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供电所经营难度增加,利润空间缩小,为确保经济效益,供电所就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率,提升线损管理水平。为此,本文主要就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措施
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率是衡量供电所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线损率过高,表明供电所获利空间小,因此,要想提高经营收入,就必须加强线损管理,而加强线损管理的前提是弄清线损产生的原因,为此,下文首先就线损产生原因做详细分析。
1电力线损概述
所谓的线损,指的是电力网在进行电力输送与进行电力分配等其他工作中对电力造成的损失[1]。而线损率则指在进行电量供给时,线损的电量在总电量供给中所占的比例[2]。因此,线损或者说线损率是衡量供电所经济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们计算某一供电所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线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将线损进行分类,通常情况下,按照实际内容,可以将线损分为定额线损、管理线损、统计先算、理论线损以及其他多种电力线损。
其中,管理线损是指供电所在营销过程中,电表、电力计量装置等出现计量误差,导致电力线路出现损失,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线损被称为可控制的线损[3]。但实际上,在计算线损时都是按照售电时电表所展现的数据以及购电时所产生的相应差值进行计算。而理论线损是指在电力网进行电力传输与电力分配时,因为电力网的供电设备以及相应的电力负荷情况都是结合相应参数进行决定,同时在进行电力分配与传输时,电力线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其均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的电能损耗,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理论、公式详细计算出来的,因此,又将理论线损称之为不可控线损与技术线损[4]。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线损计算时,都是将管理线损与理论线损进行相加,得到统计线损。
2线损产生原因以及线损率影响因素
2.1线损产生原因
电网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引起线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电阻引起的线损、电感作用引起的线损等,下面就线损产生原因做详细分析。
(1)管理不当导致的线损。如果供电所不能重视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导致违法用电或是偷电行为频繁发生,会加大线损率,同时在抄表过程中出现抄表误差或是电网元件漏电等问题,也会影响最终的电力计量结果,并引起电能损失。(2)电阻作用导致的线损。变压器的金属线圈、线路的导线等都是属于导体,并且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阻也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当电流经过电阻时,会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但是这部分电能损耗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的截至当中,因此,电阻作业也是引起电能损耗的重要原因[5]。(3)电感作用引起的线损。现阶段,维持正常供电的许多电气设备在电流通过时,需建立并维持磁场才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电流在通过电气设备时会建立起磁场,而建立磁场的过程实际上是电磁转换的过程,在这些电磁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能损耗程度会加剧。
2.2线损率产生因素
在电力输送与分配过程中,影响线损率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中各项生产生活活动对电力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在拓宽电力市场的同时也提高了降损难度。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10kv以及低压售电量比重逐年增长,同时,线路负荷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这些均使得降损成为一件不容易完成的工作。第二点是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地电网进行了升压改造,升压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电网结构、简化电压等级,降低电力损耗率,提升电力营运经济效率。但是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大部分地区没有对380v以下的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而只是对10kv主线做了重点改造,这就导致未被改造的线路出现老化严重、线损量过大等问题,在影响电力利用率的同时也加了用电的安全隐患,给社会正常稳定用电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分析
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问题既会加剧能源资源的损耗程度,也会影响供电做运行效益,不容忽视。因此,供电所应当从电力营销日常管理、电网建设技术等方面有效解决线损问题,确保电力营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具体管理措施分析如下:
3.1使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改善电气设备,降低电气设备的电能损耗也是解决供电所电力营销过程中线损问题的重要措施。首先,相关供电企业以及电力部门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更新、检测计量设备以及系统,重新换修低压配电台区中老化线路,同时降低与加热电路的连接装置,对于接触不良的电气设备需要及时更换解决。避免引发电气事故。例如,我国研制生产的S11型配电变压器就具有空载损耗低、节能环保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电气设备,在经济、技术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电所应积极推广、应用此新型电气设备,有效降低电能损耗。
3.2完善计量管理
产生的线损的一大原因是供电所在电费计价、抄电表等环节存在电表漏损等问题,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为此,供电所必须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优化周期抄表方式,改善新旧电表并用的情况,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具体如,在抄表过程中由于人员失误,或是电表使用杂乱等问题,导致最终统计所得的电费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供电所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析,通过一定的教育培训降低人员失误,做到有效降损。另一方面,供电企业需要对电力的计量方式进行优化,如将传统电力计量方式变更为插卡式电费计量方式,通过机械化的计价设备来取代人工计价,以此提升计价结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实际上,较之传统的电费计价方式,插卡式电费计价具有诸多应用优点,例如其能省去一大笔人力、物力费用,省去工作人员抄表的繁重,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借助该计价方式,供电所也能实现对电费的统一调整,对区域内的用电信息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库自动完成采集、统计等工作,有效降低电力损耗,促进供电所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3.3加大营业普查力度
在电力运营过程中,部分用户的违章用电、偷电等不良行为也是导致线损率高的重要原因,为此,供电所应当重新规划电力营销工作,将电力营销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落实,尤其是要加大营业普查力度,有效减少违章用电行为,降低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率。具体措施有:供电可以结合具体的供电区域,区域内电力用户的日常用电情况等制定区域用电一览表,对于在抄电表过程中发现的违常规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普查,严厉打击任何偷电、窃电行为。二是在个方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供电所可以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例如给用户安装防窃电的电能表以及电量监视装置,有效预防与制止各项违法用电行为的发生。三是供电所应当灵活应用各项先进的信息技术,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例如利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各项电力信息进行对比,全面分析线损原因,在弄清线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线损。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影响供电所经济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线损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供电所电力营销过程中出现的线损问题,供电所应当深入分析线损产生原因,进而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管理对策有效解决线损问题,促进供电所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闫春香.浅谈关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J].电子世界,2018(04):92-93.
[2]姜婧.关于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7(23):111-112.
[3]黄玉平.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方法分析[J].机电信息,2012(21):166-167.
[4]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5]洪艺辉.浅谈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理[J].农村电工,2006(06):42.
论文作者:江显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供电所论文; 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能论文; 原因论文; 电表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