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 急诊抢救室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51%,同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此病的复发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急性阑尾炎;治疗效果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于任何年龄人群。急性阑尾炎则是因为阑尾遭受寄生虫的损伤而形成淋巴增生,并产生相应的炎症[1]。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则为有下腹出现疼痛等。而西医治疗则选择手术或者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此研究对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49例。对照组是由32例男性患者以及17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年龄均在22-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9.2)岁之间;观察组是由30例男性患者以及19例女性患者组合而成,年龄均在23-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8±9.4)岁之间。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到第3天采用灭滴灵1g、丁胺卡那霉素0.4g以及氨苄青霉素6g混合进行静脉滴入治疗,在第4-5天采用氨苄青霉素6g以及灭滴灵1g联合进行静脉滴入,剂量为600-700ml,在第6-7天静脉滴注600-700ml
氨苄青霉素6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并选择分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第一期中药方包含:40g败酱草,30g红藤、生薏苡仁,15g蒲公英,12g生大黄,10g延胡索以及9g川芎、野菊花以及桃仁等。第二期中药药方包含:40g败酱草,30g红藤、生薏苡仁,15g麦芽、蒲公英以及炒谷,10g焦山楂、赤芍以及冬瓜仁,9g川芎以及野菊花,6g生甘草以及丹皮等。第三期中药药方包含:40g败酱草,30g红藤、生薏苡仁,15g麦芽、太子参、炒谷,10g冬瓜仁、焦山楂、枇杷叶以及丹参,6g桃仁、生甘草以及炒枳壳。所有中药材均通过水煮,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应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相应的搭配,刚开始时应禁食3天,并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予以流质食物以及半流质食物,同时患者还应多食用含有维生素以及低蛋白等食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经治疗后,腹痛以及自觉症状等逐渐消失,体温正常,腹部阳性特征消除则为显效;腹痛以及自觉症状有所好转,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则为有效;腹痛以及自觉症状无任何变化或者加重,白细胞计数上升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组间通过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3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28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51%,两组患者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49 37(75.51%)8(16.33%)4(8.16%) 91.84%
对照组49 28(57.14%)9(18.37%)12(24.49%)75.5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观察者患者经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发生率为4.08%,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8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发生率为16.33%,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通常起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因为阑尾自身所存在的特殊性,较为隐蔽,当产生阑尾炎时,极易在其内部位置储存内容物,同时加大了治疗的困难程度[3]。而手术治疗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同时在手术完成后会产生切口感染或者肠梗阻现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临床中开始采用药物治疗,而西药无法彻底消除疾病的发病原因,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提升患者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复发率[4]。
就目前而言,中医也逐渐投入到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在中医学中认为此病和患者的情绪以及外邪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多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脏腑受到侵袭,大肠淤血受到阻碍,从而对大肠气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终引发了炎症[5]。而此研究中所采用的中药药方对患者而言,具有活血化瘀、通里排脓、行气注化以及健脾的效果。通过分期治疗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患者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文江,郭晓明,杨燕灵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43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8):81-81.
[2] 吴明权,汪康云.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84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57.
[3] 赵永昌,杨小琴.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52-53.
[4] 李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36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50-51.
[5] 周建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80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50-1651.
论文作者:毕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论文;