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纪春
身份证号码:32108819****082959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步伐加快,人们现在生活水平获得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高层建筑施工规模较为复杂,所以对于技术、专业、标准以及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想要保证高层建筑最终的使用质量必须对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重点把握。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随之突起,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的现实因素,所以高层建筑俨然己经成为城市依托的载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高层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来说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所以新时期社会环境下做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部分的施工技术管理十分重要。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的建设中也越来越普遍。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建筑施工中,加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总体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居民和商业区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受到青睐。高层建筑的施工对质量要求很高、施工程序复杂。高层建筑相对于底层和多层建筑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建筑的层数多,高度高,因此其工程量和技术的要求更高,对人员的要求也相应要高。
2高层建筑模板工程分析
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在高层建筑中进行模板工程时一般都采用九夹板为主,模板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符合相关重量要求,才能满足最终使用效果。模板的搭设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浆流失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不小于4m时,其模板应按跨度的1‰-3‰起拱;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
模板拆除。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初凝的时间,当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墙体强度达到 12 N/ mm(20 ℃以上气温时 8 h),必须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并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做好准备。拆模时保护混凝土边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
3高层建筑钢筋工程分析
钢筋材料在应用到高层建筑施工之前,材料监管部门应该对将要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材料随机抽取进行质量检测,避免质量不达标的钢筋材料应用到施工中。通常来说,钢筋一般会在建筑施工现场来进行统一制作,在使用之前,明确工程所需钢筋的规格、数量以及型号等,只有完成了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钢筋接头位置。梁底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跨中 1/3 范围内,接头钢筋同一断面不得超过 50 %(焊接)或 25 %(绑扎搭接),位置错开45d(d 为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每层楼板面处错开 50d 接头;楼板受力通长钢筋接长底筋在支座处,负钢筋在跨中 1/3 范围内,其他短钢筋则按设计长度配料制作;楼面施工缝处钢筋处理;一般楼面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断面处应增加设置施工插铁,数量为主钢筋面积的 30 %,长度取 3.0 m,两端各伸入缝内 1.5 m。板插铁采用Φ12 钢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铁用Φ20 的钢筋放于上、下受力钢筋位置。
柱钢筋的捆扎技术:受力钢筋应与箍筋相垂直,并且在弯钩叠合处与钢筋受力方向进行错开设置,避免位置的设定与受力方向相重合;在进行每层柱头的捆扎工作之前,以轴线的垂直传递位置为参考线,并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接长,并且时刻注意柱头位置的精准与否;梁钢筋的设置应放在柱钢筋的内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衔接关系。
4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高层建筑工程需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该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将混凝土材料应用到建筑施工之前,一定要保证材料的强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在进行水泥的选择时,应最先考虑水热化低的且稳定性高的粉煤灰水泥材料。(2)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时,可以采用在搅拌混凝土时加入冰水的方法来达到降温效果,在完成浇筑工作十二个小时之后,可以进行淋水养护处理,这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节,可以预防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混凝土开裂现象,并且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能低于十四天(3)在捣鼓混凝土时应采用机械捣鼓的方式,快插慢拔,使得上下振动均匀。
混凝土的浇筑。每层楼混凝土按二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柱,第二次浇筑梁板。柱浇筑高度大于 3.0 m 的,在一侧或两侧模板开设门子板,混凝土从门子板处的斜槽或平台灌入模内,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棒从顶部插入振捣。按 300 mm~500 mm厚分层浇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两侧应均匀下料,相对振捣。浇筑时应重点控制浇筑高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顺序。泵送混凝土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20 cm厚以上),以免吸入空气,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混凝土逆流形成堵塞。在泵送时,每2 h换一次水洗槽,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发现有变化及时调整,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
5 防水隔热工程分析研究
施工要点:1)基面处理:施工表面基层坚实,平整,无尘土,无油污,干燥。处理好所有穿过天面的管道,去水斗,烟道口等。所使用的防水涂料必须在有效期内。2)底漆:CW系列产品,防水主剂使用前,先在基层面刷一层CW-200透明底漆。粘结残留在基层面的灰尘,增强基层面与防水主剂的粘结力。3)防水涂料施工:用橡胶刮板或棕刷均匀地将防水涂料涂刷在基层上,涂刮应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反复多次,确保涂料在基层表面的渗透和粘结。固化后防水膜厚度一般为1.5mm-2mm(视具体工程要求而定),KS系列产品涂料,需做二层涂刷。第一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后厚度的1/3,在第一层涂料表面干固后(常温约10h~24h),则可进行第二层涂刷,约为最后完成固化厚度的2/3。在有墙脚、烟通、竖管的地方要涂刷至底脚上15cm-30cm。4)检验:防水工程完成后,在饰面工程施工前,在业主有要求时由分判商进行试水试验。并由地盘总管或其代表在单项工程验收表上做记录确保建筑物达到防水要求。
6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整个施工过程要将质量控制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其按照相应的高层建筑施工规范进行专业科学化的施工操作,在保证正常的工程进度的前提下,提高整体高层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效率,为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革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廖伟.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方法[J].建材发展导向,2011.(04)
[2]齐伟.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1.(04)
论文作者:江纪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模板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主体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