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龙安镇中心小学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关键词】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7-029-01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有感情不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化的释放阅读,而是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尽可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仍过于古板和落后,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从学生口中出来,平淡无味,甚而有念唱读、念经之势,老师原有的一腔激情,可能灰飞湮灭。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这种弊端,就此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认识:
一、认识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文章写出来,总要表达一定的情感,通过阅读,让读者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在感情。所以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要想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
二、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当然,在读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流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上,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五、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有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如一位教师讲《落花生》一课,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这个问题,自始至终围绕作文选材进行讲读,使学生认识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积累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一堂课讲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论文作者:李琴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4
标签:学生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感情论文; 作者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