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活动迅猛发展的当下,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遇到深厚素填土上填筑路基的问题,除采用深层处理方式外,本文结合崇左市体育园东四路,介绍了如何采用部分换填的方式,满足路基强度和变形要求。
关键词:城市道路;深厚素填土;换填;设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尤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强度的提高,在各项开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土石方(如北京市每年可产生5×10 7t左右的弃方)。这些土石方很多不能通过本项目消化,多余的部分即成为弃方。对于弃方,合规的做法是运往选定的弃土场或渣土消纳场[1]。但是有些企业出于利益考虑,往往将多余土方就近随意丢弃于隐蔽低洼处,如果后期该处兴建其他建(构)筑物,则面临地基处理的问题。
1、深厚新近素填土[2]
本文所研究的深厚新近素填土,是指厚度(路床以下部分)大于3米、堆填时间较短(砂性素填土小于5年、黏性素填土小于10年)的素填土。这类土一般是由其他项目所挖出来的原状土堆放形成,未经压实,尚未完成固结沉降,需经过处理方能作为路基持力层。
2、深厚新近素填土上修筑路基时的常用处理方法
在工程实践中,深厚新近素填土上修筑路基时,设计人员往往会选择深层处理方式,比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因为这些工法处理得更为彻底,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大、沉降小。
大面积填土的情况下,则往往选择强夯法,该工法虽不及前述深层处理工艺彻底,但结合处理厚度选择合适的夯击能,处理后一般也能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而造价节省很多。
传统上道路设计时的换填法是指将路床以下的不良土层全部换填成好土,因此,出于造价和环保考虑,换填法一般不适用于深厚不良土层。
表1 深厚新近素填土上修筑路基时的常用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特点综合比较确定。某些项目中,受各种因素制约,既无法采用强夯法,也无法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深层处理方法,此时设计人员往往选择换填部分厚度的素填土,经工程运营实践证明,也可以满足城市道路的使用要求。但是其换填的厚度往往是凭经验确定,缺少定量的计算,这样既存在工程质量隐患,也不利于造价的控制。
3、部分换填时换填厚度的确定
3.1 工程实例
崇左市体育园东四路位于崇左市城南区,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28米,因所处区域为新区,各类建设活动较多,存在较多的新近素填土。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项目K0+550~K0+750段有200米长的路基范围内存在5米~6米厚的素填土,主要由黏土组成,土质不均匀,堆填时间不超过10年,属于深厚新近素填土,未经处理不得作为路基持力层。该项目有以下特点:
(1)工期要求紧:该项目为EPC项目,中标后建设单位即要求施工进场,并要求在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前完成施工,工期仅5个月。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处理方法工期太长,不适用。
(2)周边环境复杂:道路东侧现状为某中学操场,学校围墙紧邻道路红线,学校操场看台与道路红线相距约10米;道路西侧为在建体育中心。素填土厚度较大,且周边有现状建筑物,因此强夯法也不适用。
综上,考虑采用部分换填,换填的厚度根据强度(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和变形(沉降)两方面来确定。
3.2换填厚度的确定
(1)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3] [4]
限于篇幅,计算过程不再赘述,经计算最终地基总沉降为47.3cm<50cm,满足《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由于本项目素填土未受水平力或位于原始斜坡地形,故不再进行稳定性分析。
4、结语
城市道路设计中,往往会遇到深厚素填土上修筑路基的问题,通过采取部分换填的方式,也可以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本项目建成通车约一年,未发生明显沉降,使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周连兄,包美春,李丹雄. 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余方处理现状及管理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6):210-211.
[2]《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3]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4]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论文作者:马传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填土论文; 路基论文; 深厚论文; 厚度论文; 崇左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