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而数学新课标理念也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本文笔者分析了当前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 数学问题 课程标准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学者,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什么叫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是指对事物产生的疑问、要求回答或需要解释的题目。问题,从对象看,自己懂、知,而别人不懂、不知的是问题;自己不懂、不理解、有不同看法的也是问题。从内容看,它包括对书本里、生活中、社会上等一切的一切的提问和质疑。意识,是指对事物的感知或察觉。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面对一切事物,积极主动,自觉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敢于怀疑,大胆质疑,勇于提问。当然不等于怀疑一切。但在怀疑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思考之后获得知识,定会印象深刻,受用终身。如我们学习程乃珊的《吾家有女初长成》,就可引导学生分析标题:吾家之女是谁?从哪些可见吾家之女已长成?为什么说吾家之女“初”长成?作家用什么方法揭示出吾家之女已长成但仅仅是初长成?通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从中获得许多知识,学生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一个学生听见人们说“救火车”,就问:救火车明明是灭火的,何谓救火?从中可看出他已经在关注生活中的语文了。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留心,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的。苏格拉底说得好:“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二、怎样培养问题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提出符合个性发展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历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时,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并激发儿童思考与创造的灵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并不是那么遥远而神秘的东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把课本习题中的一些学生较为陌生的数学情境转换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节,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是那么地直接,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把课本中的习题改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迫使学生去作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课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明在家一天天地数日子,等着妈妈快点回来。两个月后,妈妈回来了,猜猜小明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再指导学生学会从诸多的市场信息和素材中选取有用的信息和素材,从中探究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生活问题数学化。现实生活中的条件和问题都是不明确、开放的。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哪些条件,根据已知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和提炼。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或体验,对生活问题进行一番必要的 “浓缩”和“提炼”,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教学有关“利息”的知识时,组织或引导学生到银行或金融机构去作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了解人民币存、取款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掌握存、取款和计算利息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价值。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肢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探索更多的未知的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在初始阶段,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敢问”到“善问”、“会问”的过程。在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基本技能的训练即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
总之,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论文作者:郭庆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能力论文; 带着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