一,校本课程的文化品牌标示是文化品牌精神内核的外显,文化品牌的标示制定必须要合乎品牌精神。另外,文化品牌的标示是课程文化品牌对外推广传播的标志性东西,要使其能够传播或推广,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要使相关标示具有较强的美感。文化品牌的标示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把该文化品牌和其他文化品牌区别开来,因此对标示的选择必须要个性化,形成品牌的独特标示。第二,要从相关元素中选择合乎要求的文化元素。课程文化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其中的文化价值意义最大化,因此对标示的选择自然需要从相关文化中选取合适的文化元素,这时候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相关元素能够对特定文化具有表征意义。第三,根据品牌标示的要求对相关文化元素进行改造,在课程涉及的学校文化或者地方文化中有很多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元素都能够直接应用为品牌标示,还必须依据以上提出的标示要求选择和改造文化元素,或简化,或夸张,或美化,使最终确定的文化元素既能够成为品牌标示,同时又能表明其中的文化意味。

参考文献

[1]孟立军,吴斐.论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的本质及发展趋势[J].民族教育研究,2016(01).

[2]杨九俊.学校个性、个性传承与校本课程[J].江苏教育,2016(07).

[3]郭少榕,刘冬.校本课程:闽东畲文化的传承创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4]胡晓清.学校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9).

*该文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18SKSZ0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宋星(1975-),女,四川新津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雷晓燕(1982-),女,重庆永川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标签:;  ;  ;  ;  

校本课程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