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_市场集中度论文

我国报业产业市场结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报业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我国市场集中度分析

市场集中度反映某一市场卖者或买者的规模结构,本文选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HHI指数来衡量卖方市场集中度。在报业市场中,市场占有率包括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占有率,由于读者市场占有率的数据取得较困难且不准确,而报纸的发行量与其广告收入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且报业的广告收入占报业总经营收入的绝大部分,一般为75~85%。所以,本文主要依据报业广告数据来计算我国报业全国性市场和区域性市场的集中度,并以此来分析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类型和垄断与竞争程度。

1、全国性报业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计算分析

笔者收集了1988年至2002年间,我国报业产业的广告经营总收入及全国前4名、前8名及前10名的报业经营实体的广告收入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绝对集中度计算公式:

分别计算了各年度的绝对集中度指数CR[,4]、CR[,8]和CR[,10]值,参见表1。

表1全国报纸广告市场集中度计算单位:万元

┌───┬────┬──────────┬──────────┬──────────┐

│ │报业广告│CR[,4] │CR[,8] │CR[,10]│

│年份 │││││

│ │├─────┬────┼─────┬────┼─────┬────┤

│ │经营总额│前4名广告 ││前8名广告 ││前10名广告││

│ ││总额 │ CR[,4]│ │CR[,8] │ │CR[,10]│

│ ││ ││总额 ││总额 ││

├───┼────┼─────┼────┼─────┼────┼─────┼────┤

│1988 │ 53400 │7207 │ 13.5 │ 12149

│ 22.75 │14050 │26.31

├───┼────┼─────┼────┼─────┼────┼─────┼────┤

│1989 │ 62900 │ 7727│ 12.28 │ 13393

│ 21.29 │15669 │24.91

├───┼────┼─────┼────┼─────┼────┼─────┼────┤

│1990 │ 67700 │ 9580│ 14.15 │ 16910

│ 24.50 │19480 │28.77

├───┼────┼─────┼────┼─────┼────┼─────┼────┤

│1991 │ 96200 │ ——│ —— │

——

│ —— │—— │ ——

├───┼────┼─────┼────┼─────┼────┼─────┼────┤

│1992 │ 161800│ 29648

│ 18.32 │50711 │ 31.34 │ 57585

│35.59

├───┼────┼─────┼────┼─────┼────┼─────┼────┤

│1993 │ 377000│ 68758

│ 18.24 │ 116013 │ 30.77 │ 131733 │34.94

├───┼────┼─────┼────┼─────┼────┼─────┼────┤

│1994 │505000 │107020│21.19

│ 166908 │ 33.05 │ 186471 │36.92

├───┼────┼─────┼────┼─────┼────┼─────┼────┤

│1995 │ 674000│ 145752 │ 22.53 │ 215381 │ 33.29 │ 242781 │37.52

├───┼────┼─────┼────┼─────┼────┼─────┼────┤

│1996 │ 177000│ 167481 │ 21.75 │ 236606 │ 30.72 │ 260454 │33.83

├───┼────┼─────┼────┼─────┼────┼─────┼────┤

│1997 │ 960000│ 208395 │ 21.71 │ 314774 │ 32.79 │ 356774 │37.16

├───┼────┼─────┼────┼─────┼────┼─────┼────┤

│1998 │1043500 │231675│23.72

│ 332558 │ 34.83 │ 373665 │39.43

├───┼────┼─────┼────┼─────┼────┼─────┼────┤

│1999 │1123300 │303181│26.99

│ 451359 │ 40.18 │ 515838 │45.93

├───┼────┼─────┼────┼─────┼────┼─────┼────┤

│2000 │1464700 │355600│24.27

│ 571600 │ 39.02 │ 656000 │44.78

├───┼────┼─────┼────┼─────┼────┼─────┼────┤

│2001 │1577000 │403500│25.58

│ 554000 │ 35.13 │ 610500 │38.71

├───┼────┼─────┼────┼─────┼────┼─────┼────┤

│2002 │1884800 │497962│26.42

│ 681777 │ 36.17 │ 751577 │ 39.88 │

└───┴────┴─────┴────┴─────┴────┴─────┴────┘

数据来源:《报业行业经营运作实用全书》附录1293页,《当代报刊业营销论纲》第15页,《现代广告》2003年7期,2000年度媒介单位广告经营额前100名,第20页等资料。

从表1的CB[,n]指数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可知:

(1)从1998至2002年共计15年间的CR[,4]、 CR[,8]、CR[,10]等绝对集中度指数均不高。1999年CR[,4]值最高为26.99、1989年最低为12.28,CR[,8]值最高为 40.18,最低为21.29,CR[,10]值最高为45.93,最低为24.91,数值的高低也出现在 1989年、1999年。从绝对值看CR[,4]<27,CR[,8]<41,CR[,10]<46。

(2)CR[,4]、CR[,8]、CR[,10]值的变化呈现稳步提高的趋势, 15年间,CR[,4]值最大提高了14.71,提高幅度为120%, CR[,8]提高了18.89,提高幅度为88.7%,CR[,10]值最大提高了21.02,提高幅度为84.38%。

(3)CR[,4]、CR[,8]、CR[,10]值虽然呈稳步提高的趋势,但提高的幅度远远小于报业广告经营总额的提高幅度。15年间,CR[,4]、CR[,8]、CR[,10]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120%,88.7%和 84.18%,但广告经营总额从1988年的5.34亿元上升为 2002年的188.48亿元,15年间增加了35.29倍。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报业全国性市场的总体状况是,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数CR[,4]、CR[,8]和CR[,10]值均较低,没有市场势力很强的具有一定垄断性的报社或报业集团,但我国全国性广告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有逐步提高之势。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报业经营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报业经营实体的经营规模在不断扩大,经营收入有在逐步向优势报社和报业集团集中之势。由于我国现行的条块分割体制,报业资源一般不能跨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报业市场还没有形成。因此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分析,对我国目前的全国性报业市场的现状分析并没有实质性意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分析中,了解我国报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一些优势报业经营实体的成长轨迹。从中也可以了解我国报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的方向。

2、地区性报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我国地区性报业市场主要是指地区性中心城市报业市场,促使地区性中心城市报业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区性中心城市是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中心城市拥有最大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拥有最多的潜在读者。另外据新闻接近性原理,越是地区性地方化的报纸,越与读者贴近的报纸,就越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广告商日益重视区域化市场开拓也是促使报纸地区性市场形成的因素。地理细分是市场细分的基础,广告商对报纸广告投放的边际效用的估量是在一定地理区域的范围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在广告效用和反馈效果的驱使下,广告商愈益重视中心城市的报纸广告市场的开拓。由于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报业市场还没有形成,因此对我国地区性报业市场的分析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笔者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全国有代表性的13个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报业广告市场集中度的绝对集中度指数值CR[,2]和CR[,3]值及相对集中度指数赫希曼-赫尔芬达指数(HHI)进行了计算,其结果见表2。

表2 部分城市报业广告市场集中度分析(2002年月平均数据 单位:元)

┌───┬───┬──────┬─────────────┬──────────────┬───────┐

│ │ 报纸││CR[,2]

│CR[,3] │ │

│ 城市│ │ 广告额│ ││ HH1×10000 │

│ │ │├───────┬─────┼────────┬─────┤ │

│ │ 数量││ 前2名广告额 │

CR[,2]│前3名广告额 │CR[,3]

│ │

├───┼───┼──────┼───────┼─────┼────────┼─────┼───────┤

│ 北京│ 30 │41980.29│8406.74

│20.30 │11302.22│26.92 │318.86│

├───┼───┼──────┼───────┼─────┼────────┼─────┼───────┤

│ 上海│ 30 │ 18744.66 │9016.35

│48.10 │10886.64│58.08 │1461.30

├───┼───┼──────┼───────┼─────┼────────┼─────┼───────┤

│ 广州│ 30 │18865.29│10607.39 │56.22 │13336.86│70.69 │2090.70

├───┼───┼──────┼───────┼─────┼────────┼─────┼───────┤

│ 深圳│ 20 │ 9522.45

│5091.77

│53.47 │6786.47 │71.27 │1893.30

├───┼───┼──────┼───────┼─────┼────────┼─────┼───────┤

│ 天津│ 17 │ 7941.01

│5923.46

│74.59 │7306.47 │92.01 │3569.00

├───┼───┼──────┼───────┼─────┼────────┼─────┼───────┤

│ 成都│ 19 │ 7033.73

│4632.25

│65.86 │5154.19 │73.28 │2367.84

├───┼───┼──────┼───────┼─────┼────────┼─────┼───────┤

│ 南京│ 20 │ 6992.86

│4114.71

│58.84 │4907.99 │70.19 │2192.80

├───┼───┼──────┼───────┼─────┼────────┼─────┼───────┤

│ 武汉│ 15 │ 5818.83

│3666.6│63.05 │4873.63 │83.80 │2463.60

├───┼───┼──────┼───────┼─────┼────────┼─────┼───────┤

│ 西安│ 22 │ 4150.29

│2594.03

│62.50 │2971.13 │71.59 │2352.90

├───┼───┼──────┼───────┼─────┼────────┼─────┼───────┤

│ 郑州│ 10 │ 2091.78

│1248.65

│59.69 │1412.31 │67.52 │2627.10

├───┼───┼──────┼───────┼─────┼────────┼─────┼───────┤

│哈尔滨│12│3746.78 │2138.05

│57.06 │2502.74 │66.80 │1987.04

├───┼───┼──────┼───────┼─────┼────────┼─────┼───────┤

│ 长沙│ 14 │ 2463.30

│922.07│ 40.27

│1347.54 │54.70 │1390.80

├───┼───┼──────┼───────┼─────┼────────┼─────┼───────┤

│ 南昌│ 9

│ 1957.98

│1093.08

│55.82 │1364.01 │69.66 │1994.90

└───┴───┴──────┴───────┴─────┴────────┴─────┴───────┘

数据来源:慧聪报刊资讯www.media.sinobnet.com

对表2的集中度数据分析可了解我国地区性报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1)从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报业广告市场的集中度 CR[,2]值分析,CR[,2]值小于30的只有北京市,为20.03;CR[,2]值在35~50区间的城市有上海市和长沙市,分别为 48.10和40.27;CR[,2]值在50~65区间的有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哈尔滨、南京、南昌;CR[,2]值在65以上的城市有天津、成都,其中天津的CR[,2]值为74.59,为最高值。如果将CR[,2]值比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中的CR[,4]值,将上述城市的市场结构进行分类。则北京为竞争性市场结构;上海市和长沙市为寡占Ⅳ型市场结构;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哈尔滨、南京、南昌等城市为寡占Ⅲ型市场结构;天津、成都两市为寡占Ⅱ型市场结构。

(2)从CR[,3]值来分析,CR[,3]值在40以下的只有北京,为26.92;CR[,3]值在85以上的城市只有天津,为最高值达到92.01;CR[,3]值在75~85区间的城市有武汉,为83.80;其余城市的CR[,3]值均在45~75之间。同样如果将CR[,3]值比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中的CR[,8]值,将上述城市的市场结构进行分类。则北京仍为竞争性市场结构;天津为垄断程度很高的寡占Ⅱ型市场结构;武汉为寡占Ⅲ型市场结构;其余城市均为寡占Ⅳ型市场结构。

(3)从HHI值的情况看,北京市场的HHI值小于 500为318;HHI值在1000~1400之间的有长沙市;HHI值在1400~1800之间的有上海市;HHI值在1800~3000之间的有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汉、西安、郑州、哈尔滨和南京市;HHI值在3000以上的城市有天津市。如果按照以HHI为基准的分类方法,则北京为竞争性市场结构;长沙和上海分别为竞争性很强的偏寡Ⅱ型和偏寡Ⅰ型市场结构;天津为垄断性很强的高寡占Ⅰ型市场结构;其余城市为高寡占Ⅰ型市场结构。

(4)根据以上三种指标(即CR[,2]值、CR[,3]值和HHI值)以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对13个样本城市的报业广告市场结构进行分类,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即北京报业广告市场为竞争型市场结构;天津为垄断程度极高的寡占型市场结构;其余城市均为垄断程度略低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其中长沙、上海等城市的竞争性更强一些。

(5)进一步分析可知,北京和上海市场的竞争性很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报业市场的报纸广告绝对数额较大,报纸数量较多,市场上没有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报纸,如两个市场中的报纸都有30种之多。长沙市场结构竞争性较强的原因是也是市场上没有绝对强势地位的报纸。虽然广州和深圳市场的报纸数量也较多(分别为 30种和20种),但两市的报业市场结构的垄断性却较强,其主要原因是在广州和深圳报业市场上《广州日报》和《深圳特区报》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在天津报业市场上,《今晚报》的广告收入几乎占到了总个市场的 52.69%,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因此天津报业市场结构的垄断程度极高。

二 产品差异化对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除市场集中度外,报业市场的产品差异化对报业市场结构影响很大。产品差异即同一类产品中存在的不完全替代性,它是用来分析市场结构的重要概念。产品差异越大,则替代性越低,企业可凭此保持或增加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集中度,后起的企业也通过创造新的产品差异获得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反之产品差异越小,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很强,市场竞争加剧,那些不能创造并成功保持产品差异的企业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报业存在二重市场,即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报业发行市场(即读者市场)的产品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相对而言,报业广告市场的差异性相对弱一些。我国报纸的差异性主要产生于地区性、时间性、读者对象的不同、行业专业性、功能性以及报纸为扩大产品差异而进行的各种品牌营销战略和塑造自身的公关形象所作的各种广告宣传等因素。

我国报业产品差异化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①我国报业的发行市场(即读者市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比报业广告市场的要大。②我国报业地区性差异明显,报纸的地区性差异使我国报业市场呈现很强的地区性特征。③我国的行业报和对象类报纸将报业市场划分成许多细分市场。但这种细分不是基于市场竞争规律的细分,而是一种行政划分。因此,除少数几种基于市场规律运作成功的行业专业报纸外,大部分行业专业报没有通过行业细分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经营运作不成功。④在激烈的地区性报业市场竞争中,我国报纸的都市化趋势明显,机关报的都市化、日报的晚报化,使处于同一竞争性市场中的不同类别的报纸在出版时间差异、功能差异、服务和时效、内容差异等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小,并有日益趋同的趋势。这种差异的减小,加剧了我国地区性报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⑤品牌营销的差异化,在我国报业市场的竞争中还刚刚起步,但这种差异化的实施给我国有的报纸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运作的成功。

三 规模经济对报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我国报业规模经济是指我国报业生产经营企业即报社或报业集团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产品成本不断降低、收益不断递增的一种趋势。或者说如果我国报业生产经营企业即报社或报业集团能够以低于加倍的成本获得加倍的收益,则就存在规模经济,反之就存在规模不经济。在市场容量或资源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企业规模扩大的不断追求,往往导致了生产的集中,因此,企业规模经济与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紧密相关。同时规模经济理论又是企业通向横向、纵向并购、联合方式扩张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的兼并、联合又会导致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由于报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报业规模经济的特殊性。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报纸产品的二重性,决定了报业必须面对两个市场,即报业发行市场和报业广告市场。我国报社和报业集团的主要经营收入一般由报纸发行收入和报纸广告收入两部分组成。我国报纸的发行定价主要有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显性成本加成定价法,部分成本定价法和发行费率定价法四种定价方法。在我国报业市场中,绝大部分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报纸都是采用的部分成本定价法,所谓部分成本定价法,是指报纸的价格仅包括部分生产成本支出,在会计上,报纸发行本身是亏损的,其亏损部分由报纸的广告收入进行补贴,按照这样的定价原则,报纸生产经营总体上的盈亏状况取决于报纸的生产成本以及报纸价格和广告价格的总体收支情况。

一般情况下,报纸的生产者总是希望增加更多报纸发行量。因为,报纸发行量越大表明报纸的影响力越大,相应的报纸发行所获得的读者时间越多,有可能销售的广告版面也越多,所以广告收入也就越多。在一定的发行量数量之内,这样的逻辑正确的,但随着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发行量总会达到一个点,超过这个点,报纸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边际收益,净收益将开始下降。

我们把超过一定限度而使净收益随发行量增长而减少的那部分发行量称为“无效发行量”,而把能够产生净收益,并使净收益随着发行量增长而增加的报纸发行量称为“有效发行量”。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使报纸的净收益达到最大的发行规模称为最佳有效发行规模。最佳有效发行规模是指使报纸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从而使报纸的净收益达到最大的发行规模,用 MES表示。

我国大部分市场化运作成功的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一直具有较大规模的发行量,并处于持续盈利阶段。有些报纸虽然没有处在最佳发行规模位置,但由于处于有效发行规模区间,随着发行量的增加,虽然盈利逐步下降,但还是处在盈利阶段,广告收入也在逐步上升,应该说,该报还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但我国目前处于盈利阶段的报纸,大致为600家左右,而且有些报纸的盈利来自于行政资源的保护,真正靠市场化运作经营盈利的报纸也就200家左右,大致占到我国报纸总数的1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只有15%左右的报纸是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因此从数量上分析我国报业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是很不理想的。

四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研究

影响报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性进入壁垒和政策性壁垒等。就我国目前的报业市场分析,由于市场发育不充分,经济性进入壁垒并不很高,政策壁垒在起主导作用,政策性壁垒是我国报业进入壁垒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报纸不仅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且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报纸的正外部性表现为: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健康的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对社会道德的积极影响等;而负外部性可能表现为:错误的舆论导向、传播不健康的思想和价值观、对社会道德产生消极的影响等。在我国不允许私人办报,必须获得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办报刊号。迄今为止,报纸仍然是非国有资本不得进入的领域,国有资本统一天下局面。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报业出现了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和产业化的强劲趋势,但是,中国报业仍然是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差别最大的产业之一,即使在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报业(新闻主业)也仍然是不允许外资进入的产业。

影响我国报业市场结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报业市场的退出壁垒。我国报纸的退出障碍也主要来自于政策制约,极少由于经营不善而被破产关闭。全国目前有许多亏损的报纸存在,有些行业报、机关报、必须靠政府补贴或者非主营收入的补贴才能勉强维持。我国每次涉及报纸的关、停、并、转的整顿,都是以红头文件形式的出现,报社退出方式多采用行政性指令进行划转、合并的方式,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据报业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主导进行的,并不是由市场行为主导完成。当然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报业市场的清理整顿,对优化报业资源的配置,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样的退出机制并不利于我国报业的发展壮大,而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则有利于提高整个报业资源配置效率。

五 优化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途径

1.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

(1)在全国性报业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在全国性报业市场中集中度在维持在20-30之间,应允许数量较多的竞争主体即报业集团存在,由它们在全国性市场上展开竞争,不断壮大自身实力,逐步提高全国性报业市场的集中度,通过市场竞争培育出我国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报业集团。

(2)在我国地区性报业市场,在大中城市报业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型或者是“支配—边缘型”市场结构。“支配—边缘型”市场结构的特点是,由一种居市场领导地位的主导型报纸和一些规模较小的报纸并存。而在县市、社区等地区报业市场,由于市场容量很小,最好形成即所谓“一城一报”的高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2.优化我国报业市场结构的途径

一是引导报业企业市场行为,促使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组织调整行为,以有利于提高报业规模经济水平,有利于主导企业的成长和形成报业集团,从而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善市场结构;二是通过加强报业产业管理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以合理发挥资金、技术和政策的壁垒的应有作用来达到控制市场结构的目的。从我国目前报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现状分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性报业市场已初步形成,其竞争比较充分,通过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的相互作用,已培植出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报社和报业集团。除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外,市场集中度已相当高,已呈现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特征。但我国全国性的报业市场还没有形成,由于报业资源的条块分割和不能异地办报或异地兼并收购报纸的政策限制,致使我国报业资源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剧了我国报业地域发展的不平稳,限制了我国的一批快速发展的报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因此就报业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来说,以城市为中心的地区性报业市场只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问题,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全国性的报业产业市场,培植一批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竞争的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作为市场的竞争主体。

3.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改善

目前我国报业产业政策很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这与我国报业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是不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政策是对市场机制缺陷的一种补充,良好的产业组织政策能促进我国报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不相时宜的政策,则会阻碍它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报业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报业市场又处于条块分割、壁垒林立的局面。因此,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报业产业政策,以规范我国报业市场,促进报业产业的发展,是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1)随着报业市场主体不断向企业化方向转变,政府对报业的产业组织政策应逐步地放松管制,允许作为市场主体的报社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对报纸的价格、版数、出报期数等,政策没有必要管,应完全由报社根据市场状况自行决定。

(2)政府应为报业竞争营造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除了极少数负有特殊职能的党中央和中央政府的机关报,可以特别立法承认其特殊法律地位之外,其他报纸和报社都应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不实行歧视性政策。消除行政性垄断现象和行政性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例如,禁止通过行政方式摊派订报、强制售报等;禁止对报业发行市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措施或垄断行为。

(3)逐步对国内投资者开放报业投资市场,即允许国内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投资报业,拓宽报业发展的融资渠道,增强中国报业产业的实力。这当然就意味着报业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降低报业的产业进入壁垒。同时,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法律和政策,对投资者资格及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和管制。例如:保持报业中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和主导地位;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进入的范围以及股份的最高比例;政府还可以在特别重要的多元投资主体报纸中拥有“黄金股”(拥有一票否决权)等。

(4)培育报业市场主体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和鼓励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报业集团,准备迎接报业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的挑战。但是,政府不应该以构建报业集团(或者其他媒介集团)为由而依靠行政手段人为地捏合报业集团,特别是,对于媒介集团的市场垄断行为不仅不应支持,反而应该反对。

(5)打破报纸出口业务的行政性垄断,允许和鼓励国内报纸多渠道进入海外市场,扩大中国报纸在国外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培育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由同一行业的企业法人、相关的事业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自愿组成的社团。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主要是在政府和报业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在报业行业内部发挥协调、服务、监督等功能,把国家的政策取向传导给报业企业,把企业的意见和行业的要求转达给政府。同时展开经济技术联络、报业行业的统计、发行稽核、指导、培训、咨询等工作,对报业产业的发展加以扶持和引导。

标签:;  ;  ;  

中国报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_市场集中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