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电业局 河南南阳 47445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电网调控的发展趋势也在朝着智能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将直接取代传统的电网调控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电网调控的管理模式、配电网的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以建立出具有完善体制的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本文将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和具体的实施进行相应的讨论,以更好的应用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进行电网调控。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
引言
在当今社会,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各国电力企业的关注热点和研究热点。而从我国实际的电网发展情况出发,提出了“坚持智能电网”的概念的提出,可以更好的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一体化的高度融合,这将成为最经济环保、高效可靠、开放互动的新型的现代电网控制管理模式。而“三集五大”的全新概念中的“大运行”是安全性的基础保障,它对于企业的管理能够实现根本上的转变。
1、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作用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推动电网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所谓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指的是由调度部门直接对电网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其能够将电网监控和设备的调度结合在一起,既能够优化业务流程,又能够方便调度部门及时掌握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调度部门在设备调度和电网监控工作方面的效率;其次,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帮助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要求调度人员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的设备调度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电网监控能力以及对电力运行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因此,采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调度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工作人员的自我发展;最后,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装备的保障水平。从电网运行设备的保障方面来看,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不仅能够加强电网的监控能力,也有助于提升电网运行技术和电网设备保障水平。
2、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技术分析
2.1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架构
在硬件上,必须要选择先进的、通用的计算机硬件,性能稳定,维护方便,而且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可替代性。此外,调控一体化系统还需要考虑容量、功能、结构的可扩充性,保证在不修改任何软件的基础上,就能对终端和硬件配置进行扩充。在软件上,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有支撑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功能,软件结构必须要支持硬件升级和系统扩充。
2.2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具备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具体包括的环节有:采集模拟量和数字量,采集状态量,处理数据,监视视频等;调控一体化系统应该具备处理事件和告警的功能,能够自动定位、记录数据;控制功能也是调控一体化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主要是利用受控条件的开关达到分合控制的目的,而且还能够控制保护及重合闸远方投停。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将故障信息当作判断依据,明确故障区段,并针对故障区段和非故障区段,制定隔离、恢复供电的方案,调度员确认故障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发生多点故障,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同时判断和处理多个故障。调控一体化系统中的配电设备如果具备在线监测的手段,那么系统在生成网络重构方案时,需要对配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估。此外,在人机界面上,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监控人员及调度中心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柱状图、饼图、曲线图等,具备遥控和人工位置的功能,能够明确报警的具体原因。再者,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操作挂牌,能够临时跳接线,而且还拥有对应的安全约束条件,拥有历史断面查询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操控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备远方控制功能和远方调节功能,其中可行的操作有闭锁、解锁、标志牌操作、人工置数等。调控一体化系统遥控操作具备防误闭锁功能。在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调度特征、监控特征、配网特征、管理特征等,采用六位一体(节点+功能+用户+角色+资源+责任区)的综合权限管理机制。结合责任区划分、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对系统使用者的权限进行安全可靠的分配,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3、研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
3.1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
首先,企业应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提供重要前提。这是由于通过应用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能够推动企业的现代化改革进度。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对技术与设备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落后的技术与设备都不能满足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使用,以便为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奠定坚持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对电网调控一体化改革中的必要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并具有一定的人力财力与物力,为电网改革提供有力支持。企业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能够让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应用效果更好,更加安全。
3.2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其次,企业还应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便为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这是由于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都是依赖人才完成的,人才能够将先进技术与设备完整的融合在一起,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效果能够被充分展示出来。因此,企业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企业能够正确认识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员岗位的调配,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企业还应针对当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中紧缺的人才类型,进行针对性培训,让现有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外派学习先进知识与经验等,提高对电网控制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掌控力度,提供工作质量。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责任责任感的要求,要求专业人才不仅能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还应对本职工作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进而促进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实。
3.3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监管力度
最后,企业还应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监督管理力度,已全面掌握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威胁因素,实现对电网运行安全性的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应依据电力等级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监督管理方案,并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执行这一工作。企业应在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之初,就会可能出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预测,以便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威胁因素。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不同设备布置、不同时间段、不同电力等级区的电网运行监管力度,并对电网运行中的每一项数据都抱有一定的警惕性,达到动态监管的目标。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电力系统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电网调控的工作效率和电网调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确保电网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今的电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电网企业整个行业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朝华.浅析罗田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1):87-88.
[2]苏畅.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3):113+117.
[3]刘道琼,孙冰冰.蚌埠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安徽电力,2017,34(02):61-62.
论文作者:程振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电网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系统论文; 企业论文; 设备论文; 功能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