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路面压实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路基路面压实是否充分、规范,直接影响路面工程质量和各项效益的发挥。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掌握压实施工的细节。确保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市政工程不断建设,尤其道路工程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环境,因此,加强施工各环节控制,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是施工的重点环节,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结合道路设计要求,认真落实路基路面压实工作。
1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现实意义
1.1提高路面路基稳固程度
市政道路的结构影响到公路路面路基的稳固程度,压实施工技术质量越高,市政道路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实,道路路基内部材料之间的缝隙越小,路面渗水的情况会越少发生,相对也会降低路面变形问题的出现,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固性越好。
1.2提升路面强度
在施工过程中,公路路面一般只需要在路基上层铺上薄薄的一层路面即可,为了保证公路的质量就需要对路面进行压实施工。如果压实施工技术不合理或者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到路面的强度,路面很容易出现变形、坍塌等问题。因而做好路面的压实施工,能够有效提高路面强度,从而减少路面病害的出现。
1.3保证路面平整性
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岩石、填土等进行压实,这些施工材料如果没有进行足够的压实,就会出现路面凹凸不平,破坏路面的平整性,并可能会因为路面不均匀而发生部分路面下沉的问题,最终会使公路路面遭到破坏,影响到行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2.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减少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①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实行仔细检测,清除公路上的杂草和其他障碍杂物。②检查土质的含水量,如湿土、软土等不利压实的土质,进行先期的排水除湿和硬化处理。③进行坑洼地区的检查,并实施填土工作,进行填土时,要严格控制土质和填充质量,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标准进行选取粘土和沙土进行填充。④施工单位要按规定对施工区域定期检查,避免土质发生变化或者在开始排查时的疏忽和遗漏等。经过上面的方法以确保施工的土质质量符合施工标准,以方便后面的施工。同时,要进行严格选择施工工具和机械设备,工具和设备必须满足施工标准和要求。
2.2选择合理压实机械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不同的路基土质采用的压实方式不同。例如,粘性土适合静力碾压式、粘性土适合夯击式压实、砂性土适合采用振动式压实。为保证压实质量,选择合理的机械组合尤为重要。其中碾压式施工可采用的机械设备有:气胎碾、羊足碾、光面碾;夯实式压实使用的机械设备有:振动压路机、振动器等,夯击式碾压可使用的机械设备有:夯击压路机、风动夯、夯锤等。压实作业中应遵守先低后高、先稳后振、先轻后重原则,并认真把握以下细节:首先,做好碾压速度的控制。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km/h。其次,采取合理碾压方式。如为直线段从两边向中间碾压。如为小半径曲线段应先碾压内侧后碾压外侧,进行纵向进退式碾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接头重叠应合理。如为振动压路机横向接头重叠应控制在0.4~0.5m;如为三路压路机通常重叠后轮的二分之一,前后相邻区段纵向重叠控制在1.0~1.5m。
2.3把握各环节压实质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环节,施工中应注重落实以下内容:首先,初压。初压时采用钢轮压路机进行两遍的静压,压路机行进速度控制在1.5~2km/h,顺序由内侧向中心,使路面初碾成型。另外,压实作业中认真检查压实质量,注重路拱、平整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填补休整。另外,初压温度不能低于120℃。其次,复压。使用重型胶轮压路机或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4~6遍的压实作业。碾压时压路机行驶速度应在4~5km/h范围,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0~20cm。复压温度不能低于90℃。最后,终压。终压作业时,使用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2~6遍的静压,以达到检平路面,消除压实过程中出现的轮机。终压温度不能低于80℃。(3)注重压实细节的落实。市政道路路面压实作业中涉及的细节较多,为防止路面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路面压实作业中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相关施工细节,尤其可参考以下内容:首先,终压作业时,如有横向裂纹出现时应停止压实,带沥青稍微降温,但碾压结束的温度不能低于70℃。其次,压路机行驶过程中,如需改变方向,应减慢速度,禁止在碾压未成型的位置突然刹车、掉头、转向等。再次,当压路机反复交替碾压作业时,前后两次停留位置距离应超过10m,避免汽油、润滑脂、油料等,掉落在路面上。压实时在摊铺点止点位置应留0.5m的搭接长度,不进行碾压,当续铺作业完成后统一进行碾压,保证搭接处的自然衔接。最后,压路机碾轮应保持干净,防止粘附沥青混凝土影响路面平整度。碾压作业时,碾压、夯实不到的位置,应及时趁热夯实、整平。除此之外,还应做好摊铺检查井处理以及成品保护工作。一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检查井的井圈、井盖等,应先于铺筑面层前做好。安装井盖、井圈时,应使用两横、两纵四条控制线,对井平面进行控制,保证井盖井圈和道路顶面纵横坡度高程一致。另一方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终压完成后,路面未冷却下,禁止施工机械或车辆进入施工地段。
2.4施工阶段要点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时,工作人员需结合自身专业技能,把握施工阶段的要点,即第一,在应用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过程中,应注意外界客观存在因素对施工过程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在风力或气温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对碾压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第二,在对路基路面尚未施工完全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应确保路面的整洁度以及平整度,并对未干路面进行维护,以防止行人或车辆对路面造成的损害;第三,在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时,应对无法进行大面积路面压实的地区进行人工压实处理。
2.5施工后期养护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后期,工作人员还需对道路进行整体的养护,并及时对压实处理后的路基路面进行密度的检测,在路基路面上铺设土工布等覆盖物,始终保持路基路面的湿润度。而通常情况下,路基的维护一般为一周,并且在养护时期如若出现路基路面裂缝或不平整等问题,就应对其进行挖补处理,挖补深度控制在十公分左右,有效规避因路基路面养护不当在道路后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市政道路工程的高质高效性施工与此项技术的应用情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积极完善及优化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道路在使用后期的年限,更有效降低了道路施工阶段的风险性。故从一定角度上来说,现阶段的市政施工企业要想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实效性,做好提升基层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工作,切实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孟微.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1):214-215.
[2]王磊.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简述[J].山西建筑,2017,43(12):129-131.
论文作者:秦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路面论文; 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压路机论文; 作业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土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