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摘要: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校内外教育的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当代背景下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性角度出发,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家庭教育进行对比,进而谈到教育观差异是导致创造力培养的根本原因。最后,对提出的两点影响因素对应谈了培养的策略。在今后的教育发展方面有关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依旧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还需我们更为广泛的普及相关的教育意识。
关键词:中外教育观;创造力;影响因素
一.当今时代背景下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著名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到过:“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历史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却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这个问题无疑会引发我们的思考,究其根本,是中国人对人才创造性培养不足。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没有办法很好的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因此也就没有办法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2】
今天的时代特征就是,谁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优势,谁就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中华民族能否在世界先进民族中占领一定的地位,取决于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总是跟在别人身后模仿,显然不足以达到我们想要发展成强国的标准。因此,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就成了目前排在首位的任务。当然,由于我们与国外的文化存在差异,我们的教育观念也与之不同,进而会影响到对创造力的培养。有些文化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同样有些文化也会对其产生抑制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对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中西方教育观差异对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争取达到接近培养成效理想化的状态。
二.从文化方面谈创造力的培养
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底蕴的东方古国之一,相比较西方在短短数百年就以爆发式的形式迅速强大起来的文化,东方的这种独特文化中彰显的更多的是沉稳大气。有些学者就会问道:曾经的中国是那样发达,好多先进的技术都是我们发明的,甚至我们的种种技术都是西方国家无法媲美的,那为何现代的科学技术竟落后于很多西方国家?(前面提到的“李约瑟之问”)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文化因素,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进而造就了中西方国家教育的差异。但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利弊,我们都应当互相学习。就像前面提到的,东方的文化根基虽然沉稳如磐石,但是也在无形之中制约着我们的想象力。而西方文化中的那种变化莫测的性质,也让西方人更具有冒险精神,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渴望,同时,他们也更加愿意去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去探索,这种文化的好处也就使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是阻碍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绊脚石,所有文化都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与确证。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一样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基因。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很多的发明家,很多的实例能够证明中国古代人民的技术创造力是很强的。很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亚洲人在烹饪技术上的创造力尤为凸显,有很多菜肴独特的味道和烹饪手法复杂,足以体现出我们对意见事物的精心程度。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文化。例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贵中尚和”的独特思维方式,也体现了我们的创造性,在这个思维方式中,更加强调我们要尊重同伴之间的讨论结果和他人的观点,这一点绝不像西方国家的学生那样特立独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
三.从家庭教育谈创造力的培养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以及后来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虽然在之后的思想改革中逐渐被淡化,但老一辈的类似传统观念还一直存在我们历代人的潜意识中。受这方面的影响,自然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束缚。父母会将自己年轻时对于知识匮乏的遗憾和对成功的渴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让自己的主观意识过分的主导孩子未来道路的规划上,这样便会导致现在的很多孩子对所做的事情缺乏责任感,得过且过,不会将事情做到精益求精。在这样的状态下,要想让孩子的思想中有新的事物产生当然是不太可能的。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与进步,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被保护和被溺爱的程度也日趋增长,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会要一手包办,甚至替孩子完成,在父母搭建的保护伞下,使得孩子遇到事情总会呈现出六神无主的状态,因此对父母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与此相反的西方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独自参加很多社会实践,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这样的状态下,孩子才会有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想象力。【3】
四.浅谈建议
(一)推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创新体系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的精髓也是不容小觑的。我们应该加强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建设,学习西方先进的经验,积极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气质得以传承。前面我们也提到中国古人创新的智慧令人惊叹,形成丰富的智慧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将青少年的教育内容形成纵向衔接,使校内和校外课堂以及网络课堂的横向贯通,使得学校,学生和家庭形成三维一体的综合体制,进而实现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
(二)提高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
青少年除了接受家庭教育之外,更多的就是学校教育。因此,在校内,教师和学校应当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一些竞赛或者其他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科技文化创新类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一个创新活动成果的平台,这也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向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尽量成为指导孩子前进道路上的建议或是方法,而不是全部强加于孩子的思想中。另外,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也要注意遇到困难让孩子自己独立去思考,去解决,而不是将他们放在“温室”中。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实验,在所有外在环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来对比温室里的花朵和自然生长的花朵,虽然在短时期内,自然生长的花朵较温室里的生长慢。当拿开温室以后,温室中的花经不住外界任何的击打,最终很快便枯萎。这充分告诉我们,培养孩子,不能过分溺爱,而是让他们独立于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中,这样的孩子更具有独立性,相应的他们的生存能力也就越强。【2】
五.结语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从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入手。我国的创新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仅在少量的学校中得到了好的发展,多数的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的创新意识的普及远远不够。因此,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旧是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强, 金松佳. 东亚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创新[J]. 当代青年研究, 2018(1).
[2]杨光, 李梅. 国外创造性理论述评及对我国教育实践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33).
[3]王奎祥, 柳金宏. 浅析中美教育差异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8(7)
论文作者:汪岩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创造力论文; 青少年论文; 文化论文; 孩子论文; 差异论文; 温室论文; 父母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