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界“富饶的贫困”现象必须改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富饶论文,贫困论文,图书馆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本文列举了我国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富饶的贫困”现象,并提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改革
1 “富饶的贫困”之种种表现
1.1 藏书方面的表现
(一)不少图书馆帐上的藏书量多,实有的藏书量少。如果查一下各馆藏书的“个别登录帐”,就会发现,藏书数量都很可观,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但实际藏书量却远没有那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因自然磨损而注销报废;因保管不当而破损;因读者违纪而丢失,等等。不少馆在统计藏书量时往往上报的是虚数,是帐上的登记量而不是馆中的实有量。这一方面是由于各馆多年来对藏书极少清点,对实有量心中无数;另一方面也有主观因素:例如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增加本校对考生的吸引力,在“招生简章”上慌报“军情”,号称藏书多少万册;有的高校为了申请建立“硕士点”、“博士点”,在上报藏书量时也含有较大的水分。
(二)藏书处于呆滞状态的多,被读者利用的少。不知从何时开始,图书馆不分大小一律设一个“样本库”,其藏书专供查阅而不外借。有少数馆,除了一个“开架书库”和图书阅览室、检索室外,基本书库长年关闭,利用率很低。
(三)在提供给读者借阅的藏书中,陈旧老化的多,最新出版的少。究其原因,是由于近年来购书经费紧缺,书刊大幅度地涨价,新书入藏率低。
(四)从藏书所起的作用看,情况也不妙。如果借阅书刊的册次、人次还算多的话,那么书刊被读者借阅后所起的实际作用就难以令人满意。若问有多少书刊多少次被多少人应用到生产、教学、科研中去,并取得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恐怕不少图书馆都难以回答。
1.2 读者方面的表现
(一)注册的读者人数多,到馆的读者人数少。凡经登记注册、办有借书证的读者都是某馆的特定读者。这种读者的人数比较多,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但是,实际到馆的读者,人数以及到馆的人次数却比较少。以高校馆为例,其读者人数少则在千人以上,多则上万人。但在高校馆的读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极少甚至从未到过图书馆的。
(二)在高校馆的到馆读者中,学生读者多,教工读者少,职工读者更少。少数职工只是在寒暑假中偶然到图书馆借几本文艺书刊看看。
(三)在高校图书馆的学生读者中,夹着课本、讲义和笔记本,到馆里自习、做功课的多,真正利用馆藏文献的少。近年来,高校纷纷扩大招生,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阅览室被迫变成了或自然嬗变成学生的自习室。这就把图书馆的功能大大降低了。
(四)在读者借阅的书刊中,社科文艺的书刊多,科技方面的书刊少。不管是文科院校还是理工科院校,也不管是地方校院还是军事院校,似乎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这种现象。
1.3 图书馆员方面的表现
(一)在册的人数多,在岗的人数少。近几年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图书馆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千里马跳槽,孔雀东南飞,似乎各馆都有;与此同时,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又纷纷流入图书馆,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青年图书馆员中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多,安心的少。目前,不少图书馆员不太安心本职工作,他们见到自己的同龄人腰挎BP机,出门打的士,心中难免不为所动;有些暂没条件调离图书馆的,就“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待时机跳槽。
(三)把工作当职业应付的多,当事业实干的少。在不管由于什么原因而暂时安心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不少人把工作当作职业来应付,干活挣钱,拿多少钱干多少活,工作比较消极,服务显得被动。而真正把工工作当作事业来实干,刻苦钻研业务的人为数不多。
2 消除“富饶的贫困”之种种措施
(一)认真清点藏书。在不影响全馆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合理组织人力,科学安排工序,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对藏书进行一次彻底清点,掌握藏书的实际数量。
(二)搞好调查研究。要摸清馆藏情况和读者的真实需要,努力做到“每本书有其读者,每个读者有其书”,积极开展“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有效服务。例如,某书刊在馆内不起作用或不大起作用,就可将其传递到(或互借,或转让)馆外读者中去起作用;又如,得知社会上有读者需要什么文献,就可到馆藏里为之寻找并提供服务。总之,不能让藏书“睡大觉”,要使每种书乃至每册书都能为读者所利用。
(三)千方百计筹措、增加购书经费。有了经费,可以增加新书刊采购量,提高新书刊入藏率。同时,又要千方百计让陈旧书刊“焕发青春”,因为陈旧书刊只要找到了新读者,应用到了新领域,也就变成了新书刊。
(四)切实解决好“书人结合”的问题。图书馆要努力让书刊中的知识和信息与需要者尽快结合起来,并通过读者或用户把书刊知识和信息并入生产过程(包括物质生产过程和精神生产过程),转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五)积极吸引广大读者。要把图书馆办成读者之家、第二课堂,让广大读者每来一次都有所收获。图书馆员除用“微笑”欢迎读者外,更要用服务成效吸引读者。
(六)深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要改变以往“露天开采”式的浅表性文献加工方式,以知识、信息为单元对文献进行深层挖掘和科学整理,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给读者。
(七)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图书情报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关心图书馆员的生活,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安心本职工作。
(八)深化图书馆改革。当前,要积极探索图书馆改革的新路子,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收稿日期:199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