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理论、原则、政策与实践_古巴共产党论文

苏东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理论、原则、政策与实践_古巴共产党论文

苏东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巴论文,剧变论文,方针政策论文,共产党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古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方针政策调整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生存空间空前恶化

1.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市场。

苏东剧变前,古巴系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互会成员国。古巴对外贸易总额的85%是与经互会国家进行的,其中同原苏联的贸易额占70-75%。古所需石油的90%、大批机器设备、原材料、化肥、粮食以及每年15亿美元的军援都是由苏联提供的。但由于苏东剧变,原古巴一度几乎中断了与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贸关系,古的蔗糖、雪茄烟、朗姆酒、龙虾和镍等400多种商品失去了市场。古巴来自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化为泡影,这给古巴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

2.美国利用苏东剧变给古巴造成的严重困难趁火打劫,加大对古巴的封锁力度,使古巴的国际生存空间进一步恶化,给古巴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992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托里切利法和1996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对古巴进一步封锁的赫尔姆斯·伯顿法,严禁有关外国贸易机构和个人与古巴进行经贸往来,使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国际化,实际上在国际上对古巴设置了一个全面的、绝对的经济封锁圈。古巴领导人说,在古巴对外贸易的10笔生意中就有9笔因美国的破坏而告吹。从而给古巴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困难。

3.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也向古巴施压,与古巴实行有条件合作。

如1996年2月,欧盟同古巴谈判一项经贸协议时,坚持要古巴以“推进民主化进程”等为条件。1996年12月2日,欧盟正式通过文件,确定对古巴实行“将合作与民主开放相联系的政治战略”。

(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

1.经济陷入严重危机。

(1)从1989年至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五年大幅度滑坡,累计下降了35%。(2)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外汇枯竭;1993年预算赤字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0.5%。(3)商品奇缺,供应严重困难。除外汇商店外,许多一般商品都是货架空空,食品和服装严格限量供应。居民每人每天供应80克面包。每个月1公斤大米,3磅砂糖,14个鸡蛋,半块肥皂,一盒火柴。每个季度一磅鸡肉和一磅加了黄豆粉的碎肉,每天供应7岁以下和65岁以上老人一升牛奶。每人每年一双鞋,一套衣服。(4)商品价格昂贵。按每磅价格计算,猪肉25比索、大米6比索、黑豆8比索、西红柿4比索。衬衣和一般服装为5-10美元左右。高档消费品超市价格更为昂贵,如每台洗衣机和20英寸彩电400-500美元,37英寸彩电2000美元,大冰箱1800美元。而职工最低月工资仅150比索(按兑换所牌价23比索兑1美元)。

2.政局动荡因素增多。随着经济状况的严重恶化,不满情绪影响到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其他阶层。

1991年出现了60年代初以来的首次零星工人抗议活动,其中包括1991年春天码头工人拒绝装载运往伊拉克大米的事件。在国外反动势力的煽动下,古巴发生多起冲击外国驻古代表机构,掀起多次非法移民潮,伴之以抢商店、与军警对峙的社会扰乱事件。在美国的纵容和支持下,以美国迈阿密为基地的“兄弟救国会”明目张胆地多次派遣轻型飞机入侵古巴领空,进行反古活动。流亡于美国的反古分子也兴高采烈地叫嚷“要返回哈瓦那过(1990年)圣诞节”。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的调整及其实践与成效

从上述不难看出,古巴国内外形势不仅是严重恶化,而且带有突发性。因此,古共在苏东剧变前的执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某些理论、方针和政策已很不适应用于恶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古共为稳定政局和发展经济,除在国内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对外开展全方位外交外,还对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某些理论、方针政策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其调整的实际情况看,似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加以探讨和研究。

(一)思想路线方面的调整及其实践与成效

1.更加强调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培养干部的经济工作素质,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1997年5月9日,古共第一书记卡斯特罗在会见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率领的中共代表团时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古巴工作的立足点”。1997年10月,卡斯特罗在古共五大上又强调指出,“劳尔讲过,大炮和芸豆的问题,如果以前两者同等重要,那么最终的问题芸豆比大炮更重要”,也就是说,“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特殊时期,在对古巴强化封锁的情况下,经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7年11月1日)。他还指出,为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具有管理经济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并说,“对于战争,我们懂一些,但我们没有管理经济的经验。为此,提高干部素质,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经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卡斯特罗还进一步指出,“选拔干部不仅要看政治素质,而且还要看是不是好的管理者、是否具有好的经济领导人的素质”。从上述情况看,古共领导人不仅强调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为搞好这项工作,在安排何种干部从事领导职务方面也指明了方向,从而在组织上也给予了一定的保证。上述情况清楚地表明,古共领导人已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古共领导人建设路线的这种巨大变化,无疑将会有力地推动古巴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2.强调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认为没有效益就不是社会主义,从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1991年10月,古共四大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决议指出,要“合理地、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政党与当代世界》,1992年第3期,第46页)。1993年,在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卡斯特罗指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必须使社会主义变得更有效率,而不是破坏它”。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完善计划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提高效益”,“效益是代表国家经济的中心目标,也是国家拥有的最大潜力之一”(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27年11月7日)。在古共五大上,主管经济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执行秘书卡洛斯·拉赫·达维拉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提高效益,“没有效益就不是社会主义”。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古共注重贯彻落实四大、五大和其领导人关于突出经济效益的指导方针,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幅度较大。如1995年,劳动生产率增长了4.6%,1996年增长了8.5%,超过了平均工资的增长率,1999年增长了5.4%,大大高于1.6%的预算增长率。1999年作为古巴经济支柱的糖业生产,1990年以来首次超过计划指标,产量达387万吨,比上年多55.4万吨,且成本下降了23%。2000年上半年糖业生产成本继续下降,取得了糖业生产历史上最好的效益。

3.面对国际生存空间严重恶化,把自力更生的思想作为克服困难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1年12月16日,卡斯特罗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说,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消失给古巴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障碍,使古巴蒙受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但是“我们要坚持下去,古巴有足够的力量,依靠自己的资源,继续前进”(《政党与当代世界》1992年第3期,第22页)。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面对美国长期以来对古巴展开的经济战;以获取外资而进行的激烈竞争;在可预见的近期内,古巴在外部资金来源和恰当地解决外债问题上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将持续下去或有增无减。因此,自力更生是制定和实施一切经济政策的关键”(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7年11月7日)。“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同上)。在古共五大上,古共主管经济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执行秘书卡洛斯·拉赫·达维拉指出,由于美国加紧封锁,外部资金来源紧张,古巴经济仍然困难重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古共贯彻落实自力更生方针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以求生存和发展。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古巴拥有30多年来建立起来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拥有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科技的发展,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7年11月7日);“提倡企业间的合作,通过签订服务合同最有效地使用设备、实验室和机械等,以限制某些单位试图进行不合理的投资,特别是限制购买那些价格和维修费用均不合理的设备”(同上)。该决议还指出,“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回收和利用原材料,应成为国家机构、企业和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则”(同上)。“要消除国营单位和零售连琐店库存资源的积压和损失现象”(同上)。此外,古巴还把若干年前制定的替代进口和增加出口产品的政策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策加以贯彻落实。

上述政策和措施,增强了自力更生方针政策的可操作性,便于落到实处。如苏东剧变后,古巴严重缺乏能源,古巴人民以畜力代替拖拉机,用自行车代替公交车来战胜严重缺乏能源的挑战。

(2)开始着力发展对国家生存与发展攸关的部门,以提高依靠自力更生求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现有材料看,主要是狠抓能源石油和农牧产品的生产:

狠抓能源石油生产。苏东剧变前,古巴所用石油的90%靠原苏联提供。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国家对古巴石油的供应大大减少,导致古巴能源严重缺乏,许多工厂停产,交通运输和照明用电等都陷入了严重困境,对古巴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较大威胁。由之足见能源部门是具有造血性的功能部门,因此,古巴大力抓石油生产。古巴已同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合作勘探和开采石油。近些年来石油产量增长较快。苏东剧变前,1989年古巴的石油开采量仅为72万吨,而199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则分别上升为88万吨、110万吨、150万吨、200万吨。1999年石油的产量,已能保障国内45%发电量的需要。2000年2月15日,古巴中央银行行长弗朗西斯科·索伟龙透露,石油和电力很可能是2000年增长最快的行业,石油将增长31%,达到280万吨,很可能帮助古巴满足本国电力需要的70%。而2000年上半年石油生产已增长了32%。另据古巴一位官员透露,1999年古巴生产的石油可满足全国消费量的28%,计划在未来的十年内石油自给率将提高到50%。为进一步增加石油生产,古政府将在国际上公开招标,进行海上石油勘探工作,很有希望开采出新油田。此外,为了增加能源生产,古政府对天然气生产也加大了力度,1999年,天然气的产量达40万立方米。

狠抓农牧业生产,以逐步解决食品供应问题。苏东剧变前,古巴粮食供应大部分是靠苏联提供的,而苏联解体后这种状况难以为继,古巴粮食供应陷入严重困境,对国家政局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古共特别强调发展农牧业,并将其置于战略地位。古共第二书记劳尔·卡斯特罗在一次视察首都菜园子时提出了“芸豆比大炮更重要,只要人民有饭吃,什么风险都不怕”,“最好的政治思想工作是让人民有饭吃”。古共四大制定了发展食品的计划,强调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合理使用土地、选择优良品种、精耕细作、发展牧业和养殖业,以解决食品供应问题。古共五大也强调把食品生产搞上去,改善人民生活。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古共第二书记劳尔·卡斯特罗又重申了“芸豆比大炮更重要”的思想。

为了促进农牧业生产,古共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改变农业经营机制,将国营农场划小,改为生产合作社,提倡发展个体农业,以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食品生产。1993年9月,政府宣布允许把国营农场改建为规模较小和具有合作性质的“生产合作基础组织”,也可以把零散小块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鉴于此,古政府将1993年国营农场占有耕地的70%减少到1998年的16%。由于国营农场经营土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原领取国家工资的40万农业工人变为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耕地面积由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增加到44%,合作社社员自己确定生产目标,并参加分红,从而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个体农民耕地面积由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增加到40%,而且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更加激发了农民对生产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二是重新开放农贸自由市场,活跃农产品购销,以促进农业劳动者生产食品的积极性。过去,古巴曾开放过农贸自由市场,后取消。1994年10月,古政府又宣布开放农贸自由市场。在自由市场上,个体农民、合作社农民在完成上缴国家的任务后,可以出售自己多余的粮食等产品,从而缓解了食品供应困难的严峻形势。三是增加农业战线劳动力,动员大批城镇居民下乡支援农业,以增加粮食和其他食品生产。如古政府规定,政府机关人员和学生要在乡村农场劳动两周,帮助耕种或收获。截至1992年,停产或半停产工厂的15万工人已转向了农业。此外,如遇天气不好,为避免农产品受损失,政府还动员城镇大量劳动力下乡参加抢收。如1992年4月,因天气不好影响了哈瓦那省的土豆收获,卡斯特罗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由成千上万名大、中学生、政府部门官员及工厂工人参加的抢收土豆运动,他称之为一场“英勇的战斗”。四是提倡军队食品自给,经缓解食品供应的紧张状况。为此,军队提出“一手拿枪,一手种豆”的口号,争取除盐、糖外,全部食品自给。五是国家拨出闲置土地让机关、学校、企业的职工自种自用,允许城镇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利用闲置土地种菜,以进一步缓解人民食品供应的困难。此外,国家还将城市周围的一些空地批租给个体,办小型菜园子,以解决菜篮子问题。

古政府近年来为缓解粮食和其他食品供应的困难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如1992年的第一季度,食品生产增长了11%,1994年古巴经济增长0.7%,但薯类生产却增长24.2%,农产品生产增长11%,渔业生产增长了60%。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5%,而粮食生产却增长了20%,渔业增长14%。农牧业产品价格下降了10%。人们可在自由市场上买到各种必须的食品。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2%,而农牧业生产却增长了15.5%。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好转,古巴的食品供应状况有了一定的缓解。1999年12月26日,古巴《抉择》周刊登载的题为《不可逆转的发展道路》的文章说,预计2000年农牧业生产部门将增长7.8%,食品、大米、菜豆、猪肉和鸡蛋产量将大大增加。从2000年上半年的实际情况看,2000年农牧业部门预计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农业方面各种农业作物普遍丰收,尤其是主要副粮土豆产量达到800万担,创历史纪录。城市蔬菜生产,直线上升,头4个月已完成计划的46%。

(二)方针政策方面的调整及其实践与成效

1.较前强调按劳取酬。

古共四大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决议指出,“实行新的工资制,使劳动报酬与劳动成果挂钩”(《政党与当代世界》,1992年第3期,第46页)。1997年,古共第二书记劳尔·卡斯特罗访华后说,长期以来,对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认识清楚,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一直认为平均分配就是社会主义,现在看来平均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一个人不偷不抢,月收入1000比索,没有什么可怕的”。劳尔对平均主义的新认识对切实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在物质利益和古巴社会特有的精神和社会鼓励之间,必须建立一种适当的比例关系”(古巴共产党中央机关报《格拉玛报》,1997年11月7日)。该决议还指出:“工资收入与每个劳动者的工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将更加密切。为此,工资基金的增长应当优先用于鼓励那些财政效益和物质效益更好的部门。对那些为经济和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劳动者的奖励应当有所区别”(同上)。“在这样的前提下,工资收入在公民的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生产的恢复并根据国家的可能性,工资将逐渐用于改善消费,改善个人需求和提高每个公民的购买力”(同上)。

古共强调按劳取酬是通过采取下述三个方面的措施加以贯彻落实的:其一是,实行新的工资制,拉大档次。规定最低工资为130比索,最高为700比索。1999年有70万职工提高了工资,增幅为30%。其二是,对效益好的单位实行奖励。如对创汇的旅游业、烟草、渔业等,普遍采用了外汇奖励的办法,并明确规定有外汇收入的企业,在完成利润指标的基础上可按比例提取外汇奖金。如仅1999年1-10月,建旅游饭店的建筑工人的奖金总额就达43.42万美元,人均每月12美元。对非创汇行业实行实物奖励。受益于前述两种奖励的劳动者已达150万人。在农业方面,政府也提出了经济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奖励制度。目前83%的国营农场和90%的农业生产合作单位实行了个人收入与效益挂钩的制度,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其三是,对1991年4月政府关于给所有失业和待业人员无限期发放60%的原工资的规定,进行了修改。规定从1994年9月1日起采取按工龄长短来发放原工资;工龄不到一年的只发3个月60%的原工资;但第一个月统统发给100%的原工资。近期出台的条例规定,职工下岗4年内,在原单位领取原工资的60%。如过期后仍未就业,则与原单位脱钩,转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由社会保险支付其生活费,数额仍为原工资的60%。在下岗职工待业4年期间,原单位或政府劳动部门要给其提供3次选择就业机会,如本人概不接受,则其自动与企业脱钩,失去原工资60%的生活保险金,同时政府也不再向其提供社会救济,从而进一步打破了铁饭碗和消除了平均主义的影响。

2.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为居民和古侨手中的美元流回国库提供了条件,从而缓解了国库外汇储备枯竭的困境。

1993年以前,古巴私人持有美元为非法,人们不能用美元购买商品或进行其他消费,从而堵塞了美元流回国库的渠道,加之苏东剧变古巴一时失去了苏东市场,出口剧减,外汇收入急剧下降,其储备几乎陷于枯竭的境地,外汇收支形势十分严峻。为缓解外汇储备的严峻形势,1993年,古巴政府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古巴政府的这一措施对其增加外汇收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首先,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的当年,仅在黑市上流通的美元,流回国库的数额就达3-5亿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在外汇收支方面的压力。其次,古桥和古巴裔美国人源源不断地将美元汇回古巴,使古巴外汇储备增加。据称,古巴在海外的侨民为25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定居美国,他们每年汇往古巴的美元达10亿之多,仅次于旅游收入,远远高于蔗糖出口的创汇额。第三,为古外汇商店增加美元收入创造了条件。古政府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后,人们可以自由地持美元到外汇商店购买商品,使古巴外汇商店美元收入不断增加,如1997年外汇商店美元收入已占古全部美元收入的17%。

此外,1993年古巴政府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对古巴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下述两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的政策,使古巴国库外汇储备增加,从而使政府金融机构具有了发放可自由兑换货币贷款的能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在1996年以前,银行和金融机构无力提供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贷款,但在1999年,国家金融机构向社会经济机构发放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贷款达14亿多美元。另一方面,政府宣布私人持有美元合法化后,居民中拥有美元的人数日益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元黑市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供者增加,求者减少,使本国货币比索升值较快,稳定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这对稳定民心,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1995年、1998年和1999年居民中拥有美元的人数比例分别上升为10%、56.3%和62%。古居民中拥有美元人数的增加,必然使去黑市购买美元的人数减少,从而使美元汇率下降,古巴比索自然升值。如1994年黑市上150个古巴比索兑换1美元,1995年25个比索就能兑换1美元了。1996年以来,比索与美元的比价,一直保持在19:1的水平上,相对稳定了货币金融秩序。

3.由单一经济的制糖业向多种经济调整,以进一步开发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

长期以来,古巴的经济特征是单一经济制糖业,对外依赖性严重,常因国际市场糖价下跌,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外汇收入,造成资金短缺,使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鉴于此,1991年10月,古共四大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决议提出,除发展糖业外,还要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创汇、安置就业和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的重要途径。并明确地把旅游业、食品和生物技术列为三大优先发展的项目。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可在短期内创汇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近年来,古巴发展多种经济的方针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尤其是旅游业。由于古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采取了如引进外资给予优惠等措施,近十年来,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外国赴古巴游客人数猛增,1990年仅为30万人次,而1999年则上升至170万人次,不到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六倍。游客猛增,使古巴旅游外汇收入直线上升。90年代初,古巴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亿美元,而1995年和1999年则分别上升为1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后者为90年代初的十倍。目前,旅游业已取代制糖业成为古巴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40%的收入来自旅游业。旅游业也上升为古巴第一大创汇部门,50%的外汇收入来自旅游业。随着旅游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古巴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其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重要手段之一。1999年7月,主管古巴经济的古共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部长会议执行秘书长洛斯·拉赫·达维拉在同德国《时代周报》记者谈话时说:“我们将继续而且必须继续使我们的经济结构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和时代潮流。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对古巴来说,未来最重要的经济领域是服务业。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已在前几年就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参考资料》第58页,1999年9月14日)此外,近年来古巴的镍、化肥、医药、烟草、雪茄烟、农牧业等部门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1994年,采镍业增长了74%,创历史最高记录,烟草增长了60%。1995年,化肥生产增产100%。1998年,镍的生产仍保持良好势头。1999年镍产量为73000吨,比上年增长7%,雪茄烟产量达1.5亿支,同比增长23%。1999年上半年,医药工业产品出口增加5%。2000年2月,古巴中央银行行长弗朗西斯科·索伟龙说,古巴经济已实现了多样化(《参考资料》第42页,2000年3月1日)。

4.完善国营企业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国营企业忽视成本核算,重视指标和产值,浪费严重,人浮于事,大部分国营企业效益低下。1989-1993年,古巴经济累计下降了35%,其中工业下降了80%,国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加之,随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解体,原来自这些国家的资金、设备和市场等都不复存在,古相当数量的国营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陷入严格困境。鉴于此,古共五大经济决议强调要继续整顿国营企业,将军队企业改革的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1998年8月,古政府颁布187号命令,正式开始完善国营企业制度的工作,逐步减少政府对国营企业的直接干预,着重从宏观上加以指导,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较前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等问题,以调动企业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责任方面,企业要建立起能准确真实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财务机制,健全会计制度;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充满活力,能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权利方面,根据现有条件,企业有权制定人员编制和生产计划;并在筹集资金、经费自理、原料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等等。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有权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把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实行新的工资制,拉大级差;企业有权将税收后收入的一部分留作企业发展基金,另一部分用于发放工资和奖金。

古国营企业制度的完善工作进展较好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进入完善国营企业制度的企业大幅度增加,1998年仅有105家国营企业进入完善企业制度,而1999年则上升为892家,已占国企总数的27.4%,涉及70多万职工。古计划在2002年以前,约1000家主要国营企业完成完善企业制度的工作。国企制度的完善促进了国企状况的好转。首先,国企的生产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1999年,作为古巴经济支柱的制糖业,9年来第一次完成年度计划,产量达378万吨,比上年增加55.4%;工业生产增长了6%,在21个非糖业部门中,有16个呈现好转,其产值超过去年,其中冶金电子工业的产值为1974年以来最好的一年,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旅游业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增加25%、2.6%倍和11%,镍的产量比上一年增产7%,达73000吨,雪茄烟生产达1.5亿支,增长23%。建筑业增长8.2%。其次,国营企业由原来的多数亏损转为多数盈利。据报道,1993年,只有29%的国营企业盈利,而1999年上半年,国营企业中盈利的已占74%。第三,国营企业上缴税收的状况有了好转,1999年,国营企业上缴的税额已占国家税收总额的89%。第四,职工的工资有了一定的提高。1999年,70万职工提高了工资,增幅为30%。

5.进行财政制度改革,减少国家财政赤字,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好转。

1990-1993年,古巴财政状况严重恶化,财政赤字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5%,财政连年入不敷出。因此,1994年5月,古共决定实行财政制度改革。首先是压缩财政开支,精简国家机构,减少预算支出;减少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其次是实行新税法,扩大税收。第三是把物价被贴改为对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补贴。第四是提高烟、酒、等商品价格。

古政府财政制度改革已逐步得到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1994年,国家对国营亏损企业的补贴额曾高达30亿比索,1996年下降为4亿比索。1999年,国家用于对国营亏损企业的补贴额不超过10.4亿比索,其中前7个月比上年同期减少50%。预计2000年国家对国营亏损企业的补贴额为6.08亿比索,仅为1993年国家对国营亏损企业的补贴额的11%。国家税收也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如1998年,政府通过收缴各种税收获得的收入为92.51亿比索和1.07亿美元,已占国家预算的74%。1999年的税收收入比上年增加2.5%。2000年第一季度税收高达38.6亿比索,占全年计划的28.5%。

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好转,财政赤字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如前所述,1993年国家财政赤字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5%,而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9年的国家财政赤字则分别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7%、3.6%、2.4%、2%、2%。

此外,有选择地下放外贸进出口权,促进了外贸的发展。古共四大之前,古巴的对外贸易是由国家垄断的,影响了外贸的发展。因此,1991年10月,古共四大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决议提出,要整顿外贸体制,在保证宏观控制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将部分进出口权下放到生产部门。截止1999年,古巴已有350家公司和企业拥有了外贸进出口权,为其打开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方便。目前古巴已同14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并同30多个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从而促进了古巴进出口贸易的一定增长,如1996年比1995年的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了33.3%和3%。对拉美的出口由1990年占其对外出口的7%,上升至1996年的50%。

(三)在经济结构方面的调整,提出发展多种所有制,以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古共第二书记劳尔·卡斯特罗在一次视察首都菜园子时明确提出,必须打破束缚生产力的一切障碍,发展所有生产形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经济搞上去。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在完善国有制形式、保持国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

为发展多种所有制,古共主要采取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是:

1.古巴政府将国营农场的绝大部分土地转给合作社农民和个体农民经营,以促进他们生产粮食和其他产品的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有关情况本文在谈自力更生问题时已进行阐述,这里不再重复。

2.国家允许建立个体和私营企业,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993年,古巴宣布允许在135个行业(主要为服务业)中建立个体和私人企业。之后,又扩大到170多个行业,分布于从理发、安装管道到家庭经营的小饭馆等。古共五大经济决议指出,“个体劳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在这一范围内,它增加现有的物质和服务,并建立了一种就业门路,是经济中的一种积极因素。在某些行业,鉴于它们的生产者提供服务的特点,若符合国家利益,可以破例批准一个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同一摊点的工作”。由于政府放宽了对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的限制,居民就业的机会增多了,仅1996年,大约有60万古巴人,占劳动力的15%左右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个体经营,从而缓解了就业问题。如1992-1993年,古巴的失业率曾达到13%,而1999年则降为6%。此外,城市个体服务业的兴旺也明显地改善了大中城市的商业服务,便利了人民生活。

实践证明,古巴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此,卡斯特罗在与外国商业界和政界的人士谈话时给予了充分肯定。1999年7月,卡斯特罗在与访问古巴的美国商会主席汤姆·多纳休会谈时说:“有些经济部门在私人手里运转更加有效。”(《参考资料》第55页,1999年10月27日)2000年1月,他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的采访,当被问到古巴的私有化的进程要达到何种程度时,他说:“凡不能得到高效开发和获得高利润的企业都将转到本国人和外国人手中。”(《参考资料》第58页,2000年6月26日)

3.首力吸引外资,建立合资企业,以弥补生产资金、技术、原料的不足和扩大对外销售市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古巴的生产布局、国营企业的改造及企业的优化组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古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东剧变后,古巴不仅顿时失去了来自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出口也失去了这一大的市场,古巴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因此,古巴需要借助其他国家的资金、技术、原料以及市场创办合资企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古共四大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决议提出,鼓励外资,外资形式可多样化;直接投资、办合资企业、搞合作生产、签订贸易合同或股份制等形式。卡斯特罗还指出,“如果外商可提供市场、技术和资金,就可以在古巴创建完全的外资企业”。同年11月,卡斯特罗在接受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吉列恩·冈恩采访时重申:“我赞成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范围内引进资本主义因素。马恩列斯的著作从未讲过,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市场也能建设社会主义。在古巴这个岛国,仅用本身的资源很难发展。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与那些带来资本、技术和市场的外国公司合作。我们毕竟是在与社会主义政权大多垮了台的世界打交道。”1993年7月26日,在纪念攻打蒙卡达兵营40周年大会上,卡斯特罗又深有所思地说,今天我们不得不做出让步,进行国际招标,让那些外国公司来进行风险勘探和开采,我们可以同他们一起分得一部分石油。今天的生活现实,今天世界的戏剧性形势,这一单极的世界,这一切迫使我们去做我们在拥有资本和技术的情况下,决不会去做的事情。我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力图建设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主义时,也可以有外国投资,外国企业家也可以投入资本、技术和市场三者中的一个,因为有时你有自然资源,但不能开采,因为没有资本。我们不是教条主义者,也不是疯子,有些人曾经从教条主义一下子陷入疯狂,我们从来不是教条主义者,所以我们也不会成为疯子。我们采取必需的措施,既不死守教条,也不发疯。现在我们要使自己更加聪明,成绩取决于人民,取决于人民的支持和理解。

上述情况表明,在理论上和思想上,古共对引进外资创建合资企业是有充分认识和准备的,为其实践提供了重要条件。据此,古全国人大对宪法有关部分进行了修改,允许外国资本在古巴兴建合资企业。1995年,古巴通过了新的外国投资法(第77号法),明确规定了允许外国投资的领域、投资者的权益、外资形式和各种有关制度。新的外国投资法为外国企业进入古巴提供了有利条件。1996年,古巴颁布了关于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和工业园区的165号法令,又为外资向古巴投资提供了新的空间。凡此种种,对外商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表现是:(1)向古巴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增长势头。如1994年,有36个国家的公司向古巴投资,而1998年和1999年则分别增至40个和50个国家和地区。(2)合资企业数增长迅猛。1990年,古巴只有3家合资企业,而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6年、1997年、1999年则分别上升为10家、28家、110家、240家、260家、300家、370家,1999年与1990年相比,合资企业增加了120多倍。(3)外国向古企业和合资企业投资增长较快。如1994年,外国投资为15亿美元,而1995年、1997、1999年则分别增至20亿美元、26亿美元、40亿美元。(4)合资企业的经营范围较为广泛,几乎遍布古巴所有经济部门,其中主要有34个经济部门,如采矿、石油勘探和开采、旅游、制造业和房地产等部门。

上述情况表明,古巴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正在发生着变化,已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这对古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古巴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1989-1993年,古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了35%,是古巴自1959年革命胜利以来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古共将其称之为“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但古巴人民在古共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卓绝努力,战胜了这一严峻形势的挑战。从1994年起,经济开始了恢复性的增长。1994-1998年,古经济逐年好转,分别增长为0.7%、2.5%、7/8%、2.2%、1.2%。1999年,古经济也了明显的好转,在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增长为零的情况下,而古巴的经济却增长了6.2%(计划为2.5%),在该地区可谓一枝独秀。而今年上半年,古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高达7.7%。其前景看好,主要根据是:

1.近年来,古共对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方针政策的调整,总的看是符合国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面谈到的从1994年至2000年上半年五年多的时间古经济连续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古共所调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方针政策既然是符合国情的,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它将必然继续发挥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如前所述,古共及其领导人提出的“经济工作是当前古巴工作的立足点”、“经济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没有效益就不是社会主义”、“自力更生”等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思想,将会长期发挥作用,并会更加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古共及领导人在广大人民中的威信较高,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能够比较有效地领导古巴人民发展国民经济。

3.国内政局比较稳定,具备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4.自1994年以来,古经济持续增长,从而为古巴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5.古巴的国际环境与90年代初相比有了较大的好转,这是使古巴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条件。90年代初,古巴的邦交国为126个,因古巴开展全方位外交,今天已上升为171个。由于古共与美国长期坚持有条、有理、有节、有制的斗争,两国关系与前相比也出现了较多的好转迹象,正由高度紧张朝向缓和的方向发展,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实效。

凡此种种,都表明古巴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在逐渐增多,不利条件在逐渐减少。可见,古经济发展前景看好,是有较为充分的根据的。

标签:;  ;  ;  ;  ;  ;  ;  ;  ;  ;  ;  ;  

苏东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理论、原则、政策与实践_古巴共产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