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论文_殷雷

殷雷

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我国文明博大精深,建筑设计在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内涵,对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可行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措施,以期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人情化

前言

校园建筑从本质上而言主要是教育机构在某一特定目的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食堂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基地的建设。学校建筑是学生、教师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实际物体,也是区域内社会教育思想与价值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区域经济与文化风貌。因此,为了保证学校人类文化传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人情化的融合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概述

对于学校建筑设计而言,其不仅需要利用建筑美学知识,而且需要与自然、人类历史传承教育相融合,从而实现学校师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主要为内涵式人性化、人的教育化[1]。即在学校建筑设计时应以师生为本,以学校内部人员实际需要为根本追求。结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情况,将建筑美、雕像、壁画等向人性化拓展,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建筑“育人”功能。

2.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可行性

一方面,我国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小学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个模块。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本源教育。即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及体制健康。而通过校园内部建筑及空间环境的良好营造,可为学校建筑本源教育提供充足的硬件支持。

另一方面,我国学校建筑美学应用及人情化设计由于起步较晚,其在设计思维、校园规划等方面还不够成熟,部分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仅仅将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建筑层数、建筑使用者容量等基础功能作为设计重点,并没有将对学校师生人文关怀纳入建筑体系中。这种情况下,学校建筑空间用途、应用便捷性与建筑整体空间就无法充分融合,导致建筑使用者与校园环境矛盾突出[2]。因此,为了保证景观空间、校园建筑单体间连续性,促使学校师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学校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设计就非常重要。

3.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路径

3.1工程概述

某中学总建筑面积为12000.50m2,均为地上5层结构,无地下建筑。主要包括教师、食堂、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后勤用房、多功能厅、学生宿舍几个模块。该建筑外部呈现出非对称布局的形式,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模块为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其中教学楼为L型布局,学生宿舍楼为方形布局。

3.2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学校建筑师设计要求

首先在该中学建筑基底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原有五层建筑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教学用、住宿用需求,设置适当面积的冗余空间。

其次,在建筑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依据市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用建筑材料的要求,摒除以往单一涂料的材料设计方式。而是采用马赛克代替涂料,以便降低学校建筑建设资金损耗。

再次,基于学校建筑应用需求,从建筑设计、施工到竣工时期总体损耗时间,应在一年以内。如在建筑方案设计到方案报批期间,应控制总体时间在两个星期以内。

最后,基于总体教育教学基地风格特点,可设定局部学校建筑区域为红+白配色。

此外,由于学校建筑项目大多为教育局拨款形式,因此在建筑设计初期,应控制整体建筑资金损耗在前期预算资金价格的3.5%以下。

3.3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学校建筑总体方案设计

图1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学校建筑

如图1所示,依据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理念,在首层宿舍楼设计过程中,需要划分为住宿区域、食堂两个模块。为了避免食堂就餐对宿舍环境的影响,在建筑首层设计时采用了隔断手法,将建筑住宿区域、食堂进行了完全隔断设计。主要采用5.8m防火间距隔断。

如图2所示,在宿舍楼2-5层主要以连廊的方式将各个模块住宿区域进行合理连接,且2层-5层每层均具有2个与建筑外部连通的安全通道,以便保证紧急风险事故发生后建筑内部人员可以迅速疏散。

在建筑周边道路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消防基础要求,在建筑外部各层建筑疏散出口间,设计恰当的人员行走通道。

在教学楼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教学楼前方设计一个方形多功能厅。方形多功能厅上部分主要为半开敞式+方形框架柱的形式,而首层为闭合式+方形框架墙的形式。首层主要为体育休息室、器材管理室、管理室等功能区域;而2层-3层则为容纳180人的多媒体教室。其中多媒体教室东侧与教学楼楼梯相连,西侧与连廊外部楼梯相邻。多功能厅共三层,与五层教学楼在空间上可自然过渡。

图2建筑楼层间连接图

3.4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学校建筑单体设计

在学校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主要依据具体功能需要,采用方形体块+圆形体块组合的方式,在吸收传统建筑设计元素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营造了多元化的建筑空间布局。首先,在实际学校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建筑人情化特征,学校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学校内部艺术性要素,以人文、交流、教育为主导,在教育教学区域及基础生活区域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校园人文交流空间的进一步延伸。即采取高效、紧凑的设计理念,合理利用学校建筑群空间资源。同时根据学校师生活动空间特点,从学校内部师生活动场地形状、范围、高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如在建筑走廊座椅设计过程中,针对国家对中小学教学基

地抗震设防最新标准,建筑设计人员可利用进深方向双排柱,结合框架柱结构空间设计,适当增加教室外部走廊宽度。同时在窗户下方设计适当数量的休息座椅。在座椅材料选择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建筑设计经济、安全的特点,可选择区域内生产的石板作为主要材料。

其次,根据学校建筑单体空间环境中学生活动要求,采取抽象建筑设计思维,通过重复、有机的建筑单体空间设计,结合造型、色彩、穿墙等体块的合理应用,充分体现学校建筑现代特点。

再次,根据学校建筑现代化艺术造型的变化,学校建筑设计人员可根据总体空间布局,将文化层次、格调作为设计要点,在建筑单体间进行多元化应用空间的设计。如在统一的建筑单体空间中,采取穿墙设计手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验空间、休息空间、交流空间、运动空间等[3]。

最后,针对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的特点,为了避免初中学生攀爬窗户造成的不利影响,可在传统1.0m窗台的基础上,设计50cm左右的开启高度。结合双扇铝合金平行开窗的应用,可以在保证室内通风的基础上,避免建筑层间平台过低导致的风险。

3.5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学校建筑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基于建筑美学与人情化交融的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模块。在学校建筑设计工作开展之初,学校建筑设计人员就需要利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学校整体建筑布局及造型特点,进行建筑景观的合理设计。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学校内师生活动、学习、设施应用、娱乐休闲的权利,在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学校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加大对学校建筑单体外部景观设计的重视,以学校内部师生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在建筑景观设计模型的基础上,从建筑景观材料、建筑空间分割两个方面。在建设“园林学校”这一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深入探究学校建筑群中蕴含的人文、人工、自然元素。通过生态文化、空间效益的有效融合,为建筑人情化、人性化空间设计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依据。如在建筑体量立面设计过程中,在窗台、空调、坡道、雨蓬等基础构件合理设计的同时,可进行景观墙的水平布设,如混凝土葡萄架等,促使局部景观与建筑整体形象良好呼应[4]。

4.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现代建筑逐步演变为程式化风格,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建筑设计过程中,学校建筑师设计人员应以民族精神及建筑人情化为原则,将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进行有机整合,从建筑设计手法、建筑设计理念等方面,将学校建筑人情化设计与建筑美学融合,为学校内部师生学习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温恩羲.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结构美学中形态对比规律的运用与体现 ——基于阿尔托三大设计生涯时期的建筑作品案例探讨与分析[J]. 门窗,2017(5):236-236.

[2]李青.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 中华建设,2018(6):111-114.

[3]左刚. 学校建筑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 建筑建材装饰,2016(20):25-26.

[4]尹培如,杨念民,马恬. 基于设计价值图的朴素的人情化——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教学楼改扩建[J]. 新建筑,2013(5):98-101.

论文作者:殷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论文_殷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